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時刊登於“藝術世界奇幻漂流”公眾號
聖誕節的由來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 也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聖經上其實並沒有明確記載耶穌降生的日子, 有些曆史學家考證出耶穌誕生的日子是9月11日,事實上, 聖誕節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係。
農神節是羅馬人祭奠他們自己的農神薩圖爾努斯(拉丁語:Saturnus,又譯作薩圖爾Saturn)的節日。薩圖爾努斯是羅馬最古老的神祇之一,但從前3世紀開始,他與希臘神話中的克羅諾斯混同。
克羅諾斯是天空之神烏拉諾斯和大地女神蓋亞的最小的兒子。這可是個超級狠角色。傳說中,克洛諾斯他媽蓋亞誘使克洛諾斯用一把大鐮刀閹割了自己的父親烏拉諾斯,從而使得天空與大地得到了分離。他把割下來的老爹的JJ隨手扔進了大海。浪花翻滾中,一個大美女腳踩一個大貝殼冉冉升起- JJ變成了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 也就是維納斯。
所以說鐮刀斧頭不但可以用來推翻沙皇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 還可以用來切JJ創造人世間最美麗的女神。大神克洛諾斯的故事還沒有完結~他夥同他老爹的JJ幻化成的阿佛洛狄忒也就是維納斯,還有他的親妹妹瑞亞生了許多兒女, 但是又把他們一個一個吞進了肚子裏。然而他漏網了一個叫宙斯的,並最終被宙斯幹掉了...宙斯的兄弟姐妹們也被從克洛諾斯的肚子裏解救了出來...後麵還有100章三十萬字~總之希臘神話永遠是燒腦加狗血, 如果有興趣請自學。
紀念這樣一位大神的農神節注定是個很奇葩的活動。這個節日在每年的12月17日至12月24日間召開,是年度裏麵最歡快的節日。
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記載:“在農神節期間,一切工作與商業交易都暫停了,而奴隸也被給與短暫的自由作他們想做的事情。而一些傳統的道德規範也被放寬,人們也可以自由的交換節日禮物。”
農神節期間,人間的魔鬼被釋放出來,不受限製享受狂狼的生活。在這一周裏,古羅馬的法庭關門,羅馬法規定,在此期間破壞財物或傷人者可不受法律懲罰。每年,古羅馬權貴要從“羅馬人民的敵人”中選出一人來代表“暴政之王”,這是節日狂歡的開始。每一個社區還要選出一名受害者,他將這一周裏被迫享受各種美食和肉體的歡愉。到12月25日就是這場狂歡的終結,古羅馬權貴認為,隻要殘忍地殺死這名無辜的“人民公敵”,就能毀滅黑暗勢力。活人獻祭,大規模酗酒,唱著歌裸體串門,隨意發生性行為,吃人形餅幹(今天,英國和德國烘培坊裏還會在聖誕季裏推出這樣的餅幹),農神節實質上是一場無法無天的狂歡。
公元4世紀,基督教為了吸引大批異教徒,引入了農神節。基督教領袖承諾異教徒,改宗基督教後仍可慶祝農神節,因爾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異教徒皈依基督教。但農神節根本與基督教格格不入。基督教領袖找到了個辦法,就是將農神節的最後一天,12月25日,改稱為耶穌的生日。
然而,基督徒們卻幾乎沒能改造農神節的內容。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曆史教授斯提芬·尼森鮑姆寫道:“通過將救世主誕辰定在這個喜聞樂見的日子,教會既然已確保了當日會有大規模慶祝儀式,也就默許了人們或多或少按照舊時傳統來慶祝這個節日。”早期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包括喝酒、縱欲、在街上裸體唱歌(如今的聖誕頌歌就是這麽演化來的)。波士頓的牧師馬特於1687年記錄了自己的觀察:“早期的基督教徒雖在12月25日這天紀念耶穌誕辰,但他們並不認為基督出生於12月,而是因為古羅馬異教徒的農神節正好在12月,異教節日脫胎換骨成為基督教節日,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事。”因為聖誕節的異教根源,清教徒一度禁止慶祝聖誕節。在17世紀, 慶祝聖誕節在馬薩諸塞州是犯法的。但是大多數基督教徒還是過這個節日,並將這個傳統延續至今。
聖誕樹來自於農神節的豐收樹。德國傳教士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後來,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基督。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鬥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曆還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聖誕。
互送禮物的習俗也和農神節有關。在基督教產生之前,古羅馬皇帝強迫最受蔑視的公民在農神節和元旦期間進獻貢品和禮物。後來,這個儀式擴大成為平民之間互贈禮物的習俗。
聖誕老人的前世今生
現代的聖誕老人的原型被認為是起源米拉的好心主教聖尼古拉。 公元270年,聖尼古拉出生於土耳其西南部沿海的潘特拉一個富裕的家庭, 但是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給他留下了萬貫家財。聖尼古拉據說從小就立誌於獻身基督教, 樂善好施散盡家財善名遠揚。聖尼古拉經常悄悄給村子裏的窮人送去禮物和錢財。據傳當地有三個窮苦的女孩,由於沒有嫁妝,她們無法和自己的未婚夫結婚。當女孩們在睡覺時,聖尼古拉在夜晚來到她們的窗外,把金幣投進正在烘烤的襪子裏。這正是聖誕老人把禮物放進襪子傳統的由來。他最終成了米拉地區的主教。他死於公元345年12月6日。後人為了紀念他,把每年的12月6日定為聖尼古拉節,到今天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慶祝這個節日。
聖尼古拉所處的時代, 是基督教從被迫害壓製轉變成為羅馬國教的大變革時代。聖尼古拉堅定的信仰使他早年受到了折磨, 也為他日後擔當主教贏得了教徒的愛戴。他是第一次尼西亞會議上最資深的主教之一,《新約》正是那場會議的產物。
公元1087年,一批崇拜聖尼古拉的水手將他的遺骨從土耳其運至意大利巴裏市。今天, 世界上有超過兩千座聖尼古拉教堂。芝加哥地區也有幾座, 最有名的是St Nicholas Ukrainian Catholic Cathedral。
對聖尼古拉的崇拜往北傳播,逐漸為日耳曼和凱爾特異教徒們所接受。這些異教徒原本崇拜主神奧丁統率的眾神。奧丁有著長長的白胡子,他每年秋天都會騎一匹白馬在晚間穿過天堂。當聖尼古拉與奧丁合體後,他褪去了小亞細亞土耳其的地中海味道,留起了長長的白胡子, 也穿上了厚重的冬裝。聖尼古拉還從奧丁那裏合體了鑽煙囪的本事 - 傳說中奧丁才是鑽煙囪的發明者, 後來也被了聖誕老人注冊了專利。
為了讓北歐的異教徒們皈依基督教,天主教教會利用他們對聖尼古拉的崇拜,向他們灌輸聖尼古拉分發禮物的時間是12月25日而不是聖尼古拉節的日子12月6日 。
聖尼古拉的荷蘭語名字Santa Claus逐漸成為了聖誕老人的大名。美國印第安納州還有一個叫Santa Claus的小鎮。
然而, 雖然有了大胡子和學會了鑽煙囪,在公元17世紀的歐洲一些地區出現的聖誕老人形象和現在我們熟悉的那個紅衣紅帽的聖誕老人還是相去甚遠。他老人家那時候是身穿著一身綠衣裳的,尤其是聖誕老人頭頂上,還戴著一頂綠油油的帽子。究其原因,聖誕節時分正處於冬季,在歐洲人們在寒冷的日子裏更願意用綠色植物來裝點家裏。這種在寒冬中對綠色的崇尚,導致歐洲曆史上的聖誕老人更頻繁穿著綠衣綠帽,就在於人們深知綠色對於冬季的寶貴,綠色象征著自然的魔力,聖誕老人帶給大家的必然是綠色。聖誕老人的坐騎也比較隨意,各種鹿,還有馬和驢, 就差個賬本了。
聖誕老人最終的形象完成還是在19-20世紀的美國。克萊門特•穆爾(Clement Moore)的名詩《聖古拉斯的來訪》(A Visit from St. Nicholas)中,將聖誕老人的馴鹿和節日聯係了起來,這首詩現在也被稱為《聖誕節前夜》(Twas 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穆爾在1822年寫了關於聖誕老人和八隻馴鹿的故事。從那以後, 聖誕老人的拉車神獸就固定是馴鹿了。
後來到了20世紀3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利用聖誕老人搞起了自己的年底促銷攻勢。1931年,可口可樂公司與瑞典商業藝術家漢斯•鬆德布盧姆簽約,讓其創造一個喝可樂的聖誕老人形象。漢斯以他的朋友羅·普蘭蒂斯為創作原型,因為他長了一張快活的胖圓臉。可口可樂公司堅持,聖誕老人皮毛大衣的顏色必須是明亮的可口可樂紅。聖誕老人最終定型照就這樣誕生了。如果那時候對聖誕老人下手的是百事可樂, 今天的聖誕老人很有可能就是藍色的。
作為名人,聖誕老人的笑聲都被做了標準化處理:Ho, Ho, Ho......吼~吼~吼。 然後聖誕老人按照群眾要求找了個聖誕奶奶, 在北極建立了自己的禮品分裝工廠,聖誕夜還有衛星追蹤聖誕老人禮物發放情況...
盡管聖誕節有這麽多的曆史,但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將它過成了一個歡樂的節日。而聖誕老人,他是起源於樂善好施的聖尼古拉主教,還是奧丁大神或者是可口可樂的銷售代表這並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 他永遠能給孩子們帶來希望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