我的文革童年 (1) 糧庫
我父母都是普通人. 父親讀到高中就工作, 文革時響應國家號召, 上山下鄉, 從城區轉到小鎮上工作. 當年鎮上, 高中畢業已經是高學曆, 父親是個純粹的共產黨員, 不愛專營, 後來就擔任了鎮上革委會的領導, 不是二把手, 就是三把手. 我母親被分配到另外一個鎮上. 我在那裏出生, 有記憶大概是75年前後, 我五六歲時的情形.
那是一個水鄉小鎮. 我們就象生活在一個大島上, 出大院門不遠處是條大河. 河上有座長橋. 大約兩米寬, 卻很長. 橋上有幾處用樹枝彎成圓拱型, 裝飾著紅黃的花, 行人從下麵通過. 院門外麵是大碼頭, 繁忙時會停滿運糧的船. 春夏季節, 從大碼頭能遠遠看到淡綠色的河底, 有是白鵝或是草鴨下的白花花的蛋.
沒有船來時, 就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 大院附近的孩子就結成團去釣魚, 魚鉤是大頭針做, 簡單浮子隻要結個稻草, 最讓人眼攙的是用鵝毛杆做, 雪白一串, 精致. 要選白鵝翅膀附近的大個鵝毛, 除去絨毛, 留下中間的白杆, 剪成半公分長短, 用魚線穿過去, 就成了. 孩子們沒有耐心, 會追著貼著水麵遊的小魚群走. 沒有魚竿, 也可在抓蟲子, 還可以到樹下挖白色的卵, 說是蛇蛋.
大院子裏麵是糧庫. 糧庫也很好玩. 長期儲藏的糧庫是磚瓦結構, 大約有五十來米長, 二十來米寬, 七八米高. 裏麵是山一樣沒有脫殼的稻米. 可以用皮帶輸送機把倉庫外麵的糧食, 直接送到糧山的高處. 人撲上就是一個坑, 上麵的稻米會沙沙往下滑. 但孩子不允許到深處去玩. 等倉庫裝滿, 會用塑料薄膜把所有的進入口都封死, 周邊還撒上殺蟲劑.
糧庫裝不下時, 就堆積在空地的臨時倉庫. 數層草編圍成直徑七八米的圓桶形, 有三四米高, 上麵蓋上一層厚厚的稻草, 做成園錐形的頂, 防雨. 蓋頂比下麵的圓桶要大一圈, 形成一個類似屋沿的構造. 麻雀喜歡那兒, 隻要鑽個孔, 就是個草窩. 也是孩子們的喜歡. 大人們不在時, 把梯子搬過來, 搭在頂沿下有大縫隙的地方, 然後手伸進去, 就能掏出麻雀的蛋, 運氣好的話, 還能掏出黃嘴角的小麻雀.
長大後才明白, 那是儲備糧糧庫, 各大鎮上都有. 儲備糧都吃不完, 第二年就是陳米, 又要換新, 母親糧庫的工作就是收新米換陳米. 出國後, 有位國外同事疑問, 中國人太多會有糧食危機, 我就給他講兒時在糧山上玩耍的故事. 至少在1975年, 中國已經解決了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