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有位網友說到《隱秘而偉大》裏顧悅西的口音。本質上演員演出了上海小女人的嗲味道。我查了一下,演員叫周知,籍貫遼寧,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網友的耳朵很靈敏,從蛛絲馬跡中聽出了一點北方口音的味道。
其實不光是這個,《隱秘而偉大》中上海警察局刑偵二處的警員們全是北方口音,尤其李隊長的東北口音太明顯了,還有那個上海解放後留下來繼續當警察的也是,實在是有點違和,雖說可以理解當時的動蕩歲月裏從關外流落到關內和南方也不鮮見。其實影視劇中以普通話(可以含東北口音)為主打本就是正本,但是既然上麵這位網友提出這劇處處想創造出那種四十年代的上海氛圍,為什麽不能考慮把這幫應該是上海本地出身的警員們的口音至少改成像顧悅西那樣的上海口音普通話呢?當然這可能對這幫東北出身的演員們來說有點難,如果想找南方出身的演員來演一是可能找不出那麽多演員二是片酬等方麵的考慮,這幫討生活的東北演員們的片酬可能很優惠的。有點扯遠了,其實我想說的是,既然把劇裏的上海弄堂搞得那麽有上海味(從景到人),為什麽不能推廣到更外麵的劇設比如警局呢?
如果把這些背景或者配角的設置都改成上海口音普通話,那男女主呢?他們可也都是上海本地出身的呀,要不要也改成帶上海口音的呢?以地方口音為全劇設的,之前比如那些趙本山的就不說了,現在正播放的《裝台》的劇設是全西安口音,演員班底也基本是張嘉譯拉起來的西安幫(張嘉譯,閆妮,演周扣的孫浩,演大雀兒的姬他,等等),就是為了要演出西安本地的那個味道。我就想,如果一個劇想作全口音劇設,除了現在市場上可接受的東北口音西北口音,其他地方的口音從市場和觀眾接受的角度考慮,是一點都沒戲嗎?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也許市場上已經有了被接受的其他全口音劇設的,神通廣大的網友請給指出來(港劇不算,戲曲劇不算)。順便問一下,我老家是說江淮官話那一帶的,如果有這樣的一部全口音劇,這裏的網友能聽懂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