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和秦始皇兵馬俑均位於西安市臨潼區(以前是臨潼縣),距西安市區約35公裏。建議你用一天的時間遊覽這兩個景點。
1. 秦始皇兵馬俑
1961年,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園從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時間達37年之久。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有內外兩城,墓塚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全部陵園麵積為218萬平方米。考古稱陵園裏有大規模的宮殿樓閣建築。由於陵墓尚未發掘,墓內實況還是一個謎。
兵馬俑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裏處。1974年,臨潼縣農民,在打井時發現幾個用泥土燒製的真人大小的破碎陶俑,後經考古隊勘探發掘,確認為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引起了世人矚目。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兵馬俑坑的正式挖掘和修複起始於1976年,目前發現的三個俑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一號俑坑左右兩側的二號坑和三號坑規模比較小一些。按兵馬俑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陶傭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一號坑規模最大, 於1979年10月1日對外開放。記得80年代初,第一次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時,剛剛建成的博物館非常簡陋,隻有一號坑開放。
一號坑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估計共有6000餘件陶俑,現已發掘出陶俑1000餘尊,戰車8輛,陶馬32匹,各種青銅器近萬件。
二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的基建於1988年動工,1993年底竣工,1994年開始發掘和對外展出。二號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似,但布陣更複雜,兵種更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弩兵)混合組成。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三號遺址大廳,於1987年動工,1988年底竣工,1989年對外開放。三號坑規模最小,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出土兵馬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
當初的兵馬俑都有鮮豔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氧化,顏色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隻是殘留的彩繪痕跡。當時的照片:
二號和三號坑是1987年開始的兵馬俑博物館二期工程。擴建工程除了建造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外,還包括文物庫房、文物陳列廳等配套設施工程。
文物陳列廳展示了很多精美的出土文物:
做工精細的跪射俑
立射俑
中級軍吏俑
鞍馬騎兵俑
國寶級文物 - 銅車馬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經修複後於1983年10月1日對外展出。兩乘車都是四馬單轅。由3400個零部件組裝而成。主體為青銅鑄造,是中國出土文物中時代最早,製作最精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現的最大青銅器。
站立式銅馬車
坐式銅馬車
兵馬俑博物館外的秦皇大劇院。定期有大型“秦秀”表演。
2. 唐華清宮
唐華清宮又稱“華清池”,是西安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我想,西安人對華清池的感情和熟悉就像北京人對頤和園感覺差不多。在我的記憶裏,遊覽華清池的次數至少在5-6次以上,包括兒時,小學,中學,大學和這一次,每次去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有泛黃的“芳華”照片為證啊:
華清宮,是唐代帝王遊幸的別宮。始建於唐初,鼎盛於唐玄宗執政以後。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館殿,遍布驪山上下。解放後自1959年起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詩人白居易《驪宮高》曰:“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清人錢維喬《華清宮》道:“華清之宮驪山足,玉殿千重相連屬”。驪山景色宜人,溫泉蕩邪去疾。傳說遠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成為周天子的遊幸之地。
注意上麵照片右側的石龍就是兒時照片中的龍(從相反方向拍攝的)。
3. 禦湯遺跡
1982年,在今 “貴妃池” 西側發現了古建築基址,並發現一條長18米、寬5.1米的唐代蛇形水源通道和4座青石砌成的浴池。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溫泉總源北部發掘出一個長10.6米,寬6米,深1.5米。輪廓呈蓮花瓣形的浴池遺址,池內有兩層台。專家根據史籍記載華清宮的禦池方位、形製、規模和發現的浴池四周的大殿基址和柱礎等,認為是唐玄宗使用的九龍殿蓮花湯。
1984年在緊挨蓮花湯西北處,發掘出一個保存完好的海棠花形狀的浴池,長3.6米,寬2.9米,深1.26米,用青石砌成,有二層台階,池底正中有一圓形水口,做工考究,雕刻精細,專家認為是 “海棠湯”,即唐玄宗禦賜楊玉環的 “貴妃池”(照片來自網絡)。
經考證,這些古建築遺存與史誌書記載完全吻合,是一組較完整的唐華清宮建築遺址,為唐玄宗和貴妃遊幸時活動的主要場所。 後經發掘整理,建成唐華清宮禦湯遺址博物館。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是白居易在《長恨歌》裏描述楊貴妃溫泉沐浴的真實寫照。
“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壁畫:
4. 兵諫亭
西安事變“兵諫亭”位於驪山 “貴妃池” 的上方。
1936年12月12日淩晨4時許,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帶兵對華清池進行包抄,睡夢中的蔣介石被驚醒, 在侍衛攙扶下倉皇從華清宮五間廳後窗逃跑,藏於半山腰石峽洞內,後來被搜山部隊發現,送往西安,這就是震驚中外的 “西安事變”。
該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部分士官募捐而成,起名“正氣亭”,解放後,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之際,為緩和兩岸關係,易名為“兵諫亭”。
兵諫亭的後麵左側就是蔣介石當時藏匿的石洞,非常陡峭狹窄,現在加築了鐵鏈供遊人攀爬上山。以前年輕時爬過,當時沒有鐵鏈。
位於華清宮五間廳的蔣介石行轅:
仿貴妃池。建於清代,康熙,光緒皇帝,慈禧太後都在此沐浴過。據說蔣介石也特別喜好在此沐浴。
華清宮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
從驪山上俯看華清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