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土耳其希臘紀行 (五) - 土耳其西海岸

第七天 - 庫沙達瑟(Kusadasi)



一唱雄雞天下白。吃罷早餐,走起,繼續一路向西。



先補三張圖片。在卡帕多奇亞,我們還參觀了地下城。公元八世紀當地的基督徒為躲避戰亂和宗教迫害,修建了深達八層可容乃兩萬人和牲畜的地下城。



地下城在1965年被人發現,此後開始對遊客開放。



地下城裏餐廳的石頭餐桌。鑿出的圓坑是放酒杯的地方。



遊曆土耳其的一路上,免不了導遊帶貨,我們參觀一些前店後廠的“景點”。先由一位英文流利的導購忽悠一番,然後就等著你手癢掏錢包。



這是我們在瓷器店。



在地毯店,有兩位女工在裝模做樣地織地毯。



了解蠶繭的加工過程。



土耳其的羊毛掛毯據說很有名。



我們在街上看到長條織毯,可用在咖啡桌或床頭。一條約五美元。我們買了兩條準備送給女兒。

下麵這段視頻是我在皮裝店裏拍的。在購物之前,先來一場服裝表演,有幾位青春靚麗的男女模特走台。他們還從旅行團裏挑選幾位穿上展示的服裝一起參加表演。這幾位業餘模特也不怯場,跟著專業的有學有樣,動作比專業的更誇張,把我們這些台下的觀眾笑翻了。



土耳其的男青年大都中等身材,體格勻稱健壯,黑發短須。土耳其的姑娘皮膚白皙,鼻梁高挺,混合了歐洲、亞洲和阿拉伯的風韻。

在這家皮裝店裏,有一位年輕店員聽到我和太太說中文,便開口用純正的中文和我們打招呼,讓我們大感一個土耳其人居然能把中文說得如此地道。原來是一位從烏魯木齊來的維族小夥。他幾年前來留學,就留了下來。他的幾位同學回新疆後就消失了。可能不是被禁止對外聯係就是被關了起來。他父母在烏魯木齊生活不錯。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漢語教員。他們告訴兒子:不要回來!我們問:你在土耳其的生活還好嗎?聽說還好,和同是來自新疆的女孩結了婚,生了兒子。隻是有點想家,也不能帶兒子回國去看爺爺奶奶。我們問能否讓父母來土耳其或在第三國見麵?他說不想給父母帶來無端麻煩,反正每周都可以微信視頻。他說兒子出生時隻告訴了母親一人,結果第二天就有官方電話來詢問:聽說你兒子生了小孩,他何時回國啊?

對中國來說,土耳其是個比其他國家更敏感的地方,是鬧疆獨的那些人的大本營。他們稱自己的國號是”東土耳其斯坦“。土耳其和維吾爾族有天然的血緣關係,都屬於突厥人,兩邊的語言也屬於突厥語族,百分之七十詞語相似。雙方理所當然地有親近感。我們對小夥說:你們維族人和土耳其人長相接近。小夥的回答讓我們驚訝:土耳其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相貌的不同。他多次被人問起:你從哪裏來的?

另一方麵,土耳其還是使勁拉中國做朋友,歡迎財大氣粗的中國遊客來旅遊消費。小夥對我們說:隨著疫情消退,大批的中國遊客又要來了。疫情前,如果某天得知有中國旅行團要來光臨,拿可是皮衣店當天的頭等大事,早早就開始準備。一個中國團會有一半以上成員買有名的土耳其羊皮大衣或夾克,而且不隻一件,一買就是一堆。難怪店裏要雇用會說中文的維族小夥做導購。我們問:疫情期間是不是很困難。他說那時差點就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賣掉心愛的汽車度過難關。疫情期間買車的事一年內我已經聽到了三次。我們這次旅行團的導遊也不得不賣掉汽車。年初參加東歐旅遊團,導遊同樣不得不在疫情期間賣掉汽車。維族小夥他後悔沒能再咬牙堅持一下,也許就可以把汽車留下。現在買車是當年三倍的價錢。土耳其人不把錢存銀行,買房買車是他們主要的投資手段。小夥說,2016年他剛來土耳其時,一美元兌換三土耳其裏拉。而現在差不多可換三十裏拉。

在離去時,我們和維族小夥緊緊握手,祝福他的小家庭幸福,也祝福他的遠在故鄉的父母安好。

來土耳其旅遊,享受“土耳其之夜”是個重要節目。下麵兩段視頻是實況:







在去庫沙達瑟的路上,我們停車參觀一所小巧玲瓏的清真寺。





清真寺很別致。





看介紹,這所清真寺已有百年曆史。



路上見到街頭流浪的小小貓。看來剛出生不久,好像餓得已經站不起來了。可惜我們手頭沒有東西可以喂它。太座是愛貓人士。此後我們會在早餐時留一塊香腸給路上的小貓吃。

當我們來到土耳其西部時,終於看到了青草綠樹。這一帶是土耳其農作物集中地區。在土耳其中部一路上都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沒有農田,就像樣的樹都屈指可數。下麵這段我拍的視頻就是土耳其中部的地貌:




中午到達愛琴海邊的庫沙達瑟。



希臘土耳其一線的遊輪往往會來庫沙達瑟停靠。從遊輪下來的遊客來此地重要是要參觀兩個地方,一是聖母瑪麗亞故居,二是以弗所遺址。



遊客們,或者更確切地說。朝聖者們,在排隊等待參觀聖母瑪麗亞的故居。令我大感驚訝的是,聖母瑪利亞不但在曆史上確有其人,而且她居然是在土耳其終老。



過去總以為聖母瑪利亞是虛構人物,曆史上她是生於公元前18年-公元41年時期的一位猶太女人。後來被聖經神話了,於是她十四歲時在馬槽裏生下耶穌不是肉體之歡的結果,而是受聖神感孕,這才使她保持“無罪之身”,成為基督教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不知為何後來瑪麗亞被猶太自己人迫害而逃離巴勒斯坦。聖徒約翰受耶穌生前囑托,將瑪麗亞迎至此地奉養。她便終老於此,再未回巴勒斯坦的故鄉。也有經文說瑪麗亞並未肉身故去,而是“蒙召升天”。



人們在瑪麗亞故居前點燃蠟燭,以示敬仰。



來到庫沙達瑟另一個不可錯過的景點是以佛斯(Ephesus)古城遺址。



以佛斯建成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世紀。最初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因為此地是愛琴海的入海口,一直是外來殖民者進入土耳其的門戶。



這裏與生俱來的古希臘文明特色和我們在雅典所見到的古跡似曾相識,相互見證了遠古的那個曾經光焰萬丈的時代。



後來在公元前二世紀,羅馬人來了,以弗所成為羅馬共和國亞細亞省(小亞細亞西部)的省會,一度被譽為"亞洲第一個和最大的大都會。"





羅馬共和國時期以弗所的人口一度擁有40萬到50萬居民,最繁榮的時期延續了約一百年。



與雅典古跡一樣,這裏的古建築也都是由石塊構成。石頭不會被燒毀,不懼風雨,可長久保存下來。但石頭建築最怕地震,一搖晃就倒了。而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正好在歐亞兩大地質板塊之間,一直是地震多發地區,就在今年還遭受了一次強震。因此這裏的建築沒有一處得以完整存留。如今我們把欄杆拍遍,唯能見證曆史的碎片。







以弗所遺址的黃金地段是塞爾蘇斯圖書館(Library of Celsus),令眾多遊客流連忘返。



塞爾蘇斯圖書館被認為是一個建築奇跡,是羅馬帝國三大圖書館之一,據信曾藏書一萬兩千卷。



塞爾蘇斯圖書館在公元三世紀被一場大火付之一炬,該此火災的起因可能是地震或當時打得不可開交的哥特戰爭。圖書館的牆體在十世紀或十一世紀時在地震中倒塌。此後的十來個世紀這裏一直是一片廢墟,直到1970年至1978年間,歐洲的一些考古學家根據原物歸位重新把麵牆矗立起來,我們如今才有幸體會當年的古韻。



在曆史的圖書館前麵留個影,也算是來朝聖過。咱好歹也算個知識分子哈。在中國,凡多少念過點書的都算“知識分子”。而在英語中,“intellectuals” 則是範圍很小,隻是學術精英的小圈子。那咱可還差得老遠呢。



醫務室門前的標誌。從此至今紅十字就代表醫務救助。



大便坑和小便池。石茅坑的高度正合適,看來坐下去很舒適。



可以想象當年這裏是一個絕佳的社交場所,一幫大老爺們一邊出恭,一邊討論前線戰況。不知當時是否分男廁女廁。不過當地有三大浴室,沒見分男部女部。



以弗所大劇場又是這裏的一大亮點。當年居民在這裏聚會、觀劇,角鬥,是以弗所城的中心。



以弗所大劇場可容乃兩萬四千觀眾,可想象當年的盛況,場上角鬥廝殺,觀眾喧聲震天。

第八天 - 伊茲密爾(Izmir)



來到土耳其第二大海港城市伊茲密爾。茲密米爾與中國天津是友好城市。



伊茲密爾街頭夜色。這個高高的熱帶樹,如果是真的話,在土耳其其他地方是見不到的。



伊茲密爾街頭的古炮。伊茲密爾麵臨愛琴海,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記載說,第一次大戰之前,在伊茲密爾的希臘人比在雅典的還多。到這裏我才知道,這裏原來竟是希臘史詩的作者荷馬的誕生地。但土耳其人沒把荷馬說成自己的,土耳其畢竟是一個僅一百年的現代概念,曆史上希臘的版圖很大。



說此地乃兵家必爭之地,雖然我對特洛伊戰爭、古希臘神話還算有一些了解,一直以為特洛伊戰爭和特洛伊木馬都是瞎子荷馬瞎編的故事,但還是自己孤陋寡聞,來到這裏才知道此地居然是古代特洛伊城的所在。



在伊茲密爾海岸邊矗立的特洛伊木馬是二十年前好萊塢電影《特洛伊》的道具。古詩人荷馬被列為該影片的兩位編劇之一,有向其致敬之意。影片的男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布萊德皮特。影片完成之後,這個巨型道具就贈送給伊茲密爾供人觀賞。



以弗所古城好歹還有一些石柱立在那裏,而特洛伊古城隻剩下黃土一堆。



如今隻能依稀的猜測那些碎石頭當年是怎麽回事。例如眼前這是爐灶。



今天我們隻能通過沙盤領略當年特洛伊城的全貌。



而當年特洛伊戰爭風雨呼嘯,何等令人神往。盲詩人荷馬講述自己家鄉發生的故事,筆若遊龍,口似蓮花。特洛伊城確有存在,特洛伊戰爭確有發生,特洛伊木馬我猜是虛構,因為實用性存疑。美女海倫或許有原型,故事裏其他諸神當然是虛構。我在多年前曾寫過一篇原創博文《男人講女人的故事》(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115/201312/18124.html),其中講到特洛伊戰爭和諸神的故事,有興趣的網友可點擊看看。

美女海倫是宙斯半神半人的後代。她既有神的超凡,又有人類敢愛敢恨得世俗感情。她的降臨使諸神為之抓狂。經過爭奪,由斯巴達王墨涅拉厄斯占其為妻。特洛伊王子帕裏斯心有不甘,借阿佛洛狄忒之助,乘機將她拐走,從而引發特洛伊戰爭,烽火連天,一打就是十年,成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的主軸。海倫雖然是特洛伊戰爭的起因,但無需對特洛伊戰爭負多少個人責任。她隻不過是榮譽爭奪賽上高懸的獎品而已。女神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都想將那隻刻有“給最美麗者”字樣的金蘋果其歸為己有,於是請美男子帕裏斯來評判。她們分別以榮譽、富貴和美女來賄賂帕裏斯。帕裏斯自然是要美女,於是把金蘋果判給了阿佛洛狄忒。她知道帕裏斯早對海倫垂涎三尺,於是就把海倫拉來給帕裏斯作為回報。特洛伊人奪他人之妻引起希臘人的激憤,一怒為紅顏,特洛伊戰爭由此而來。



特洛伊戰爭的插圖畫。

在史詩《伊利亞特》開始時,希臘人圍困特洛伊城已有九載,海倫也早厭倦了困坐愁城的日子,也厭倦了繼續委身於帕裏斯,希臘人與特洛伊人也打煩了,於是雙方同意以墨涅拉厄斯與帕裏斯單獨決鬥的方式結束戰爭。決鬥中墨涅拉厄斯打敗帕裏斯。



上麵這幅石刻畫展示在占領特洛伊城後,海倫物歸原主,墨涅拉厄斯終於又把她帶走,但海倫似乎對重續前緣並不激動。這並非我看圖猜測。根據希臘史詩,多年後,硝煙散盡,墨涅拉厄斯酸溜溜地回憶起當年希臘人藏在大木馬裏進入特洛伊城後,海倫竟幫助敵人特洛伊人,假裝希臘戰士們的妻子的聲音呼喚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幸虧希臘人未中計,在木馬裏默不作聲,因而未被發現。不然真會因為海倫的背叛壞了大事,那樣“特洛伊木馬”在曆史上不會成為戰爭的範例,反倒是希臘人的笑柄了。就在墨涅拉厄斯感慨萬千地向她講述這些往事時,海倫依然聽得無動於衷。

第九天 - 伯薩(Bursa)



我們來到此次旅行的最後一個城市,伯薩。這裏距離伊斯坦布爾很近了,我們終於在土耳其中西部走出了一個大圓圈。伯薩是奧斯曼帝國的第一個首都,比伊斯坦布爾的前身君士坦丁堡的曆史還要早。說起奧斯曼帝國,英語是Ottoman Empire。我曾有疑惑,又是奧斯曼,又是奧特曼,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台灣和香港稱奧圖曼帝國,是跟隨了英語Ottoman的稱呼。原來在土耳其語中是Osman,大陸譯法接近原汁原味。因此奧斯曼、奧特曼是一回事。



在伯薩市中心的小公園裏,我們坐下來吃午飯。看到兩位土耳其警察花二十分鍾時間在路邊耐心解決一起交通紛爭,然後又在低頭認真傾聽過路人的問詢。兩位年輕警察英俊帥氣,胡子刮得幹幹淨淨。不知他們是否有職業要求,反正我們一路上見到的土耳其男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胡子拉碴的。第一次見到土耳其警察,他們的形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伯薩的清真寺。





伯薩的蘇丹墓。





終於又回到伊斯坦布爾了。一路上跟團,在大巴坐在我們後排的以為來自加拿大的女士從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咳嗽,幾天後我也喉嚨感到不適,又過了兩天太太也開始發病。好在數天後就康複了,也為就是個感冒。旅行後回家之後才接到加拿大女生的信息:她測出新冠陽性。這麽說我們也是感染的新冠。太太是第二次,我也終於最後一個加入家人中標的行列。明知自己病了還要加入旅行團,實在有欠厚道。而且她全程非但不帶口罩,而且在車上一直滔滔不絕地與人說話。



旅遊大巴跨上博斯普魯斯大橋。過橋就回到歐洲了。我們結束了在土耳其收獲滿滿的旅行,明天將飛往雅典,開始我們在希臘的自駕遊。

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 -XQQ- 給 XQQ 發送悄悄話 XQQ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5/2023 postreply 08:49:4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