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揚州是一座值得逍遙漫遊的城市,亦古亦今、古代曆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市區不大,適合行走遊覽,那是先生和我每年探親期間喜歡做的事之一,今年也不例外。清早、黃昏、或夜晚,我們徒步漫行在故鄉老城區的街巷,走過了歲月,穿越了時光,靜靜地觀賞,慢慢地體悟。。。。。。
音樂:《故鄉的原風景》
照片1:故鄉揚州城區地圖。紅線是我和先生在某個白天漫步的線路,綠線是我們與揚州家人在某個晚上徒步的線路。
1. 白天漫行在故鄉老城區
有一天,與揚州家人在冶春茶社吃完淮揚早茶點心後,我和先生請小弟讓我們在銀河電子城附近下車;我們從皮市街與文昌中路交界端出發,向皮市街與廣陵路和徐凝門大街的交叉路口方向漫步;然後沿著徐凝門大街--丁家灣--南河下街--古運河風光帶--極樂巷--南門碼頭--響水河--荷花池公園,直至到家。
照片2:廣陵路是故鄉揚州城區主街道之一。揚州是一座滿載曆史沉澱的城,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開挖邗溝(將長江與淮河連接)、建立邗城;公元前319年在邗城的基礎上擴建,改名為廣陵。隨著朝代的更換,這座古城又有了其它名稱,包括吳州;隋朝第九年,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將吳州改名為揚州。在曆史上,揚州還有過江都、維揚等名稱。而一首《送孟浩然至廣陵》和一曲《廣陵散》使“廣陵”成為揚州曆史上最為人們熟知的曾用名。而故鄉原則有以“廣陵”命名的區域、街道、學校等,甚至有海外遊子還將“廣陵”用在了其網絡名稱,以慰思鄉之情。
照片3:位於廣陵路上的百年老店蔣家橋餃麵店,價廉物美。女兒女婿非常喜歡這個老店裏賣的幹拌麵和鍋貼;先生則喜歡老店裏賣的餃麵(小餛飩和湯麵的混合);即使不愛吃麵食的我也喜歡在這個百年老店品嚐小餛飩。
照片4:徐凝門大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代詩人徐凝《憶揚州》中盛讚揚州的的名句膾炙人口、聞名遐邇 。故鄉的徐凝門以及徐凝門大街都是以這位著名詩人命名。
照片5:位於徐凝門大街上的揚州紅十字會救護培訓中心。
照片6:從徐凝門大街看到的丁家灣老巷區。丁家灣是故鄉城裏最有特色、保留最完好的古巷區之一,巷道呈現一個大大的“丁”字形,是清朝時期鹽商住宅聚集的街巷。雖然如今不再見其在清朝時期的繁榮景象,但漫步在兩側青磚黛瓦牆住宅的老巷道別有一番情趣,感受老城的韻味。看著這位鎖自行車剛歸來的男士,我想起了二姑父。二姑媽二姑父家就居住在丁家灣的其中一條巷子裏;兒時我到二姑媽家串門時,與小我6個月的M表妹最開心的事之一是等著下班回來的二姑父;他一鎖好自行車,便會變戲法似地從自行車前的小框裏拿出一些小零食給我們吃。我最喜歡的是新鮮的小覺林麻花,香噴噴、脆嘣嘣;二姑父帶回來的零食中一定會有大麒麟閣新鮮的桃酥或Gang Qi,那是黃奶奶(二姑父的母親)最喜歡的糕點。黃奶奶以106歲高齡無疾而終;二姑媽去世一年左右,88歲的二姑父在睡夢中安然離世;他們唯一的孩子我的M表妹與丈夫、女兒、女婿及外孫已在美國定居;位於丁家灣的祖屋也早已換了主人。
照片7:看著丁家灣巷道青磚牆上掛著的花藍使我想起了一位曾經居住在丁家灣喜愛種花養花的長輩親友徐爺爺。徐爺爺與我爺爺是非常好的朋友,也是出生於中醫世家,並且繼承了醫缽。徐爺爺和徐奶奶有兩位女兒,認了我父親為幹兒子。逢年過節除了到我們自己的爺爺奶奶家拜訪,父母也會去看望徐爺爺和徐奶奶,有時也會帶著我和弟弟們。印象中,他們家天井庭院裏總是放著好幾盆花,徐奶奶說那是徐爺爺栽培的。70多歲時,徐爺爺患了柏金森氏綜合症;病症逐年嚴重,後來被從老家接走與做醫生的大女兒大女婿同住;我也離開家鄉上大學了,並且越走越遠,再也沒有見過徐爺爺和徐奶奶。後來從大孃孃(徐爺爺的大女兒,我的大學校友)那裏得知兩位老人家分別於87歲和92歲高齡去世;位於丁家灣的祖屋沒有賣,徐爺爺養的那些花早已送給感興趣的鄰居領養了。物是人非,每次漫步於丁家灣巷道,我總是會觸景生情,想起曾經住在這一帶的兩家親友。
照片8:晚清第一園何園入口之一位於徐凝門大街。
照片9:位於徐凝門大街上的百年老店九爐分座是品嚐淮揚菜早點的茶社之一。
照片10-11:故鄉揚州南河下曆史文化街區是中國首批30個曆史文化街區(其中包括北京市皇城曆史文化街區、上海市外灘曆史文化街區等)之一。
照片12-16:南河下曆史街區曾經是清代鹽商故居和會館的聚集區。每次看到通俗有趣的巷道名稱,我都忍不住會心一笑,有時會猜想這些名稱的來源。
照片17-18:斑駁的正門與破落的房屋仿佛講述著憂傷的故事。我們徒步慢(漫)行在南河下曆史街區的巷道,走過了歲月,穿越了時光,靜靜地觀賞,慢慢地體悟。。。。。。
照片19:我和先生猜測這是一座經過修繕的民居。
照片20:在南河下曆史街區的巷道多處可見用牌匾展示的曆代先賢的家訓家規。
照片21:我喜歡這個旅行社的名稱。無論是在故鄉揚州,還是在異國他鄉,我都喜歡自由漫步遊。在老城區南河下銜徒步時,還看到了723所的建築(注:可惜沒有拍照),使我想起在文學城認識的一位網友。我與先生分享了這位網友與723所的淵源;這位網友的故鄉鎮江與我的故鄉揚州隔江相望,我們是江蘇同鄉;更奇妙的是我們兩家在美國多年同城而居,也是同鄉;並且我們同為長跑愛好者,盡管我們從未見過麵。先生開玩笑說也許有一天我與這位老鄉會在長跑賽場上見,一起跑。我告訴先生可能性極小,不僅是因為我已退役,而且這位老鄉非常有長跑天賦,跑得很快,我跟不上:-)))。
照片22:走到南河下銜的盡頭便是老城區的另一條主道渡江路。
照片23:位於渡江路上的百年老店共和春也是吃淮揚早茶價廉物美的茶社之一。
照片24-27:秋風習,詩意濃,我們沿著運河邊風光帶步道慢行,憑古吊今。追溯故鄉揚州的曆史,揚州的發展與隋煬帝和乾隆帝對揚州的喜愛有很大的關係。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將揚州與京城聯通;三下江南欣賞感受揚州的微婉風情。而乾隆帝六次下江南,每次必到揚州;揚州的一些園林景觀因迎接他而建。
照片28-29:古運河邊古今交織的建築房屋。
照片30-32:古運河南門碼頭遺址、極樂巷、廣陵驛(又被稱為揚州驛、揚子驛)遺址。據介紹,白居易的“揚州驛裏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茶聖陸羽曾在揚子驛縱論茶水優劣;明代末太後鑾駕曾住在此;《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到廣陵驛探望一位朋友後,在回去的路上去世。。。,這裏有許多詩文和掌故。
照片33:在故鄉揚州城南門遺址附近與荷花池相通的響水河。
照片34-35:荷花池公園內的秋荷、垂柳、和拱橋。
2. 夜晚漫行在故鄉老城區
有一天,先生和我與家人享吃了豐盛美味的晚餐後,我們一行人夜逛故鄉老城區;其中包括閑逛彩衣街,穿越國慶路,漫行東關街,夜賞古運河邊的東關古渡。。。。。。
照片36:彩衣街上飯館林立。
照片37-39:東關街兩側匯集了揚州傳統色彩濃厚的手工藝、特色小吃、和商業老字號。
照片40:我犯了一個錯誤,先生開玩笑地提議我麵壁思過,我也開玩笑地立即執行(照片由小弟媳拍攝)。小弟媳問我為什麽偷偷地樂,我告訴她我選擇了站在蔓藤附近麵壁思過,靜靜地嗅聞那股清香,很享受,一點兒也不介意被“罰站”:-)))。
照片41:夜幕下與東關街交織的多條巷道之一,青磚黛瓦的房屋仿佛講述著古老的故事。
照片42:東關街的東門城樓及街道兩側商鋪。東關街與唐代繁華的交通要衝東關古渡(利津古渡) 相鄰。“有了碼頭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運的繁忙,催化出一條商貿密集、人氣興旺的繁華古街東關街。” 東關街全長1122米,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距今已有1200年曆史,是“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之一。
照片43-44:位於東關街一端的宋大城東門雙甕城遺址。宋大城東門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隋宋古城遺址。
照片45:夜幕下的東關古渡有千年曆史。揚州在唐代有“東南第一商埠”、全國“揚一益二”之稱;而利津古渡(即如今的東關古渡)是當時揚州最繁華的交通要衝。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