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馬尼亞五日遊流水帳(下)

塔斯馬尼亞五日遊流水帳(下)

第四天 霍巴特-裏奇蒙(Richmond)-霍巴特

裏奇蒙在霍巴特東北二十五公裏處,是個九百人的旅遊小鎮。鎮上除了完好地保留著的許多殖民地時代的砂岩樓房以外,還有兩大名勝:聖約翰天主教教堂和石橋。

裏奇蒙一:聖約翰天主教教堂,建於1823年,為全澳最古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

裏奇蒙二:全澳最古老、跨度最大的石橋,建於1826年。

裏奇蒙三:集市上的蔬菜攤。

霍巴特是僅遲於悉尼建立的首府城市。從1803年起,殖民者就來到了這一帶。位於德文特(Derwent)河的出海口,霍巴特在很長的時間裏是南大洋(Southern Ocean)鯨魚和海豹業交易的中心,同時順勢發展成了造船中心。如今的主要經濟有海上運輸、製造、旅遊和釀酒等。

盡管隻在星期六開張,莎拉曼卡集市(Salamanca Market)卻是霍巴特的第一號旅遊景點,據統計,每個星期六都會有二萬五千~四萬遊客光顧它的三百多個攤位。

這個集市初創於1971年,最早隻有六個攤位。

霍巴特莎拉曼卡集市一:世上最漂亮的肥皂。

霍巴特莎拉曼卡集市二: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果子餅。

霍巴特莎拉曼卡集市三:學過中文的歪果仁顯擺他的學習成果。不過我被“高飯”難住了,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霍巴特莎拉曼卡集市四:助興的蘇格蘭風笛。

霍巴特莎拉曼卡集市五:吞劍的好漢。

莎拉曼卡集市旁的聖大衛公園(St Davids Park)。

莎拉曼卡集市的對麵就是霍巴特港。那是個水深在世界上位居第二的自然港,每年夏季有四五十艘遠洋遊輪造訪此地。港口設施完全建在填海而成的地麵上。

霍巴特港。

初創於1824年,卡斯卡德啤酒廠(Cascade Brewery)是澳大利亞運營時間最久的啤酒廠,其部分產品僅在塔斯馬尼亞銷售。

卡斯卡德啤酒廠。這裏現在也是個旅遊點。

卡斯卡德啤酒廠花園裏的魯冰花。許多霍巴特人選擇在這個漂亮的花園裏舉行婚禮。

霧中的惠靈頓山頂。位於市中心西二十二公裏處,惠靈頓山高一千二百七十一米。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裏,從這裏可以一覽無餘地俯瞰霍巴特全城和德文特河口。

第五天 霍巴特-亞瑟港(Port Arthur)-塔斯曼(Tasman)國家公園-霍巴特

亞瑟港(Port Arthur)是塔斯曼半島南端的小鎮,在霍巴特東南九十七公裏處。1830年時,那裏是個伐木場。1833年起成為監獄,主要關押重犯、到澳大利亞以後陋習不改的流放犯以及其他監獄的搗蛋分子。因為三麵環海,而北麵與大陸相通的那端最窄的路段隻有三十米寬,非常容易控製,所以號稱跟美國舊金山的惡魔島(Alcatraz Island)一樣銅牆鐵壁無從遁逃。

不過事實上至少有過三個犯人成功地從那裏逃走。

另外有個叫亨特(Hunt)的家夥曾企圖披著袋鼠皮跳出那個關卡。不料站崗的士兵正巧有幾天沒沾腥了,看見一隻袋鼠朝他們的方向蹦過來,就端起了槍。亨特一看不妙,趕緊甩掉袋鼠皮舉手投降。作為懲罰,他挨了一百五十下鞭子。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英國掀起了一陣子監獄改革。當局認識到一味鞭笞體罰無助於犯人改惡從善,他們想試試精神感召和物質刺激的雙管齊下。於是亞瑟港監獄就成了改革的模範監獄。管理者的措施一是每個星期天讓所有犯人都上教堂做彌撒以接受上帝的親切教誨;二是用食物作為獎懲手段,如表現好就獎勵茶、糖、煙草等,表現不好的隻給麵包和水。

囚犯們的活有各種各樣,如上山伐木、造船、築房、打鐵、製磚、做鞋等等。

我不知道那裏勞動改造的結果如何。

亞瑟港監獄還有個隔離區域專門關押小至九歲的少年犯。

在最高峰時期,亞瑟港監獄關了三千五百人。

監獄在1877年關閉。事後當局曾嚐試拍賣建築卻由於名聲太臭而無人問津。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流放罪犯”聽起來漸漸變得不那麽可惡可怕可恨了,反倒帶上了一種神秘、傳奇的色彩。亞瑟港足以激發想象力的廢墟加上綺麗的自然風光開始吸引遊客。於是政府恢複了對那片土地的管理,並在1979年正式將其辟為旅遊點。

亞瑟港監獄一:原監獄主樓。

亞瑟港監獄二:普通話講解員。

亞瑟港監獄三:原監獄醫院。

亞瑟港監獄四:精神病院(Asylum)牢房。抑鬱症是監獄裏的常見病。患抑鬱症而進精神病院的犯人必須帶上開不了口的麵罩以接受“沉默療法”。據說不說話有助於更好地默思反省狠鬥私心雜念。犯人夜裏睡吊床。

亞瑟港監獄五:史密斯·奧布萊恩(William Smith O’Brien 1803-64)小屋。

奧布萊恩是愛爾蘭民族主義分子、資深國會議員和“青年愛爾蘭”運動的領袖。他在1848年被以“顛覆國家”罪判處死刑,次年因民眾請願而被改判為永久流放塔斯曼尼亞。他先被關在瑪麗亞(Maria)島上,由於逃跑不遂而被轉移到亞瑟港。1854年,奧布萊恩以不返回英國為條件而獲釋,在布魯塞爾生活了兩年。1856年,他被無條件赦免後回到了愛爾蘭。那時他的政治熱情已經消退殆盡,以致不再拋頭露麵。

作為赫赫有名的政治犯,奧布萊恩在亞瑟港監獄享受許多特權。他住過的這棟屋子現在是個紀念館。

亞瑟港監獄六:教堂。

亞瑟港監獄七:監獄長寓所。

亞瑟港監獄八:據導遊說,某任監獄長愛好園藝設計,因此把監獄的空地打理得跟公園似的,反正他有的是無償的勞動力可供支配。

亞瑟港監獄九:左為工程師宿舍,右為造船木匠師傅的宿舍。

亞瑟港監獄十:死亡島。這是監獄的墓地,上有一千六百四十六個墓,其中一百八十個有名有姓,它們多半是獄警的安息之地。

亞瑟港監獄遊包括半個小時的水上遊,即繞死亡島一圈。

亞瑟港監獄十一:1870年時的景象(網上照片)。

亞瑟港監獄十二:1996年4月28日大屠殺紀念園地。

二十八歲的馬丁·布萊恩特(Martin Bryant)那天喪心病狂,在亞瑟港槍殺了三十五個人,打傷了二十三個人。受害者中隻有一對夫婦跟布萊恩特的父親有過過節,其餘都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那是澳大利亞後殖民地時代最大的慘案。出事前,布萊恩特曾經跟一個鄰居說過:“我要做一件讓所有人記住我的事”。

布萊恩特在陪審團認定他有罪以後被判了三十五個無期徒刑另加一千零三十五年的有期徒刑。雖然在審判前心理學家們斷定他精神正常故可以接受審訊,實際上毫無疑問他是個心智不健全的變態的人。他的智商隻有六十八,相當於十一歲兒童的水平。

民主社會對心理變態的人能夠采取的預防措施非常有限,然而對於殺人凶器是可以控製的。在亞瑟港大屠殺以後,澳大利亞政府雷厲風行,一方麵宣布對非法持槍予以大赦,從民間回收了大量槍支彈藥,另一方麵大大加強了對大口徑、多發的自動半自動手槍步槍的銷售與持有的監控管製。

美國的控槍組織經常引用澳大利亞的經驗,可惜他們完全無法說服勢力強大的步槍協會。

這些年來,布萊恩特在監獄和精神病院進進出出。他曾先後兩次企圖割腕、割喉自殺。

亞瑟港是塔斯曼尼亞五日遊的最亮點,值得花上一天慢慢走、細細看。

出了亞瑟港後,我們一路在塔斯曼國家公園東海岸幾個相鄰的景點蜻蜓點水。

塔斯曼拱洞(Tasman Arch)。

魔鬼廚房(Devil’s Kitchen)。

噴水洞(Blowhole)。

塔斯曼國家公園。

棋盤道(Tessellated Pavement)。這地方有點奇特。

霍巴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去MONA了嗎? -似曾相識- 給 似曾相識 發送悄悄話 似曾相識 的博客首頁 (53 bytes) () 03/20/2019 postreply 02:48:59

跟團走,這樣的博物館是不會去的。 -梁徐- 給 梁徐 發送悄悄話 梁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0/2019 postreply 05:37: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