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1)北美二師兄、靜兒

埃及 (???????? ???????????),一直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地方。小時候讀過不少有關埃及的書籍,多為描述上世紀前葉西方殖民下的北非人的生活。常常越讀越覺得神秘不可思議。
1978年,由偵探懸疑大師阿加薩克利斯蒂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在中國公映,一時間萬人空巷,撲朔迷離的情節間接地使古老的尼羅河披上了更加神秘的麵紗。
前年三月,從田納西的南許維尓經紐約JFK機場至埃及開羅,首次踏上北非大地。
埃及是非州大國,去年2月人口統計為一億。GDP總額為世界第23,人均GDP第92。
但是談到埃及,現代史實在乏善可陳。而獨立於世界文明發源地巔峰的,則與現代埃及毫無關係。
作為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古埃及(另三位是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以及古印度和最年輕的古華夏文化),漫長的尼羅河養育了7千年前的神奇的文化。兒時的疑問“如此熣燦的文明為什麽在近、現代埃及萎縮至斯”,因這次遊曆而解:古埃及文明從來沒有遺傳下來,它在約四千年前被摧毀,從此一蹶不振,淪為非州的普通阿拉伯國家之一
開羅國際機場一隅,以英文和阿拉伯文為示

距機場40分鍾車程的下榻酒店,跟世界各地四星酒店毫無二致,甚至看不出來有什麽阿拉伯風格

盡管接近市中心,出旅館左轉幾條街外立即呈現雜亂,仿佛完全沒有領到旅遊城市的紅利

破舊的汽車與行人在並不寬暢的路上擠出自己的位置,交通規則似乎從來不曾存在

就像所有第三世界開發中的城市,破敗的廢墟襯托出背後精致的現代建築

傍晚,坐在尼羅河的遊船上,望見的開羅則與許多大城市並無二致(近二千萬人口),高樓櫛比,華燈映夜

遊船離城區稍遠,便是一派夕陽下的神秘。熱帶植物在淫紅的落日下襯托出現代風格的高樓。

傍晚時分,從酒店陽台上俯瞰尼羅河畔的開羅,車水馬龍

深夜,河畔的開羅依舊車流不息

一直以為阿拉伯都市的深夜是寂靜無聲的,卻原來也是人流不息,生命的原動力處處悸動

開羅的民居大多不封頂。據說房地產稅非常貴。但是正在建造的半成品房屋的稅極低。因此聰明的開羅人建了私房後久久不封頂,以至於有的一家三代幾十年層層往上造房,卻留著頂層無頂朝天

吉薩大金字塔 (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建於~4500年以前,矗立在尼羅河西岸,冷眼俯視著北非大地,為古時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這是一個兒時無比向往的地方,與後麵將要看到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麵像,以及一周多以後去的摩洛哥的撒哈拉大沙漠一起,對沉浸於神話中的不諳世事的小男孩具有無比的吸引力。
吉薩是一組三個金字塔群。最大的一個叫胡夫金字塔(Pyramid of Khufu)。
胡夫在古埃及極具盛名,是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在位時間無法確知,但是在50-63年之間。金字塔被法老作為過世後的靈寢,建造規模的輝宏和難度是四、五千年後的今天很難想象的。
胡夫金字塔在建成後的近四千年內都是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築。它由230萬塊巨石壘成。每塊石頭的重量在幾噸到80噸之間,總重達近600萬噸。
巨石是玄武岩和大理石的混合,塔內中空,築有幾室。其假想的搭建過程讓現代人歎為觀止。據說建塔凡二十年,即一日不停也得每天搭八百多噸石頭,還不能返工。

胡夫金字塔的設計建造極其精密。高為146.59米,底邊長240.37米。逐漸傾斜往上搭建,計算得絲毫不差。
據研究,那些沉重巨大的石塊有很大一部分從800多公裏外的阿斯旺採集,從尼羅河溯北運自開羅。這中間的搬運卸載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說明四千五百年前古埃及的內河航運和船舶製造已經相當具有規模了。史載的鐵器時代多為史前1400-1500年前,即距今三千多年前 (中國華夏記載的鐵器時代當為史前1400年的商朝,即~3600年前),但是古埃及人卻在距今4500年前便可以大規模使用金屬工具開山製船了。

為古埃及人的大規模採石運輸慨歎是一回事,更讓人驚歎的是他們的計算能力和建築工程技術。
出行之前坐下來粗研了一下金字塔的外觀設計,越學越覺得博大精深,是我這個學醫的腦子無法理解的: 胡夫金字塔內中空,建有寬大的法老墓室,王後墓室和寬暢的主墓道。塔底正方,往上凡四麵等邊三角體,每一麵又中凹而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因此嚴格來說這是一個八麵直角錐體。問題是,越往上砌放巨石難度越大,對精密度的要求越高,尤其趨近頂端時的難度簡直不可想像。問題是,沒有電腦和精密儀器,沒有起重機械,沒有現代粘合材料,能造出如此宏偉的建築,古埃及人的文明究竟達到了什麽樣的高度?當然,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為什麽現代埃及人如此落後!
迄今為止,人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這樣的宏偉工程當初的埃及人是怎麽做成的,而且做了138個,當然沒有一個超過胡夫金字塔。


塔尖被數千年的風沙剝落,但主體依然完整

可以攀援幾層石階

看著這些巨石,想象四、五千年前人們揮汗如雨,在烈日下搬運築建,且不允許犯一絲計算錯誤的工程,不禁令人思之神往

人站在塔基,甚是渺小

妹子騎著駱駝

歲月將無數的悲歡離合鑿刻在這位老人的臉上,仿佛千百年前古埃及的文明盡皆深藏在那些皺紋之中

有一點小事希望大家注意:走過的這許多國家,埃及人(準確的說是開羅人)要小費的本事天下無雙。他們會跟你說免費坐他的駱駝拍照,熱心地幫你挑好角度,拍完了讓你付小費,“你不是說不要錢的嗎?”“是啊,我不需要,可我的可憐的駱駝一直讓人騎,需要食料和治療關節疼痛的錢”,“這不就是要收費嗎,早說了不行嗎?”“我不收費,這是給我的駱駝的”。給了5美元,說這還不夠“那可憐的駱駝吃一頓”。給了10元,人家高高興興地去找下一個遊客,告訴人家 “絕對免費騎駱駝,用舉世無雙的胡夫金字塔做背景”了。
有時候會有個把比較強悍的當地人跟著我們硬要讓我們試一試他的健駝,還會說幾句簡單的中文“你好”、“我愛中國”等,直到跟團的保安人員來解圍。有一次看到保安撩開西裝下擺,露出皮帶上的手槍套子才讓人家離開。
由於我幫人與當地導遊協調了一些細節問題,保安就一直在身邊亦步亦趨。傍晚回酒店前保安突然問我有孩子嗎,回答有兩個女兒,他說他家裏有三個女兒,一個要供大學,很不容易。這種事察言觀色便可,便抽了兩張20美元給他,眼看著他歡天喜地而去,倒是心生側隱,怪自己太過慳吝, 該多給他幾張20元。
事後發現,此人對有些團友並不友好,譬如把硬纏著一位西雅圖的我們戲稱為“006”的朋友強行兜售圍巾的當地人推開,但是轉身又對她說得用$15幫她去買圍巾。結果一塊$5的圍巾經保安的手成了$15。

塔前,一位騎者從不遠處揮鞭而至,禁不住舉起手機連拍了幾張。到跟前這位勇士翻身而下,煞是好看,卻伸出不拿鞭子的手要小費,說這一趟飛奔是為我而做的。苦笑之下,給了一張 $5。勇士謝畢,又去尋找別的遊客顯示他的精湛武功了。

斯芬克司(Great Sphinx of Giza), 中文又稱獅身人麵像,當年承受了多少童年時的向往和憧憬!
希臘神話中,斯芬克司坐在城外的懸崖邊,攔住路人,問一個問題:“什麽動物早晨用4條腿,中午用2條腿,晚上用3條腿走路?”凡是答不出來的就被它吃掉,答出來的便讓進城。
(答案是“人”:嬰兒、成人和老人)。
據埃及學家研究,斯芬克司的建造大約在距今4500-4600年前,但是也有人根據水痕侵蝕的年輪推算距今7000-12000年前。
這個龐然大物坐落在尼羅河西岸,麵東,在吉薩金字塔的東南麵。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物之一,高66尺(20米),長240尺(73米),據傳由一塊單一石料雕刻而成,以100工匠,凡三年,用石錘和銅鑿完成。



紅金字塔,為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魯之陵墓,高107米,傾斜度43度,建於距今4700-4800年前,據載經10-17年完成,是少數向外界有限開放的金字塔之一。當年完工時它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之一


遊客可以攀爬台階來進入金字塔位於北邊的入口。入口通道高度為4英尺(1.2公尺),寬3英尺(0.91公尺),傾斜角度是27°,長度為200英尺(61公尺)。進入時弓著腰,有一點難度。



傍晚,在一個麵對金字塔的歺館,一位侍者教我們把手機擱在大理石護手上,用折光拍攝遠處巨大的古老建築,便似在水中拍攝金字塔一般

夕陽下,那個幽黑的龐然大物向古老的大地播撒著神秘和無邊的探求


今晚,將坐臥鋪列車從開羅到阿斯旺。早先聽說當晚火車站關閉,因為據報有非法武裝人員籌劃同時攻擊幾個開羅的交通樞紐,最後列車延誤了4個小時,還是啟程南下了。那據說是“豪華旅遊觀光列車”,雖然全部艙位為上下鋪雙人車廂,卻是絞盡本來就不多的腦汁也無法想象如何跟“豪華”兩字有關聯。下層白天是沙發,晚上拉開是床,鋪床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破舊的鐵木結構不諧調地發出咣鐺聲,床的窄小程度比當年插隊時睡的0.9米寬的竹榻更甚,不禁感歎如果此刻躺著的是300磅的老外該是怎樣一個景像!
在床架和門窗的憂愁的低吟淺唱中,人漸漸入睡,夢中大概會再次見到大漠風沙中站立了幾千年的古金字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