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愛的抒懷》
1. 風景篇
照片1:位於浙江中部的先生故鄉鄉村之間的盤山公路。
2. 親情篇
(1)夫妻情- -婆婆的日記
7個多月前(2022年9月3日),99歲的公公在睡眠中仙逝;與公公相濡以沫70年的90歲婆婆悲慟欲絕。因為當時國內嚴苛的疫情清零政策,先生和我都不能及時得到新簽證回國見老父親/公公最後一麵和送他最後一程,這是海外遊子永遠的遺憾和心痛。
公公去世後,婆婆告訴我們她經常翻看閱讀公公在世時寫的日記,以慰思念。婆婆說公公有多年寫日記的習慣,厚厚的日記本有數十本。先生和我以前就知道父親/公公有寫日記的習慣,但我們不知道母親/婆婆也有此習慣。這次回國探親,婆婆將她寫的記錄公公去世前後的日記給她的長子(我的先生)看,讓他了解事情發生的實況。先生拍了其中一頁轉發給女兒、女婿、以及我,我們都被深深地感動;女兒女婿表示要學習爺爺奶奶在70年婚姻中相親相愛、相互扶持。
從婆婆的日記中,我也認識到深愛的夫妻雙方中先走的那一位是有福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似箭的光陰是治療師,祈禱婆婆在失去公公的歲月中逐漸淡忘悲傷,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喜樂!
照片22: 婆婆日記中的一頁。從老人家質樸的字裏行間,我感受到她失去相濡以沫70年老伴的深深哀慟。如今91歲的婆婆曾經在上海上過小學,當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火漫延到上海和江(蘇)浙(江)一帶時,她的父親被日本人逼瘋了,從此家道中落;作為家中長女的她上完小學四年級便輟學,從上海回到浙江鄉村老家幫助母親一起照顧3個弟弟。。。,直至20歲時嫁給一位29歲教書匠。
(2)祖孫情與父子情
疫情爆發前的幾年,先生和我每年分別在春、秋天回國探親兩次;而疫情的爆發和特殊的防疫政策,在過去的3年打斷了歸鄉探親之路,也失去了為去年9月逝去的老父親/公公送最後一程。這次回國探親,先生見到許多老父親的遺物;他昨晚發來一些翻拍的照片,將老人家保存的一些物品與女兒女婿(老人家的孫女孫女婿)以及我分享。
照片25: 爺爺奶奶珍藏的多年前來美國探親時年逾古稀的他們與初中生孫女的合影。
爺爺奶奶也被他們孫女自製的生日賀卡感動,當時97歲高齡的爺爺因患白內障(注:老人家因對麻藥過敏等原因不願意做白內障摘除術)雙眼視力已嚴重受損,但他依然興致勃勃地抄寫了他孫女的生日賀文,並且略加修改抒發他的思兒之情:
半山牛童望天空,稚問何時出山門
生在橋頭追橋尾,樓界知曉有幾人
冬夜寒窗苦讀書,為備下山入紅塵
八月夏末趕京城,三月初春赴英倫
跋涉歐洲山與水,又渡美洲海和洋
自古歲月不留情,流年黑發少三分
父母眼裏但如故,依似牛童望星辰
但願早日能相聚,吾兒與我共天倫
注:故鄉的風俗習慣是按照虛歲慶祝每十年大壽,而我們在北美則既隨故鄉親人的習俗,也按我們自己的習慣慶祝實足年齡;因此,屬牛的先生60歲生日則分別在2020年的7月和2021年的7月慶祝了兩次。遺憾的99歲老人家於2022年9月3日在睡夢中離世,終究沒有等到疫情政策開放後與他的長子再次共享天倫;RIP,將來天堂再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