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原來的旅遊計劃是參觀位於約旦的傑拉什古城,不巧趕上約旦王室有人前往傑拉什,道路封鎖,不得不臨時改地,前往位於以色列的貝特謝安(Beit Shean)古城。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在以色列的統治持續了很長時間,因此留下了很多古羅馬的遺跡。其中保存比較好又兼具氣勢的古城,第一可能是凱撒利亞(Casearea),第二就應該算是貝特謝安了。貝特謝安位於耶斯列山穀和約旦河穀相交處,在古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圖1、俯瞰古城的全貌
在古城後麵有一座小山,登上小山可俯瞰整個城市的全貌。山上還有古代的軍事工事,用於設防保護這座城市。古城規模很大,約有400畝,建於公元前5000年,擁有以色列最大規模和最豐富的羅馬時代遺跡,擁有悠久的曆史和傳說,高峰時期人口曾達3-4萬人。遺憾的是在公元749年的大地震中整座城市被徹底摧毀。
圖2、古城的複原模型
來到這裏你可以全麵了解羅馬帝國時代的繁華,建築技術的發展,藝術的精湛和城市設計的全麵布局的合理;可以了解那個時代的市民是怎樣生活、工作和購物。古城有四條大街,將城區分成幾大區域。這座前羅馬大都市擁有30,000至40,000名居民。
圖3、目前已經開發出來的遺址導覽圖
目前已經開發出來的遺址有羅馬劇院、西羅馬浴室、Palladius街、半圓形的廣場、羅馬神廟、公共噴泉的遺跡、中央紀念碑、西爾韋納斯街(decumanus)、大教堂(集市)、山穀街道、東羅馬浴室、公廁、神聖之地等。
圖4、遠處白屋頂是羅馬公共浴室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規模龐大的羅馬公共浴室。這是古代城鎮公共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麵積大,結構複雜,有帶廊柱的入室廣場,大門裝飾得富麗堂皇,有換衣間、休息室、豪華私人專屬區域,以至鍋爐間和蒸汽間。
圖5、身後是被門廊環繞的浴室庭院
2000多年前,羅馬人的生活就已經非常現代了。大型澡堂建於公元4世紀末,在整個拜占庭時期都在使用。 它長100米,寬90米。 一進浴室大門,裏麵有一個被門廊環繞的庭院,這是進行體育鍛煉的地方。
圖6、卡通畫介紹古羅馬人洗浴的程序
浴室內有八個大廳和四個開放式浴池,周圍是柱子。古羅馬人洗澡還挺講究的,浴室遺址貼有卡通畫,介紹古羅馬人洗浴的程序:在洗澡之前你可能先去門廊環繞的庭院做熱身運動,例如摔跤或舉重,渾身充分出汗。
圖7、出土的掏耳勺等美容用品
1700年前的羅馬人就懂得享受。鍛煉後進入環繞庭院的小屋,這裏有訓練有素的按摩師,幫你按摩,使肌肉放鬆;或者進入美容室小屋,理發師給你理發,剪指甲,掏耳屎等。
圖8、高溫浴室兼桑拿室
然後進入高溫浴室兼桑拿室,高溫促使你渾身冒汗,就像馬拉鬆運動員一樣。那個時代肥皂尚未發明,侍者會在你的身體上塗油,然後用一根叫做strigi的刮身板將油帶身上的汙垢刮掉。
圖9、高溫浴室解說圖
浴室建築裏最令人驚歎的是高溫浴室,這裏的解說圖展示了房間加熱的設施。巨大的鍋爐房位於高溫浴室外,一方麵為浴室提供熱水,一方麵提供高溫氣體。下麵林立的磚垛一方麵支撐著桑拿房的地板,一方麵磚垛之間的空隙成為熱空氣流動的場所,類似當今的地熱采暖係統。
圖10、卡通畫介紹最後的程序
從高溫浴室出來,進入溫暖房間放鬆。最後或是衝個冷水澡,或是去遊泳池遊上兩圈,(很難想象當時的人們就知道冷水能收縮毛孔),最後躺在泳池畔喝酒聊天,放鬆身心。
圖11、大廳大部分都鋪有馬賽克或彩色大理石瓷磚
浴室的大廳大部分都鋪有馬賽克或彩色大理石瓷磚。 古羅馬除了豐富的物質生活,還講究精神生活。在澡堂的中央大廳,還會有學者主持講座或者座談會,使那些身體洗幹淨了的人,繼續靈魂的洗滌。有信仰的往往學習都很自覺,不像在國內學習,往往需要領導督促,有關部門檢查考核。
圖12、羅馬露天劇場
接著參觀的是建於公元2世紀、可容納7000名觀眾的龐大羅馬露天劇場。劇場背靠小山坡而建,座位分成三大部分,下區座椅有23排,完整存活。 在劇院外麵,周圍發現了一排柱墩,顯然是從外麵支撐著劇院周圍的圓頂。
圖13、從看台看舞台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於1921年至1933年對古代貝特謝安進行了挖掘。 發現了埃及時期的遺物,其中大部分現在都在耶路撒冷的洛克菲勒博物館展出。 有些是在費城 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 該遺址的挖掘工作於1983年由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恢複,然後在Amihai Mazar的指導下於1989年至1996年再次開始。
圖14、舞台的一角
舞台後麵的牆壁當時達到21米的高度,即座位最後一排的高度相同。據考古學家猜測,舞台兼競技場,四周高圍牆可能是防止奴隸或者野獸跳上看台襲擊觀眾的。舞台則設計得十分豪華,包括有多根廊柱裝飾,羅馬劇院的聲音效果也非常好,在舞台中心唱歌說話,不用擴音,所有座位都可以聽得十分清楚。
圖15、看台
劇場看台為半圓型,分三層,目前遊客能看到隻有保存較完好的第一層14排座位。羅馬帝國等級分明,坐在最靠近舞台貴賓席上的是貴族,普通老百姓坐第一層看台,奴隸則被安排坐在第二層看台,第三層坐的才是婦女。可以想象在當時婦女的地位有多低下。正是在這個劇場,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還曾經舉辦過一次國慶音樂會。
圖16、劇院的人口
劇院的人口處的建築大多已經毀掉。別看現在如此破敗,當時可是無比奢華的。猶太智慧法典《塔木德》裏曾這樣描寫貝特謝安:“如果上帝的伊甸園在以色列,那麽它的大門即是貝特謝安。”
圖17、Palladius大街
150米長的鋪有玄武岩石板Palladius大街顯得寬闊筆直,大街起始於露天劇院,直抵山腳,沿街排列著整齊的廊柱,高大雄偉。街道的左邊有西澡堂和Sigma廣場,馬路右邊有劇院和集市,可以相象當年的繁華。
圖18、門廊的地板覆蓋著馬賽克圖案
街道兩邊有門廊,我們看到的柱子就是支撐門廊的。在街道西北側,有一個帶頂棚的庭院,通向一排商店。 門廊的地板覆蓋著馬賽克圖案,在馬賽克中發現了專門的銘文,講述了羅馬總督Palladius在任期內建造門廊的決定。 因此這條街被命名為Palladius。
圖19、西格瑪廣場
西格瑪(Sigma)是西側的半圓形廣場。廣場的形狀讓人聯想到希臘字母西格瑪的形狀。西格瑪是商業和娛樂的中心。根據那裏發現的銘文,它是在Palaosina Secunda省總督Theosobius的兒子Theosobius時期建造的(根據Scythopolis的曆法,公元507年,在570年)。在西格瑪周圍建造了12個房間或商店。
圖20、幸運女神堤喀(Tyche)的圖案
在其中一個房間的馬賽克的中心是一個包含城市幸運女神堤喀(Tyche)的圖案。堤喀的形象是舵,也是方向舵,代表她掌控著人們的生命方向。在古老的藝術中,她手中所持的“豐饒之角”是豐盛的象征,當時的人們認為每一座城市都擁有一個保護該城市的堤喀。
圖21、市集廣場
市集廣場位於城市的中心,建於拜占庭時期,是一個被門廊包圍的開放市場。 在集市上有四排21家商店,後麵有貯藏室,其間有兩條車道。
圖22、羅馬神廟
在熱鬧的交叉口,屹立壯觀的半圓形羅馬神殿,建於公元2世紀,在8世紀的地震中也被摧毀。 寺廟外立麵朝向西北,並有一個入口大廳,前麵有四根巨大的柱子,高9.5米,每塊重25噸,用整塊石頭雕刻而成。 柱頭是大科林斯柱式,支撐著一座山形牆。 山形牆顯然高達14米,並有一段寬闊的樓梯通向它。 在749年的地震中,支柱和山牆坍塌了,現在仍然躺在地上。
圖23、nymphaeum公共噴泉遺跡
nymphaeum 是一個裝飾精美的公共噴泉遺跡,建於公元400年左右,挖掘出來的碑文提到了nymphaeum的建設,說是在重建。 較早的nymphaeum建於公元2世紀。 nymphaeum的建築裝飾是該國最好的建築之一,它的高度比街道高13米。水從前室的管道流入前麵的淺水池。 這種結構在749年的地震中崩潰。
圖24、中央紀念碑的梯形基座
中央紀念碑在市中心的街道交叉處的一個鋪砌的廣場上,是一座輝煌的柱狀紀念碑。 基地由玄武岩製成,紀念碑矗立在梯形基座上。 在基地腳下的岩石中發現了許多大理石碎片,表明梯形基座上部裝飾了華麗大理石拱門。
圖25、西爾瓦努斯街
西爾韋納斯街( Silvanus Street) 是一條玄武岩鋪成的街道,從中央紀念碑向東南方向延伸。 在西南側街道上有一層厚厚的玄武岩牆,前麵是由柱子和拱門支撐的門廊,後麵設有帶圓頂屋頂的小商店。 749年的地震中,這條街的柱子本來都倒了,考古人員幫它們立起來。在那裏找到的一個銘文,提到了一個Sylvanthopolis的律師Sylvanus,他參與了大廳的建設。
圖26、長的觀賞池塘
在門廊的前麵,與街道平行有一個長的觀賞池塘(長487米,深70厘米)。 在拜占庭時期公元6世紀初,在池塘上建造了一個新的大廳。 在倭馬亞時期,大廳被廢棄了,在那裏建造了18家商店。
圖27、東羅馬浴室
東羅馬浴室 是另一個大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在西爾韋納斯街和羅馬劇院之間。一個不大的城市有兩座宏偉的浴室,足見洗浴在羅馬時代是一種最高的享受。聖經中耶穌曾經做了一個浪子回家的比喻,有一個小兒子離開了父親,在外麵奢華宴樂,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耶穌當時說的奢華宴樂的地方,公認就是該城。
圖28、公共廁所
導遊最為得意的是向我們介紹公共廁所建築。東浴室南部是廁所。 該建築有一個馬賽克鋪成的庭院,四周是柱子,三麵都有門廊。 長的大理石底座靠在門廊牆上,創造了57個馬桶座。 在座位下麵是水流過的汙水通道,將廢物運送到市政排水係統。
圖29、體驗
坐在2000年前的馬桶坐上,望著前麵漂亮的羅馬柱,看著美麗的庭院,想象著下麵流動的泉水,設想著耳邊飄來美麗的音樂。即使當今中國的公共廁所,又能有幾座達到如此的水平!再暢想一下,如果古羅馬時代能夠和平地發展到今天,那麽世界將會變成什麽樣!
圖30、神聖之地
神聖之地 (Sacred Compound)緊靠羅馬劇場,是一個由寺廟、祭壇和噴水池等建築組成的宗教建築群。聖經中記載貝特謝安比較有名的故事是,公元前11世紀,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山受到非利士人襲擊,掃羅王(古以色列的國王)和他的兒子約拿單戰死,非利士人曾把掃羅的屍體釘在貝特謝安(在聖經中被翻譯為伯珊)城牆上。後來大衛王(掃羅王的女婿)攻取了貝特謝安。所羅門(大衛王的兒子)時期,貝特謝安已是一個重要的行政中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