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5315761377438#_0
??劉歡《Far Away》
聽電音,我喜歡編曲製作和音色的各種玩法呈現出超自然的幻想,就像喜歡探索的孩子用抽象的手法塗鴉一般,其中也不乏碰到一些充滿靈氣和想象力的傑作。電子音樂的出現大大擴展了人們奇思妙想的空間。這首歌應該是劉歡老師藝術生涯中最具時尚氣息的作品了。開場用了英倫風十足的迷幻氛圍電音,輕盈妖嬈。記得從前聽這一類的音樂都是在各大時裝品牌發布會上比較常見,代表引領著一種前衛的潮流。九十年代的Bjork、Madonna這些人都已經玩過這個風格,甚至做的還更加前衛。歌曲後麵轉入比較暗黑係的Dubstep,Dubstep也源自英國。這個玩法在十年前好像還沒有那麽普及,但好像從2011年開始,被很多電音舞曲巨星們偏愛了一陣子,各個迪廳裏也到處都有這種風格。
如今這首歌的編曲對於劉歡老師來說雖然已經是顛覆之作,但是聽起來依然缺了點什麽。主要有一個原因是劉歡老師的嗓音音色和這個風格之間的融合度的問題。玩電子的話,其實還不能完全依賴編曲,編曲出來的各種音色和自身嗓音的搭配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主歌部分劉歡的聲音經過了處理,有電音的味道。但是後麵副歌高音處會出現些許跳台的感覺。但是總體上,這首歌真的也很不錯了。
齊豫《今世》
感謝齊豫再一次展示了她經過歲月錘煉的藝術高度。這首歌有古典音樂和民謠的結合,並不像一首流行歌曲,即使放在它誕生的八十年代,也依然不屬於那時候的流行曲風。倒像一首歌劇詠歎調或者藝術歌曲一般,超越著時代,聽起來彌足珍貴。歌曲的曲風乍一聽並不算是很工整,拍子和節奏也不規律,和聲裏麵有大量的不協和感,氣氛陰沉緊張充滿恐怖又悲傷的死亡氣息因觀眾,(這裏的恐怖感是用音樂的和聲結構對已知悲劇進行臨摹而得來的感官體驗)。而歌曲的線條又有著很嚴密的邏輯性,就像河水不規則的流動卻又合情合理。有著意識流一般無法複刻的連貫性。如今的作曲家們也已經不這樣寫了。
恢弘悲涼的交響樂,搭配戲劇感十足的苦澀嗓音,仿佛陰鬱淒寒的秋色裏隨風飄搖的落葉。此時的齊豫讓三毛的作品變成了一部引人入勝的有聲讀物。如杜鵑泣血一般的替三毛說出了永世無法挽回的遺憾與沉痛的哀悼。誰也無法抵抗歲月流淌的無情,花甲之年的齊豫演唱這首歌也是圓了一份心願,因為再不留下一個完美的現場,以後便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唱起這首歌了。所以這場演出,是一個自我的完成,友情的紀念與交代,更是華語樂壇收獲到的一份厚禮。將勢必成為經典,讓來日的人品味懷念。
而這一場的演唱,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座很難逾越的高牆。齊豫對聲音技術的拿捏已經爐火純青,僅僅是連續的換聲區Eb5的高音處用混聲咬字,女聲們就已經要倒下一大半了。更不必說她聲音裏獨有的那一份精致細膩動人的淒美,這是無法複製的一種辨識度。真的是大師級的一場表演。
小K《記得》
語感出色的人,一般樂感不會差,因為他們善於捕捉一切聲音裏微妙變化的小細節。所以小K用四天的時間學會一首中文歌,確實是他敏銳的捕捉能力幫了大忙。並且從口音、語氣、斷句、情感表達,都統統的像一個懂中文含義的人在唱歌。並沒有那麽多生澀蹩腳的感覺。
這首歌的編曲設計十分的討巧。對於變聲期剛過去沒多久的男孩子,高音並不是特別擅長,尤其林俊傑的歌曲,在高音處的難度係數,誰唱誰知道。小K的版本用了E大調,比林俊傑原Key的G大調,整體低一個小三度,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出色的表現力。從音色的塑造上,用了高位置的混聲也同樣營造出高音的聽覺感受,就是實際不高而“聽起來很高”。其中即興轉音的一些小巧別致的設計,足見他的音樂理論知識的積累,和聲感和旋律感很強,後麵在轉音當中有一句用了小下屬和弦,立刻的給工整的旋律框架製造出一個意外的小驚喜,真是機靈。所以擁有創作思維的歌手才真正能夠把別人的歌曲唱成自己的,而不僅僅是按照原版去複刻。這一點,小K的聰明與才情是顯而易見了。
楊坤《Love is over》
本場這首歌的表演不算出彩。還是那個我們熟知的楊坤,熟知的曲風和表達方式。
楊坤的聲音色彩是這麽的獨一無二,不好好的拓展一下風格,真的好可惜。他可以玩一些搖滾,或者騷氣的複古舞曲,甚至流行的電音,甚至還有爵士、布魯斯都可以嚐試一下,但是不適宜再走大情歌老路。一個是審美的落後,另一個就是以他目前的綜合狀態,唱這種情歌會不小心油膩。
ANU《路彎彎》
牙買加雷鬼音樂風格和Bigband大樂隊編製,聽起來也很國際化。藏語rap和情景對話的穿插,也展示了過人的節奏感和機靈勁。比賽現場有時候確實需要歌手使盡渾身解數,把自己所有掌握的技能擺出來一鍋煮,聽起來精彩紛呈。然而這也同樣造成了競技歌曲和真正有品位的藝術品之間的錯位。弟兄二人的立意,似乎是為了繼承民族根源音樂,而強行的和不同的曲風混搭,有時候可能會討巧,但也會經常的牽強附會。就好比僅僅為了統一融合,而強行“和親”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能聽出來,他們目前尚在探索和各種混搭嚐試中摸爬滾打,其實還不算擁有十分成熟的藝術人格。隻是在為了讓自己更顯的國際化,而強迫嫁接移植。這樣的作品偶爾聽一聽還可以,但是聽久了會覺得有基因和血液上的排異反應。
吳青峰《未了》
電子音樂噪音的開場,原以為是一個聒噪的暗黑係電音,然而,突然一個明亮的合成器音色用分解和弦撥開了電光火石的籠罩,顯出清新的麵貌和無盡開闊的空間。這時候主歌部分的吳青峰的聲音一如往常的幹淨剔透,從前奏音樂編織的迷障中透出光亮來。設計的非常精巧別致了。那段具有很強記憶點的“巴啦巴啦”襯詞吟唱的旋律與背景鋼琴的和聲,加深了童話般的神秘感,充滿思索。編曲大讚,配器與和聲的很多細節的堆砌實在是太美好。
其實在現場用手持擴音喇叭來改變音色的方式,很多歌手都已經做過,青峰的嚐試也非常好,營造出不同空間的交叉。而且,用喇叭製造出的音色與真聲的交替,也仿佛夢想與現實的較量。意境的描摹很細膩。整首歌的旋律的調性上麵,有大量的離調與轉調,充滿意外,象征逆境中曲折爬行的過程。高音的頭聲也很不錯。融合了一點情景劇的藝術形式,突出豐富的內心戲。吳青峰的聲音也比較適合這樣輕型的電音搖滾。
波琳娜《布穀鳥》
果然不愧是戰鬥民族的女人,善於投入到戰爭題材中去表現自己的堅毅勇猛強悍,最後完成悲壯的戲劇衝突。波琳娜的嗓音機能實在很強,從她完善的技術可以看出可能有一些古典聲樂訓練背景(我猜的)。每種語言所動用的嗓音肌肉力量的側重點都不同。她的嗓音能力有一部分是來自她的語言係統。
氣聲,胸聲,強弱混聲,咽音,怒音的自由切換,以及在不同高度和力度之間遊刃有餘的駕馭能力,目測可以成為本季歌手的外來支教人員了。她的發聲可以作為女聲的一個示範。幹脆利落穩定,又充滿力量的E5高音十分漂亮。喉嚨開闊度和共鳴通道很寬,聲音緊緊貼著後咽壁部位,氣息能力充沛。期待她後麵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