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不記得是哪一年,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校園歌曲唱遍大江南北,

優美輕快容易上口的旋律,加上信手拈來浪漫的歌詞,

重重的撞擊我們年輕的心,也讓我們無意撞進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

當時覺得世界上竟然還可以有這樣優美隨意的歌曲,

也可以是這樣輕鬆自如詩樣的的意境,

這首歌不僅吹綠了我們年輕但呆板的心田,也唱醒了我們蟄伏已久,

蠢蠢欲動的渴望,更賦予我們多少美好的想象及夢幻!

數不清多少次獨自一人在暗夜裏淺唱輕歌,

悄悄遊走於歌裏的藍天白雲,海浪沙灘,

讓緊張疲憊的身軀稍事歇息,

也讓寂寞孤獨的心浸潤在這浪漫的詩情畫意中,煥發青春!

當每次輕唱這首歌的時候,都在不知不覺中置換心情,

所有的艱辛煩惱都象海風一樣飄散,

升騰出愉悅的心情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渴望。

這首歌陪伴我度過多少寒冷的夜晚,也陪伴我漸漸蛻變成蝶!

這次是第三次來台灣,夫君計劃去金門玩,可我對金門沒有太大興趣,

隻獨獨鍾情澎湖灣,於是提出要去澎湖看看。

盡管夫君對澎湖不感興趣,但為了我還是定了去澎湖的機票,也

定了機場附近的住處,至於去玩什麽,他是毫無概念。

而我的目的非常明確,其他玩什麽,看什麽美景都不重要,

但去看澎湖灣就是我造訪澎湖的唯一理由。

我本是理性之人,從年輕時就不曾追過哪位明星,

至多就是喜歡看哪位明星的電影,抑或喜歡聽哪位明星的歌,

卻不曾想老了老了也加入追星一族,成了一個花甲追星族。

臨行前很是擔心,看天氣,最近無論是台北,澎湖還是金門,

連續十天的天氣預報都下雨,可行程和機票都已經定好,

隻能硬著頭皮前往。

從台北飛到達澎湖,當天下午就四處去租車。今年甚是怪異,

去年10月拿國際駕照租車環遊全島還沒任何問題,

這次無論如何哪家車行也不租給沒有台灣駕照的人,

隻能租不用駕照也可以開的電動摩托車。

考慮到去年我們在墾丁玩時租了兩輛電動車,

夫君在一個拐彎處沒有減慢速度,地上又剛好有不少沙子,

一下摔得膝蓋破損,至今還心有餘悸,再加上天氣預報有雨,

所以還是決定包車出行遊玩!

機場有專供包車的停車場,裏麵排了很多出租車,

很快夫君就以4500台幣($140.00美元)

一天8小時的價格租好,我換上喜歡的白色連衣裙,

帶上新買的草帽就出發了。

司機是典型的在地人,淳樸善良,有些木訥,皮膚黝黑敦實的個子,

操著不鹹不淡的國語,車裏放著優美但聽不懂的台語歌曲,

澎湖風情迎麵而來。

已經8:40,時間緊迫,就近的幾個小景點就不去了,

直接去著名的奎璧山“摩西分海”,因為潮汐關係,

這個時候正是低潮時期,海水退去,“摩西分海”

露出海底步道可以步行到對岸的小島的時候,要是等到漲潮,

步道就會被海水淹沒,就不能上島。

我們到時,一條由黑石鋪就的步道已經呈現在眼前。



海邊風有點大,但這麽潮濕悶熱的天氣,有海風吹來也是愜意的很。

我們踩著黑石漫步海床,邊走邊拍,中間看到延伸出去的一個地方,

竟然是大塊的圓形石頭。



步道不長很快就到達盡頭的黑乎乎的小山頭,小山禁止攀爬

本以為步道上的黑石是人工搬運鋪在步道上,

到這裏才發現這些石頭本身就出自這座小山。

同時發現黑石下麵是紅色的岩石,還有一堵黑石牆,象蛇一般彎曲。

回到沙灘,在沙灘上漫步,低頭一看沙灘,

竟然全是大大小小的珊瑚碎石。



我天生就繼承了父親nosy好奇之心,仔細再看看沙子,

也是有著空洞的細碎珊瑚,哇!整個沙灘竟然都是珊瑚石和珊瑚沙,

好奢侈啊!



我天生就繼承了父親nosy好奇之心,仔細再看看沙子,

也是有著空洞的細碎珊瑚,哇!整個沙灘竟然都是珊瑚石和珊瑚沙,

好奢侈啊!

第二個景點是南寮古鄉。

一進裏麵就是看到一堵用幾十萬個貝殼裝飾美麗的院牆。



我們本來對古跡不感興趣,但既來之則姑且也走一遭。

馬上就發現這裏幾乎每家都有黑乎乎的院牆,院牆的材料非常獨特,

仔細一看竟然是珊瑚!



太奢侈了!大大小小,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珊瑚石被磊在一起,

經日月的磨礪,被風雨的洗禮,全部都披上一層黑衣,

形成一堵深淺不一的黑色珊瑚石牆。

往後走,更有用珊瑚石建的房子,房子很小,因前麵已經建有新房,

無法拍正麵照,隻能拍側邊。



上車問司機,澎湖島是不是珊瑚堆積形成的島嶼,

要不怎麽那麽多珊瑚石,他答曰是的。

下一站是海洋館。雖然看過不少海洋館,

但估計澎湖的海洋生物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所以欣然前往。

門票台幣350.00,約美金11.00。

進門就是澎湖石頭介紹,胡亂拍下來,

沒來得及細看就被各種漂亮的魚吸引。



到澎湖一定要吃海鮮,什麽小卷,小管,花枝,這麽多名字,

本以為都是魷魚,在地人告訴我們都屬於魷魚類 但不一樣,小管約6-10英寸長,非常嫩,不象魷魚那麽艮,

適合用水湯一下就蘸醬油辣根吃。小卷3-5英寸長,

適合炒韭菜吃,花枝是用來剁碎做丸子或者油炸串吃。

但在海洋館,魷魚類分類卻沒有在地人說的小管,小卷,花枝,

大約分這幾種:魷魚,章魚,烏賊,透抽和軟絲。



我喜歡珊瑚,多姿多彩,非常漂亮。

再就是喜歡各種小水母,非常漂亮。

下一站我們去白沙沙灘,走一下那條天堂之路。

天堂之路其實就是人工修的一條延伸到海裏的堤壩,知道是噱頭,

也願意去走一趟這天堂之路。



走到天堂之路的盡頭,我們相擁拍照,

然後夫君又給我拍了不少白衣略略飄動,

貌似自由女神像的豐腴老美女的照片。

下一站是一顆大榕樹。這棵大榕樹很多的根都紮入地下,

經過多年生長,這些須根也長成粗壯的樹幹,形成龐大的榕樹群落,

很是壯觀。這讓我想起夏威夷的毛伊島,

也有一顆類似這樣的印度榕樹,

一棵樹最後長成了一個足球場那麽大的許多樹根的榕樹,

也是令人驚奇植物的神奇力量。

下一個景點是澎湖跨海大橋,打卡拍照走人。



然後來到小門嶼鯨魚洞。

鯨魚洞是在海邊的玄武岩風化後剝離澎湖本島成為特立獨行的岩石 然後又經過海水和風不停的衝刷拍打,鬆動的岩石掉落,形成空洞。

因為岩石形狀酷似鯨魚頭,因此得名。



這裏的6角玄武岩石柱很大,比我以前看到的都粗很多,

而且裂痕很多。



沿著下麵步道走抬頭向上望,有點泰山壓頂的感覺,

仿佛這些巨大的石柱隨時朝我倒過來,難怪步道警告危險!

一邊走一邊四處觀望,竟然真的有巨石塌落。

直到此時我才明白,原來澎湖島不是珊瑚堆積的珊瑚島,

而是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島,因為附近海洋珊瑚資源豐富,

才有這麽多的珊瑚石,

所以澎湖島基本都是由玄武岩石及珊瑚石構成的。

往回走的時候,看到附近一個部落,

部落遠處有一片用珊瑚石壘起來的一道一道牆,

牆與牆之間種著各種農作物,略微想了一下,是不是因為風太大,

隻好修牆擋風才能種植農作物。



找司機求證,他很吃驚我能發現這裏特殊的情況,然後就告訴我,

澎湖的冬天冬季風特別大,

要想生存就要給農作物建保護牆或者幹脆給農作物建一個小房子,

叫菜宅,我雖然沒看到菜宅, 但後來在回去的船上,電視介紹菜宅的模樣,

其實就是一顆菜用珊瑚石三麵圍上,保護菜不受風害而已,

這可是很獨特的地緣風格,這棵菜可謂菜品貴重,

竟然用這麽昂貴的珊瑚石來做宅子!

下一站到一個古村落二坎。

馬鞍為脊梁的古建築比比皆是,

大多數也都是有珊瑚石的圍牆。



轉過一個彎,一棟非常漂亮的古屋,整棟房屋說不出的整齊利落,

情不自禁就拐進去看看。



一對父女兩在古屋裏經營波霸芋圓豆花,看到這麽精美絕倫,

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古屋,情不自禁地想在這棟房子裏多呆一會,

想仔細看看,於是便跟他們買了兩碗不同配比的涼豆腐花 ,台幣40,美金$1.25,一共花了80塊,

堂而皇之的坐在這古老的桌子板凳上,一邊享用,

一邊仔細觀賞屋裏精致的牆壁。



邊吃邊詢問他們關於他們這棟祖傳的老宅,

很可惜他們不知道是哪年建的,反正是祖上留下了的,

我說至少100多年了吧,他們也符合著說是的,

至於其他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很是遺憾,

我隻能自己默默估算年代,暗地裏對他們的祖先表示敬仰。

這棟老屋的牆體分成2部分,下麵約一米高是黑色的玄武石,

磨的很平,看得出,最初的房主沒有就著撿回來的石料建屋,

而是細心的把每塊石頭都打磨成非常平的平麵才用。

珊瑚石那就更一絲不苟了,每塊珊瑚石都是精挑細選,

幾乎都是同一種麵包形珊瑚石,珊瑚石紋理優美飽滿,色彩鮮明。

要知道海裏的珊瑚有非常多的種類,

那些珊瑚石牆就是各種各樣的珊瑚石,

要想全部都達到統一是非常困難的,

可想而知當時的主人是多麽的執著和精心!

屋裏牆壁的珊瑚石比屋外牆壁上的珊瑚石更加細膩整齊,

我看了又看,去感覺穿越到古時的歲月,

體會這棟老屋當初建成的自豪與驕傲,

真舍不得離開這棟古老美麗智慧的老屋。

? 下麵的照片是外牆的珊瑚石!



據說先人不僅僅是就地取材建房,還因為珊瑚石天生的孔洞,

保溫透氣,住起來非常舒適的原因,再加上特別漂亮。

連外麵的桌子也是珊瑚石的



後來在船上看介紹本地風情才知道,珊瑚石叫硓咕石,

硓咕石的咕是石字邊,找不到隻好找這個口字邊代替。

接著就去我盼望的玄武石,這處玄武石柱整整齊齊排列,

就像軍人挺直腰板的身軀,戎裝列隊威武的等待將軍的檢閱!



這些整齊劃一的玄武石與比我以前見到過的大很多,土黃顏色,

不是黑色的整根石柱,而是一條石柱橫著斷裂N多的裂紋。

我們打卡拍照,象大多數遊客一樣趕場去下一個景點。

我們去西嶼東炮台,1887光緒年間在澎湖建的四個炮台之一。

可惜這天不開門,隻看了一下遺留的工事,回去的路上,

看到一片臨海而生,茂密正盛開的仙人掌。

我湊過去想用這幾朵花當近景,拍張大海的照片。



拍完之後,腿不小心碰了一下腿邊的仙人掌,一陣刺痛,忍不住“

哎呀,哎呀”叫喚。沒想到拍張照片付出慘痛的代價!

原來這種仙人掌雖然看上去毫不稀奇,但上麵除了生長著其他 仙人掌都有的長尖刺外,還有一叢叢毛刺,碰了一下,

我的腿和裙子立刻沾滿這些小毛刺!

這些小毛刺約2-3毫米長,每一叢有幾十根,

一下子就紮堆地紮入肉裏或者裙子上,直徑不到0.

3立方厘米的麵積,幾十根黃色的小毛刺雄赳赳,氣昂昂的站立著,

刺的我又痛又癢!

趕緊拔刺 ,大多數都被拔除,但還有幾根布滿在我的腳麵,腿上,

怎麽也拔不出來。刺可能被弄斷,剩下的半根在肉裏,拔不出來,

穿上鞋子又刺痛,真的太難受了!

隻好自認倒黴,耐心拔除毛刺。晚上回到酒店,還在弄這些毛刺,

第二天還覺得腳不舒服。

我這個喜歡拈花惹草的花仙終於被狠狠地教訓了一下,

以後看到仙人掌千萬不要靠近,後果太嚴重了!

後來又去看了幾個古炮台,緬懷一下古人奮勇禦敵的功績。



看完古炮台,來到一個能看海景市容的地方,哇!好美啊,

仿佛中象是在歐洲哪個海灣。



好美,忍不住叫夫君坐在矮牆上作我的模特拍照。

可我這個理工男夫君真是個活寶,他不是順著往下斜的矮牆,

由高往低坐,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屁股坐在低處,兩腿搭在高處,

勉強拍張照片,總覺得哪裏那麽別扭呢!

等換我去拍的時候,很自然的坐在高處,把腿搭在低牆處,

他見到說:“哎呀,我剛剛坐反了,難怪這麽別扭,

還差點向後翻倒”,我哈哈大笑,說道,“就是啊,

當時給你拍照就覺得怎麽那麽別扭呢!

於是他要求重新再拍,這回才算完事!

下一站到盼望已久的“外婆的澎湖灣”作詞作曲,

並且演唱者潘安邦故居。

誰知這個時候開始下雨,等到地點的時候,天正下著大雨 ,司機把車停在路邊,胡同進不去,告訴我要自己走進去。

雨傘放在後車廂裏,實在不甘心到了卻不進去看看,

於是披上我心愛的紅色風衣,權當雨衣用,

冒雨蒙頭蒙腦往胡同裏麵跑去,在一個轉角,正不知道往哪裏拐,

一位男士問我去哪裏,答曰:外婆的澎湖灣,

他也冒雨帶我朝著那裏跑去。

潘安邦舊居就在一拐彎處,還有一個牌子。

但他的故居是右邊的房子,這裏隻是牌子。



原來這裏是著名的眷村,就是大陸來的人安排集中居住的地方。

這裏的房子全部都是一排排很整齊的石灰抹牆 ,比較低矮狹窄的瓦頂平房,每個房間都很小巧,一戶一長條,

三兩間。

潘安邦的故居免費參觀,屋裏展示播放著他一舉成名的“

外婆的澎湖灣”歌曲。

牆上貼著他所有的報紙海報等的宣傳文章歌曲。



廚房



我怕夫君及司機等急,所以來不及細看,哢哢哢每間都拍照,

然後伸頭到後院看看,隻見一顆大樹,後園是有堵牆,可惜雨太大,

拍張照片就往回走了。



跑回車裏,悻悻然,心不滿,意不足,還想著有機會再回來看看。

天下大雨,已經沒有了遊玩之心,叫司機送我們回酒店。

司機這時候方見他在地人老實憨厚本色,他不善言辭,

隻悶聲悶氣的說去看看著名的“風櫃濤上”我也沒聽懂他說的景點,

於是就說,我們對古跡遺址什麽的不太感興趣 最喜歡看美麗的自然景觀,他說這個地方就是自然景觀。

我對他說,你是在地人,你知道哪裏應該去,就聽你的,

於是他加大馬力,不久就到了海邊一處黑呼呼岩石的地方。

雨停了,太好了.

一看地標牌“風櫃濤聲”,還是不知所以然,

反正跟著前麵的人走就是了,

司機指著遠處黑石頭上一位美女站立的地方對我說,就是那裏,

你去就可以聽到風箱似的濤聲。



這裏也是火山噴發時形成的玄武岩,顏色全部都是紅中帶黑,

石麵風化的厲害,橫條豎條,鼓鼓囔囔的,看這塊石特別象龜殼。



我找到他告訴我的地方、往下麵的石頭張望傾聽,

隻見典型的玄武岩呈幾何狀互相挨著,岩石之間有著縫隙,

有的縫隙小,有的縫隙大一點。



我仔細傾聽,發現腳下一塊岩石的縫隙明顯較大,一個海浪打過來,

海水從岩石下麵的一條水道灌進來,真的傳來一陣拉風箱的響聲。

再等海浪打過來,再次出現嗡嗡響聲,很是神奇,小浪小聲,

大浪大聲。

下一站到粉色沙灘: 山水沙灘

山水鎮是司機的家鄉,他非常自豪這裏的沙灘。整個沙灘呈彎月,

沙子淡粉,細膩,海水清澈。



我情不自禁的回歸少年,踢掉鞋子,赤腳走在沙灘上 ,任憑海浪衝刷,任憑海風吹拂,太美了!



回去的路上,我問司機,能不能看看他們在地人住的房子,

沒好意思提出去看裏麵,於是他帶著我們路過他家看看,

一棟很平常的平房,不是古屋!

來台灣玩三次,台灣給我最深刻印象就是廟非常多!

大大小小數不勝數,大的雄偉壯麗,

小的也小到隻有一平方米那麽大,但不論大小,都有香火不斷!

最後一站他非要帶我們去看一個純金打造的靈龜,

還說要看我們的運氣好不好,好的話才能看到。

我自認為一向運氣不錯,欣然前往。

運氣真的好,那隻靈龜昨天剛回來,今天正好在。

這隻約等於一般海龜大小的靈龜由415 兩純黃金打造,渾身金光閃閃,頭上還有一個金皇冠,

靈龜的眼睛是鑽石鑲嵌。

據介紹非常靈驗。我本是基督徒,隻細細欣賞一番,

拍些照片就打道回府。

第二天,經人介紹,我們乘船去澎湖旁邊的七美島玩。

老天真的很眷顧我們,這天本來報有雨,但一天都沒下,隻是陰天,

隻要不下雨就好。

在碼頭遇到真正的打魚的船長,隻是不夠老邁,

不太符合歌裏唱的還有一位老船長。

我是個好奇的人,非要看看他們今天的魚貨。

這個島不大,在碼頭參加一日遊,

旅遊車帶著我們臨時組建的散兵遊勇,去幾個景點看看。

七美島也是典型的玄武岩地貌,到處都是玄武岩。

躺著的懷孕女人



凶猛的鱷魚



小台灣。



懷孕女人和鱷魚都挺象,小台灣有點差強人意。

七美最著名的景點就是雙心石滬,到了地點親眼目睹才知道,

這簡直就是大忽悠,專門忽悠我們這些遊客的。



雙心石滬其實就是在地漁民用石頭壘起來捕魚獲的陷阱。



用石頭壘出兩個大大的心形石頭陷阱,

第一個心兩旁各修了一條環形壩,象一雙大大伸開的手臂,

也象一張大網,朝向大海,召喚魚蝦蟹快快入坑,

第一顆心的底部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通到第二個心,

然後第二個心的底部是封死的。每當大海漲潮,

隨著漲潮海水把各種魚蝦蟹衝進大開口的石滬,

進去石滬的魚蝦蟹不知不覺中就進入第一個心的底部,

然後又進入第二個心,進去容易出去難,退潮時,

因為第一個心的底部太狹窄,魚蝦蟹很難找到出口逃生,

等潮水退去之後,第二個心裏麵就剩下入坑的魚蝦蟹束手就擒了!

我順著步道走到下麵,因為海水還沒有完全褪去,

雙心石滬露出一半,雙心兩側的石頭欄壩隱入海水中,

下麵海堤邊還有非常多黝黑橢圓型的玄武岩。

現在因為旅遊業的發展,這裏捕魚的石滬已經不再被用作捕魚撈蟹,

而是專門作為一景供遊人觀賞,這裏還修了不少雙心石,

既來之則安之,也不能免俗和夫君拍張同心照。

之後又去看了一下古厝。這裏的在地人,對房屋有著嚴格的名稱:

一層屋叫“厝”(讀“錯”),兩層屋叫“居”,三層屋才叫“樓”

。而福建的客家人的“厝”,就是指部落。

路上還看了幾個石塔,澎湖在地人原來建石塔是為了類似漢族人“

鎮宅”之物的,隻不過石塔不是隻鎮一家之宅的 ,而是鎮一方百姓的!



七美島幾個小時就遊完,坐船回澎湖大島,還有不少時間,

翻看旅遊攻略,裏麵還有幾個景點,但我的私心還是要再次去看看“

潘安邦”的故居,體會一下這位神奇多才多藝的音樂人成長的環境。

於是建議去“馬公”,也就是澎湖島最大的城市市中心走一走。

從碼頭下來,隨意散步跟著Google地圖走了十幾分鍾,

Google顯示左轉進一條街道,可我們就是找不到這條街,

問了一個在地人,

他指了一個隻能過兩個人的小小胡同告訴我就是這裏,走進這條街,

突然想起威尼斯的街道也是如此 一條不起眼的窄巷子,走進去卻別有一番繁忙奢侈的街道。



很快就到了市中心,這裏是“馬公”市最繁華的地段,

街道兩旁全是大大小小的商店,飯店。饑腸轆轆 ,我點了一份海鮮菜,非常好吃。

路過一座小小廟,地上撒了些許大米,

密密麻麻的麻雀在享用這嗟來之食。



中央街很快就到了,兩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築,木門木窗,

仿佛穿越到清明朝代,



這裏本就是古鎮,隨便亂走就遇到古跡,四眼古井:

距今400餘年,本是一眼大井,為了安全,分成四眼井,

井水清澈豐沛,附近大井街就是因此得名。



我們順便去走走“摸乳巷”,就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還有“

摸乳蛋”。街口還有

南瓜頭的女人像,難以免俗也伸頭拍張醜死了的照片。



我和夫君走一走摸乳巷,很短大約20米。走回來的時候,

我和夫君假裝在摸乳巷不期而遇,趁沒有人,

我叫他流氓一把摸一下,夫君畢竟文質彬彬,不好意思,

最後還是被我一頓催促,鬼鬼祟祟前後看看沒有人,

才勉強伸出他的兩隻鹹豬手在他太太的我的隆起部位象征性的摸了兩

下,以作全套訪問過摸乳巷的戲份,

然後我兩為這偷偷摸摸的行為放聲大笑,難怪偷偷摸摸有如此魅力,

刺激!



路過古跡順承門,建於1886光緒年間 為抵抗入侵者。順承門與大陸的古城門古城牆有著異曲同工的特點,

不足以為奇者。



上城門城牆觀望牆外海景,定是兵家必爭之地,

牆內諸多日式古建築,樣式簡潔利落,很是齊整,

唯有一棟完整無缺,其他都已經廢棄 ,有的房頂已經塌陷,很是可惜!



下了城牆,信步向著潘安邦故居走去,夫君不感興趣,

無奈我這個老追星一族,不見黃河心不死,拖著他另辟蹊徑,

走馬路下麵無人的林蔭路。



沒有把握這條路能通往潘安邦的故居,但憑著感覺應該沒問題,

走著走著,看到不遠處有一片沙灘,

想象著這個沙灘一定曾經是潘安邦常常戲耍的沙灘,拍一張。



走著走著,突然前麵有不少人,出來一看,

這不就是潘安邦故居的後園嗎!



後園有一堵園牆,一看就是潘安邦後園原有的牆,牆大約一米高,

經過日曬雨淋變得黑乎乎,斑駁。

不過為了讓崇拜他的遊客有一個更直接的感受,

他們故意用珊瑚石修了一段牆,還有潘安邦孩童及他外婆的雕像,

下麵還有他寫的非常感人的一段有關外婆的一段話。

這回天氣涼爽給力,我理所當然的仔細追尋他的足跡:

晚風輕拂澎湖灣,海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隨斜陽,隻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幻想,直到夜色吞沒我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啊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懷想,陽光,

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我終於真正的作了一會追星族,真正的看到了他曾經玩耍的矮牆,

沙灘,陽光,海浪,仙人掌,見到了一位船長,

但是一位年輕的船長。

故居很小很簡陋,廚房還展示外婆的鍋碗瓢盆,

幾間小屋子的牆上都貼著他的海報,介紹。

小房子年久失修,已經很舊了。

不管如何,我終於登上澎湖灣,親眼目睹歌裏的一切美好,

滿足自己那份最初的感動所引發的一個願望。



我們四處走走,

還看到另外一位同樣在這個眷村長大的台灣近年出名的“張雨生”,

我不太知道這位音樂人



參觀一下就出來四處走走,

整個眷村的房子大同小異,但都很幹淨整潔,

從這些房子可以一窺昔日跟隨將公來台灣的人,

最初生活條件也是滿艱苦的,也是從貧窮開始,

全島人民齊心協力一起把台灣建設成今天令世界都羨慕的地方!

四處遊蕩,赫然發現“酒鬼黨黨部”,“進門先喝三杯”,笑死人,

很喜歡這種幽默與自由。



期間還看了其他的景色,隻是太多,不能一一述說。

澎湖島,美麗的澎湖,我終於踏上這個美麗的地方,

圓了我年少的一個夢想。

明天我們將要飛到金門島,看看這個離大陸不到2公裏的島看看,

也追逐鄧麗君唱的歌“君在前哨”的腳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哈哈哈 真摸呀? 您太豪放! -wxc8585- 給 wxc858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8/2024 postreply 17:13:16

被抓,有沒帶身份證咋辦? -wxc8585- 給 wxc858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8/2024 postreply 17:16: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