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2022

來源: 北歐風輕雨綿 2022-07-07 03:33: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26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北歐風輕雨綿 ] 在 2022-07-07 03:35:2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022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在宜居性排名和美世生活質量調查中,再次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五年中第三次奪魁(2021年Auckland,2020年Zurich,2018/2019年Vienna)。“The world's most livable cities” 是一個由是“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下屬的EIU主導,有172 個城市參與的活動。https://www.xinouzhou.com/detail-824304.html

對一個城市舒適度的評級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查後得知其標準涵蓋穩定性、醫療保健、文化和環境、教育和基礎設施五個方麵,涉及提供清潔的用水、清潔的空氣、充足的食物和住所等30個因素。維也納的穩定性100,醫療保健100,文化與環境96.3,教育100,基礎設施100,所以在最終指數滿分100分中以 99.1摘冠。

維也納唯一沒拿到滿分的是文化與環境,或許人們覺這座音樂之都 、藝術文化名城還應該有更多的提升空間吧,若是這樣能讓維也納變得更完美,那也是好的。下麵說說我眼中的這座城。

 

維也納有一條寬闊的環形林蔭大道(Ringstrass,中文譯為:戒指路),建於1857 年,是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1830-1916年)下令修建的;他決定拆除舊城牆,以一條寬闊的環形林蔭大道取而代之,環繞維也納的曆史中心。

如今,Ringstrass 沿途兩旁坐落著帝國首都重要的古跡,高大古典的公共設施和豪華府第處處可見,盡顯奧匈帝國的榮耀和哈布斯堡王朝曾經的顯赫。這樣的布局把維也納的曆史文化景點幾乎都集中在環內的維也納一區,遊客們遊覽起來非常方便。有趣的是環道上所有汽車都順時針行駛,而有軌電車則是逆時針運行。

1891年,在環城大道邊離霍夫堡皇宮不遠處,出現了兩座外表一摸一樣的建築,分別是【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和【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這也是按皇帝 Franz Joseph I 的旨意修建的,他想為哈布斯堡家族豐富的藝術收藏品找到一個合適的地點存放,並能夠向公眾開放。

藝術史博物館(德:Kunsthistorisches)是當今世界美術和裝飾藝術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而館內的建築裝飾本身就是一件絢麗璀璨的藝術品。到達維也納的當天下午,一下飛機我們就趕去了那裏,一睹為快。門票當場買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18歐元/成人。可惜時間沒把握好,剛匆匆看完一樓的美術藏品,藝術史博物館18h00就關門了,隻能將之作為下次再訪的動力了。參觀博物館時,千萬不要錯過那兒的一杯咖啡,那兒有維也納最富麗堂皇的咖啡廳!我們就是在那裏泡得太久,才發現時間不夠了。

走出藝術博物館,在瑪利亞.特蕾莎廣場有女王的雕塑,這座城裏的雕像很多,穿過馬路在維也納英雄廣場上就見到了兩座奧地利民族英雄的雕像;一位是1796年萊茵河戰役中打敗拿破侖的卡爾大公,被奧地利人視為“民族拯救者”(下圖左),另一座是1716年森塔戰役大破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歐根親王,他被公認為歐洲第一名將(下圖右),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歐根親王本是出生在巴黎,有波旁家族的血統,在法國宮廷成長,接受的是法國文化的教育,但他卻支持哈布斯堡帝國,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中與法國作戰,成為奧地利的英雄。

(1)

 

Marble Hall of the upper Belvedere               Marble Hall of the lower Belvedere

(2)

轉天,我們參觀了這位歐根親王在1714-1723年間建造的美景宮 Belvédère。分為上下兩宮, 中間是一個龐大的噴泉花園。觀景台被兩個獅身人麵像守衛著,是力量+智慧的象征。從此高台可以瞭望到維也納城的景色,這便是 Belvédère(“美麗的景色”)名稱的由來。在維也納,除了皇宮霍夫堡和美泉宮外,哈布斯堡王朝功臣歐根親王的這兩座宮殿算是最著名的。

上美景宮(1)是世界最古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 收藏著皇家從中世紀到現代橫跨奧地利800年的藝術品;是19世紀新藝術運動代表/奧地利象征主義畫家 Gustav Klimt 作品收藏最多的地方,他最富盛名的作品是這幅“吻”(下圖3), 你定會覺得在什麽地方見過。

漫步走過花壇、階梯、噴泉和雕像,沿著花園中的大道小道還有階梯,一路領略著遠處的風光就來到了下美景宮。

下美景宮(2)目前是國家博物館,與上美景宮的皇家藏品博物館對應。這裏曾經是親王曾經的住處(允許拍照), 隻可惜現在大多數的房間都空無擺設,親王一生都未婚未娶,似乎沒有繼承人...... 來到這間擺滿中式花瓶的金廳,不禁Wow出聲來,眼前金碧輝煌,鏡前還擺著中國舊時的漆器雕花櫃,做工精致,圖案精美,還有鑲嵌的金色配件。如此精美的漆器家具恐怕在現在的中國也不會有太多的機會見到了,而傳統上,這樣的櫃子曾是一些地區陪嫁的家什;許多大戶人家嫁女時就會打造嫁妝櫃,用來存放娘家陪送的枕頭棉被,嫁妝櫃大概就是這樣的,有時也可能是紅漆雕花。

(3)

這樣的櫃子是怎樣出現在這遠在歐洲的美景宮的,無從知曉,但17-18世紀表現異國情調的“ Chinoiserie”(中國風)曾席卷西方的宮廷,主要表現在工藝品,家用物品及室內裝飾上,伴隨了浪漫主義的巴洛克或洛可可風格的複興。到19世紀時,一些前衛的歐洲藝術家們更是從東方藝術中吸取養料靈感,打造出燦爛的東西結合的工藝美術品,流行在上層社會。

由此可見歐根親王美景宮裏的這間金廳並非偶然,而女王特蕾莎在美泉宮 Schonbunne的三間中國風房間也是讓人難忘,那兒不允許拍照,以下三張均來自網絡圖:

1. 藍色中國沙龍: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內閣會議廳,貼有中國牆紙,用了以黃色為底的花卉花籃圖案。至於為何稱為藍色沙龍,大概和那些藍色底的圖片有關吧。這間房的曆史意義非凡,1918 年 11 月 11 日這裏舉行的那場談判,導致了奧地利末代皇帝卡爾一世退位,12日奧地利共和國成立,美泉宮便不再是皇家的住所了。

2. 瓷房:瑪麗亞·特蕾莎的書房,因中國藍白色的青花瓷而得名。女王把中國風惟妙惟肖地融入了自己喜歡的洛可可風格中,房內雖無一件瓷器,但牆麵上的213塊法國藝術家的藍白水粉畫及鑲框都旨在模仿十八世紀備受推崇的中國青花瓷,而其中有很多都是女王特蕾莎和皇帝丈夫佛朗茨帶著孩子們一起裝貼上去的。這是一個“ Chinoiserie”與洛可可巧妙結合的例子。

3. 老漆房: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私人書房,1765年他突然去世後,特蕾莎將其改建成了紀念心愛丈夫房間,不過此後,女王就很少再來美泉宮了。牆壁裝飾是北京皇家的製造廠用昂貴的黑漆麵板打造的,深沉而富麗堂皇。

不由得感歎,如今維也納之所以有如此絢麗多彩的藝術遺產和文化環境,也是多虧了哈布斯堡曆代君主對美術和建築工藝的重視和喜愛。

瑪麗亞·特蕾莎女王的長子,約瑟夫二世 (Joseph II) 繼承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基業,他和他母親一樣熱衷於改革,其統治以開明專製著稱,是一個頗具民主思想的君主;可惜他的改革步子邁得過大,適得其反,在皇族內部遭到了激烈的反對,最終抱恨終天,但在民間他贏得了“開明皇帝”的稱號。

約瑟夫二世也是個非常喜愛音樂的帝王,精於演奏大提琴和古典鋼琴,還是不少藝術家的幕後讚助人,曾經幫助過莫紮特獲得音樂職位,執政期間積極參與過維也納歌劇院(下圖1.)的排演和管理,因而也有了“Musical King”的美名。

(1.)

(2)

(3)

音樂會期間不允許拍照,開幕前抓拍一張。

(4)

Karlskirche 教堂 (上圖2-4)被認為是維也納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綠色圓頂兩側的浮雕柱十分獨特,教堂內的華麗裝飾也讓人歎為觀止。這是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六世(特蕾莎之父)在位時承諾為瘟疫患者治療師 --- 紅衣主教 St. Karl 修建的。

維也納給人的印象是一座是典雅、整潔、有條有理的花園城市,可是這天在 Karlskirche前的水池裏,本該聖潔的地方,看到了大量漂浮著的垃圾,多到無法從鏡頭裏避開,這也成了此行維也納難忘的一麵。後來在教堂附近地鐵一旁的小公園裏,碰上了一個多是年輕人都街頭派對,路過的行人遊人也可以參加,素不相識,但在一起跟著打擊樂舞動,也是熱鬧非凡,分享的是快樂自由的時光 --- 這個周末奧地利徹底取消了口罩令。

夜晚時我們再次來到卡爾教堂,這時水池裏的垃圾已無蹤無影了,是隱藏到了水下,還是已被清除,沒去細究,唯見教堂的影子清晰地倒映在黑黢黢的水麵,美輪美奐。這一晚我們在教堂裏傾聽了莫紮特最具神秘色彩的作品《安魂曲》Requiem --- 傳說這是莫紮特生前受一位神秘人委托為一位逝者的靈魂安息而譜寫的,然而悲戚的樂章尚未寫完, 莫紮特就撒手人寰了。這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最讓他心力交瘁的作品。

從卡爾教堂出來時夜已經深了,步行回酒店的途中經過了國人口中常提到的“金色大廳”,是許多中國音樂人心中向往的演出殿堂,然而在維也納當地人的眼裏,它就是城中眾多傑出的音樂廳之一。其全稱是 Haus des Wiener Musikvereins “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 簡稱為Musikverein(下圖)。

維也納無愧於“音樂之都”的美譽,早在女王瑪麗亞特蕾莎開明的統治時期,各國的音樂家們和音樂愛好者們就雲集在了這裏,音樂從此在維也納永駐。1812年,“維也納音樂協會”成立,並開始在維也納組織音樂會,但初期Musikverein的音樂廳隻能容納700餘名觀眾。1863年,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Sisi之夫)批準了音樂廳的擴建,一大一小兩個,分別供交響樂(Symphony)和室內樂(Chamber music)的表演使用。

1870年1月6日新音樂廳落成啟用,頓時以其音響效果聞名,Musikverein 被認為是世界上三大最美最優秀的音樂廳之一,與Symphony Hall in Boston the Concertgebouw in Amsterdam 齊名,也因每年舉辦的新年音樂會全球轉播而為世人熟知。1937年室內樂演出小廳被命名為了“勃拉姆斯廳”。後來音樂廳的地下又擴建出四個有現代技術水平的小廳,用於排練和小型演出,如今音樂廳及其周邊是音樂愛好者們頻繁出沒的地方;當我們路過音樂廳一旁的酒吧/咖啡餐館的Terrasse時,隻見裏外熱鬧非凡,一個活色生香的世界。

白天,在維也納的大街上,常常能看到一些戴假發身穿紅色西裝背心紮著綁腿的音樂會門票推銷員,票價貴從上百歐元到幾個歐元不等;據說到了七八月的夏天,國家歌劇院的牆上還會安裝大屏幕,現場轉播時,眾多年輕人和遊人就會席地而坐觀賞;此外,維也納還有Volkstheater,Burgtheater等十多處戲院/劇院,在維也納,各個階層的人都能享受到音樂,都有機會得到藝術的熏陶,就像當年的特蕾莎女王時代,人人都能接受到教育一樣。

旅遊旺季前的六月,國家歌劇院隻有芭蕾演出,金色大廳也還沒開放,隻有勃拉姆斯小廳每周三舉辦一場音樂會,我們因選擇了同一天在卡爾教堂的莫紮特《安魂曲》的節目,無奈錯過了。好在離開維也納的前一晚,我們去了維也納另一座傑出的音樂廳 Kursalon (庫爾沙龍 ),欣賞到了具同等水平的音樂會 Mozart & Strauss Concert,在施特勞斯經典的樂曲聲中,觀賞了雙人華爾茲表演 。演出過程中沒有拍照,怕影響演出,通常隻在演出結束謝幕時抓拍一張。

庫爾沙龍位於維也納城市公園旁(網絡圖下 1.),它的首場音樂會是1868年由約翰施特勞斯和他的管弦樂隊開啟的,所以施特勞斯的小金像在公園裏可以找到。我們傍晚才趕到,隻拍了沙龍劇院等背麵(圖下2.)

(1.)

 (2.)

(3.)

到達維也納的第二天清早,先生被一個公司電話給占住了,我趁機一個人溜了出門;每到一個地方旅行,我總喜歡選一天早起一點,到外邊的街道上溜達。

清晨,維也納老城中行人車輛稀少,縱橫交錯的道路兩旁是風格協調的石砌建築 --- 羅馬式、巴羅克式、哥特式、新古典主義...... 但這座古城真正打動人的不隻是道上的鋪磚,石砌的大廈。

漫步在老店古鋪鱗次櫛比的街巷中,一塊“1516 Brewing Company”的門麵招牌鎖住了我的視線。這間自製啤酒的酒館誕生於16世紀初,是文藝複興時期,也正值哈布斯堡家族在維也納興旺發達的年代,距今已經五百多年了。打這間起,我開始仔細地觀察路過的每間鋪頭,不想一發不可收,從飲食咖啡店、服裝設計、酒店、理發店到傳統手工、室內裝潢,老店一間接一間(看視頻),動輒就是百年老店,因而感慨不已。

細想當今奧地利有些什麽響徹全球的名牌,真的不多,除了Swarovski施華洛世奇水晶,還有女士們喜愛的Wolford外,算我孤陋寡聞,似乎沒聽到更有名的。當全世界的人都在忙著打造新名牌時,奧地利人卻默默守望和耕耘著眾多的“遺產”,讓它們滿街都是。這座真實而偉大的曆史名城,帶著厚重的曆史積澱,無愧於“歐洲寶石箱”的稱號。

 

說到曆史遺產,就繞不過維也納城中那些活躍的Fiakers了。如今無論現代的維也納有多少新型的公交工具和設施,四輪馬車Fiaker總有它的一席之地,是維也納街頭活動著地遺產,即懷舊又迷人;讓來到維也納的遊客們躍躍欲試,不亦樂乎,也讓那些乘馬車去結婚或參加婚禮派對的年輕人們,羨煞旁人。

Fiaker的名稱實際上來自法文的 Fiacre,這種以出租方式營運的馬車,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巴黎,巴黎城中的聖馬丁街有一家叫“Hôtel de Saint Fiacre”的旅館,於1645年開始了一種馬車夫駕駛馬車在規定區域內按時接送客人的出租服務。出租馬車不久便風靡了歐洲的城市,隻不過如今在其它地方 Fiaker 都已被現代交通工具取代了,隻有維也納還保留了下來,連同這一古老的稱呼Fiaker。

現在歐洲其它城市偶爾也能遇見觀光的馬車招搖過市,但在維也納的搭乘馬車的感覺卻不大一樣。在霍夫堡宮們前我們搭上了一架紅色的馬車,由帶禮帽著正裝的馬車夫帶著我們在老城內轉悠了一圈(55歐元/20分鍾,如果滿意加10%的消費。這是最短的距離,還有更長的選項),坐在馬車裏的感覺很自在很自然,結果還上了癮,若不是時間安排不過來,可能還想再轉一圈。

那維也納城會不會是給人印象過於老式老套呢?在去郊區美泉宮的途中,我們坐在Hop up Hop off 的巴士頂上遊覽,有機會看到了維也納老城以外的部分城區,維也納比我想象的大很多,其實是很多麵的;它有二戰前後的低層樓房,也有21世紀的高大建築,維也納中央火車站令人印象深刻......說維也納是一個曆史與現代交融的繁華大都市,也許再恰當不過了。

從維也納回來後,滿腦子都是在維也納的所見所聞,喜歡上了這座城。它是一座值得慢慢品味的城,有機會一定會再去,因為那兒還有尚未嚐試過的咖啡館,沒看完的美術博物館,無暇停留歇會兒的青草地,還有沒來及看一眼的流淌著施特勞斯華爾茲音符的多瑙河...... 在這座“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生活,有做不完的有趣事。

當然了,倘若維也納靠海,有海鮮,靠山,可以滑雪,有更多的日照,有中國城...... 那就更完美了,可是它就不是維也納了!一座城的氣質和它的地理環境,氣候還有人種的多元狀況太有關了。一座車是否宜居的確因人而異,但是前提標準私以為應該是EHI提出的那五個方麵吧 ---- 穩定性、醫療保健、文化和環境、教育和基礎設施。

奧地利皇家餐具銀器收藏展館

 

 

 

 

Tips:

1. 遊覽維吸引各個人群,但更適合年青人或年輕的Couple,還有就是孩兒已經長大的老夫老妻,尤其是文藝青/老年:)。不然,孩子可能會感到枯燥無趣,帶小小孩的會比較辛苦,晚間外出聽音樂會也不方便。

2. 第一次去最好選在環路以內的住處,景點近在咫尺,太方便了。

3. Hop On Hop Off 有24/48/72小時有效的票,如果買24小時的,更適合在Ringstrass多次上下,多次使用。如果去郊外,大半天過去了,隻能用1-2次,不太值。

4. 維也納人大都可以講英文,在維也納會碰到許多有斯拉夫背景的當地人,也講英文,語言不是障礙。

5. 選在陽光充足的季節去維也納,景色會更漂亮!

 

 

©2022北歐風輕雨綿AllRightsReserved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維也納挺好看,充滿了中產階級的味道。沒有特別的貧窮,也沒有非常的奢華。宮殿裏養馬。感謝分享!!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7/2022 postreply 11:33:25

貴族氛圍還是很濃的。富但不顯擺,在市中心沒見有窮人,市郊就不清楚了。是的,霍夫斯堡有一支西班牙騎術學校。謝謝臨博留言!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02:44:48

有質量的好文章,讚! -南半球- 給 南半球 發送悄悄話 南半球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7/2022 postreply 22:43:12

謝謝讀博,很高興能分享!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02:46:43

在維也納一星期,很喜歡這裏的文化氣息,到了維也納才知道,叫花子都能彈個小調。 -老朽- 給 老朽 發送悄悄話 老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02:07:14

是的,一座非常文藝的城市,音樂是特色,謝謝分享! -北歐風輕雨綿- 給 北歐風輕雨綿 發送悄悄話 北歐風輕雨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02:48:26

咱們壇裏的顧大俠,他特別喜歡維也納。我們自己德係的就覺得一般了。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8/2022 postreply 13:46: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