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一個月,我印象最深的竟然不是國家公園,而是一個備胎景點,——亞利桑那州的White Pocket。為了白口袋之行,我們提前了一個月做調研和心理建設。
按照日程安排,九月初飛到拉斯維加斯,探訪Zion, Bryce 等之後,轉往亞利桑那州的Page,計劃停留四個晚上。Page這個小鎮人口不到一萬,附近有上、下羚羊穀,馬蹄灣,鮑威爾湖, 以及這個小鎮最初形成的契機:Glenn Canyon大壩。
對於我們這些自封為“徒步愛好者”來說,當然不能滿足於普通遊客的打卡盛地;況且平日也見過不少照片、宣傳畫,待終於得以實地去看,美則美矣,並沒有什麽驚喜。波浪穀, the Wave, 才是這個地區最吸引我們的地方。
波浪穀,世界十大地質奇跡之一,顧名思義,不僅砂岩上的紋路像波浪一樣,而且色彩絢麗,是全世界旅遊者和攝影愛好者都向往的地方。想去波浪穀不容易,它的抽簽程序複雜,中獎率隻有8%,有朋友在西部住了二十年,也沒有抽上過。我們決定不去湊這個熱鬧,直接去探訪大明星六英裏外的近鄰,——White Pocket。
白口袋與波浪穀同屬丹霞地貌,沒有門票,更不需要抽簽,最妙的是,可以放無人機。在當地導遊口中,那裏不僅不遜於波浪穀,甚至景色更緊湊,色彩更斑斕,是有能力搶主角風采,卻甘當配角的絕色美人,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對於我自己來說,去白口袋的樂趣,絢麗的地貌隻是其一,頗有探險意味的路程才是真正的刺激。
通往白口袋的沙石路,是兩百年前的牧場主留下的,從來沒有修理維護過。白口袋不是國家公園,隸屬國家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不可能有免費公園擺渡車。土地局的職責與公路局和開發局相反,為了保護土地的原生態,並不希望遊客多多益善,在修路這件事上躺平,是最好的管理策略。至於“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也不現實,那裏地處偏遠,鳥不拉屎,人跡罕至,距最近的小鎮也要兩個半小時,而且非四驅高底盤還進不去。
最省事的辦法是雇當地導遊,一人兩百。
最有勇氣的辦法是自駕。租個吉普,雜七雜八加起來,不到三百一天。
我們這次出行,總共五個人,兩男三女,旅行中所有費用平攤。從省錢的角度看,租兩輛都富餘,一個車陷,另一個拖。雖然沒人開過吉普,沒人開過沙土地,更沒人探過險;從自討苦吃的角度看,可以花不多的錢,吃不小的苦,也合算。綜合以上,即使現學開車也得自駕。無奈的是,其中一位男士不肯開。曾經去過的朋友說,開車技巧之一就是要有信心,對車,還有自己對車的把控力都要有信心。如果猶豫的話,多一台車反而多一個累贅。
車定了,接下來司機和後備司機上油管,尋找有關越野車在不同地形駕駛技巧的視頻,尤其是沙地;還有諸如“陷車了怎麽辦”等等。其他人分頭各自去練習核心肌群,重點是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為萬一出現的鏟沙、推車做準備。
天公作美,前一天晚上,下起了小雨,斷斷續續到第二天清晨。這種小濕潤對於沙土地來說是最理想的,不至於泥坑遍布,甚至道路被關閉,但足以使鬆軟的沙地稍微服帖。
我們去取車時,專門經營吉普車出租業務的印第安小姑娘詳細講解了注意事項車輛,特別是在哪個地點將兩驅改為四驅。車子一天限程兩百英裏,車裏有地圖。最讓人放心的是,車裏裝有定位儀,如果發現車停了八到十個小時原地未動,他們會考慮救援。
我作為後備司機,開車多年還一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那時忽然意識到,能駕馭這麽一個霸氣外露的大家夥機不可失,立刻要求轉正,開第一班。後來發現,這個決定太英明正確了。
剛上路不久,車內儀表板上的指示燈就如同小星星出現在夜晚的天空,認識不認識的,一眨一眨,爭先恐後地閃起來一堆。我停靠路邊熄火,再次打火上路,星光依舊。我們邊堅持往前開,邊給租車行打電話,剛說了一句,信號就斷了。荒野地區,將近十萬英裏的老車,誰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還好,過了一會兒,收到一條短信,大意是老毛病了,它們會自動消失……
從Page出發,全程九十英裏。前六十五是高速路,吉普車除了視野好,噪音大,提速慢,其它沒什麽感覺。
一個小時後拐入十五英裏長的碎石路。路邊的小岔路很多,重要地路標卻極不起眼,一根細棍插在地上還不到小腿高,幸虧同行負責看地圖的夥伴是個心細的人。顛簸四十分鍾後,停車稍作休息,順便把兩驅換成四驅模式。這個操作簡單粗暴,沒有科技含量,有一把子力氣就行。來之前我們討論過好幾次,為了避免陷在沙子裏,是否要給輪胎撒氣,使輪胎變寬。後來決定不要了,萬一撒氣過多,平添麻煩;而且出來以後,還得把氣補上。
進入最後十英裏後,稱不上是”路",隻有前車之轍,轍裏轍外有土坑、深沙、小沙丘、看得見看不見的大小石塊,多數地段隻能容一車通過。我緊抓方向盤,心裏念叨著“緊走沙,慢走水”,盡力讓車維持一個正常速度。遇到大的沙土包,猛踩油門,就體會到高底盤的必要性。最討厭的情況是土坑連著石頭,車轍路本就低於兩邊的荒原植被,為了避坑,有時一側的輪子幾乎懸空了。
曾經看過一段特別矯情的話,“(吉普)不是車,是一種信仰,是你被生活綁架,被困在那城市牢籠裏卻還不肯認輸而發出最深的呐喊,是你生命中對自由渴望的那尊圖騰,是你告訴自己生活還有另一種可能的可能……”
就在我覺得征服了一個個不可能,尤其往前推進的力量感很爽時,後座的人有的叫屁股顛裂了,有的要把五髒六腑歸位,還有一位要吐了,幹脆棄車步行。步行其實也不舒服,沙子地走一下陷一下;石頭多,也不能脫鞋走,還要被其他路過的車關心問候,走了不到半哩地就隻好又上車了。
穀歌地圖預計兩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最終花了不到三小時,包括被不穩定儀表盤耽誤的,停車看當地印第安人販賣的手工首飾,還有跟過馬路的牛群對峙。
還沒有到達停車場的時候,就已經遠遠能看見遠處一片白色的山包。“口袋”這個詞有兩個解釋,一說是牧場術語,指一個有水的地方。另一個意思是岩層表麵像一塊塊龜背似的機理。走近看,白色岩石確實有著明顯的龜裂,也有人說白色多邊形岩石像一個個裂開的腦仁。
待往裏走,呈餓現出條紋狀紅色岩石就出現了。更遠一點的山體,還有紅粉黃等不同顏色,漂亮極了,像融化的冰激淩。這些石頭本身是沙石,白色塗層是碳酸鈣。隨著風化、人或動物的踩踏,碳酸鈣脫落,最終露出肉紅色的內部。不同時期的砂岩由於礦物質的鐵量不同,經氧化作用呈現出了不同的顏色。粉紅通常表明存在赤鐵礦,而褐鐵礦則呈黃色或棕色。
至於這片扭曲再扭曲的瘋狂石頭群是怎樣形成的,地質學家也有不同的說法,其中一說是億萬年前,這裏是一片炎熱幹燥的沙漠,巨大的沙丘在輕風中堆積。隨著沙丘被越來越多的沙子掩埋,地下水變得飽和。 慢慢地,地下水礦物質將沙粒粘合在一起,在地震中液化,使得砂岩層在它們還很柔軟的時候就變形了,並在巨大的熱量和壓力下變成了石頭。
白口袋麵積不大,直徑不到一英裏,地平線處看到的廣闊而華麗的群山背景是著名的Grand Staircase。丹霞地貌其實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大量踐踏。所以在國內類似地區,比如甘肅張掖,廣東丹霞山等,都杜絕踏入。在這裏,遊客得以隨意攀爬每一個山包,從各個角度欣賞上帝的禮物,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在這片看上去祥和、寧靜如火星表麵的曠野裏,如果不小心的話,也會出現小驚險。同行人中,有位體力略好的,看到這些山體不高,岩石表麵相對粗糙,向上攀登應該不難,興奮得好似來到了巨型遊樂場,上上下下爬了一個又一個。沒想到,也許他過於激動,光顧著往上爬,忽略了下去的路線,下到一多半的時候,停在一塊光滑的巨石中間下不來了。幸運的是,有位私人女導遊帶兩位遊客路過,剛好抬頭看到他的窘境。她先在底下指導,手腳該如何動作,挪到哪個位置。後來看他還是有點膽怯,幹脆爬上去,與他肩並肩坐在一起,親自示範。安全下來以後,我們不知該如何對她表示感謝,她拿出一張名片,說上網給一個好評就行。
據說,如果細心的話,可以找到美洲原住民在公元 750 年至公元 1250 年間遺留的痕跡,比如沙子裏的陶器碎片和箭頭薄片,或山洞的岩畫。我們急於趕回去還車,而且天又陰下來開始下小雨,一切都留待下次吧。
白口袋現階段還是冷門景點,也許隨著名氣的不斷增大,日後需要抽簽也未可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