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早就醒了,時差倒不過來,這是飛躍重洋的代價。不過還是有點小興奮,因為今天計劃去每個赴台的中國人都會選擇去的地方,台灣故宮博物院。
冒著早上時大時小的台風雨,我踏上去台灣故宮博物館的行程,先搭捷運去士林,再搭公車。淅淅瀝瀝的雨伴隨著一路,好在我半路折回去借了把傘,隨手攜帶的雨衣實在是太悶,走幾步路就滿身大汗。
急急忙忙穿過天下為公的牌樓, 到達故宮博物院的時間是差十分十點,將將趕上預約的講解時間。這是個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修建的中式仿古宮殿建築,乍一看很像北京故宮的大殿。青石為基,白玉欄杆環繞,碧瓦黃牆。整個建築依山傍水,氣勢宏偉,更是富貴逼人。
買完票,報完到,聽著義工講解員的介紹,等著入場。因為台風,看上去人並不多。此處的藏品多是老蔣遷台時帶走故宮的舊藏精華,還有後來捐贈的文物,共約七十餘萬件,日常隻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好些文物三年輪展一次。其中最有名的是酸菜白肉鍋:玉雕"翠玉白菜",肉形石,西周毛公鼎。
10點準時進場,據講解員介紹,民國13年,賻儀被廢後仍在紫禁城生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大手大腳的廢帝隻好宣弟弟浦傑入宮,假借名義打賞,私下交易。還有太監偷盜宮內物品,在琉璃廠設古玩店販賣。民國政府隻好攆走廢帝,成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展覽國寶。溥儀最後在馮玉祥要炮轟故宮的威脅下,灰溜溜地遷到天津去了。
第一個參觀的是毛公鼎,這是青銅器上迄今為止鐫刻銘文最多的重器,世所罕見。 毛公鼎,原來造出時應該是金光閃閃。青銅器氧化後,形成現在的樣子。它珍貴的緣由還因其上大篆記載了一段失於史冊的史實,補足曆史。曆史上西周周宣王在周離王被趕走多年後即位,請毛公輔政,最後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
細觀之,此鼎敞口圓形,雙耳並立,腹深且外鼓,環紋飾於頸部,其下三足鼎立,造型簡潔莊重。由於毛公喜歡簡樸,所以製作並不精細,表麵不甚光滑。毛公鼎幾經易手,抗日戰爭時期差點被日軍奪走,所幸葉公超製造了一隻假鼎上交,才躲過一劫。
故宮裏麵的展品蔚為大觀,而且布展內容隨時都在變。講解說因為現在台南修了一個故宮南館,肉形石在南館展出,無緣得見,悵然若失。而且以後就是三大鎮館之寶會輪流南下值班,總有一個不在台北故宮。
這裏還有個講解員沒有提及的故事。上次台灣選舉時,民進黨鼓噪南北文化平權,在台南建立故宮分院,逼迫台北故宮博物院挑選寶物輪流南下展覽。有一次還造成翠玉白菜的毀壞,真是弄巧成拙,感覺和美國現在的文化大革命有一拚。
終於見到翠玉白菜,由硬玉製成,清白兩色。匠心別具一格,把玉材的原有缺陷雕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品,也是天馬行空。菜彩音同,意喻發財。還有說是白菜寓意女兒清白,散枝發葉。葉片是原有的瑕疵,上有二蟲,螽斯蝗蟲,分列其上,亦是缺陷化為精彩的典範(螽斯是蟈蟈的學名),寓意多子多孫。據傳這是清末瑾妃的嫁妝,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換個角度再看一看,確實巧奪天工。自然材質、人工概念、內涵寓意,搭配渾然一體。不知原來的工匠何名何姓,卻遺憾未見史冊,不過也留給我們後人更多想像的空間。
這是康熙的題字,據說是清朝全國文廟的標配,隻是有些狗尾續貂的感覺。
文宣王孔夫子的畫像,據說是修飾美化過了。孔子在環遊列國時候,曾被視為逃犯,可見其尊容不值一提。為尊者飾,其實就是千年前的PS修圖啊!
宋元明清的瓷器精品多多,喜歡瓷器的人可以大飽眼福。明清時期皇家禦用藏品,琳琅滿目。
還有很多文物字畫、古玩玉器、珍藏擺件類,我逛了上下三層,逛來逛去,隻覺得自己認識的字少,了解的古文底蘊不足,要掌握的曆史背景匱乏,隻好一聲歎息了。不知道現在中國是否重視曆史教育。 如果正視曆史文化,不修不飾,讓大家了解本族群的前身今世,將來可期。
就藏品而言,台北故宮收藏頗多精品,比北京故宮更加出色,如三希堂中的快雪時晴帖、富春山居圖等精品,均在台北。台北故宮其實無宮,更勝於文物展示罷了,而北京故宮建築自是國寶,從而不重視文物展示,給人"台北有文物沒有故宮,北京有故宮沒有文物"的感覺,其實謬之千裏,各有各的底蘊。但北京故宮確實需要有個正式的展館,把千年文物,萬年古寶展示給大眾。
台北故宮的服務人員態度親切友好,輕言細語且麵帶笑容,可以看出不是商業模式下的皮笑肉不笑。這可能和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頗有謙謙君子之風,配得上故宮的名頭。現在允許拍照,隻是不能開閃光燈。許多工作人員在一旁舉著牌子,提醒大家輕聲細語,不要使用閃光燈。
三層展廳,濃縮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令人歎為觀止。如果認真逛的話一天也逛不完,我走馬觀花也花了四五小時,最後把參觀士林官邸的時間擠沒了。
於是直奔淡水,想著去淡水碼頭拍日落,但是下午陰天,心裏也七上八下。淡水曾是台灣第一大港,曆史上曾被西荷英日等國占領,有不少許多曆史古跡。淡水碼頭看日落也是台北一景。
漫步在淡水老街街頭,店鋪林立,可食可玩。如果不喜購物,可以拐過去,沿著靜靜流淌的淡水河,愜意行走,人們或釣或聚,寧靜舒緩。
紅毛城是目前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最初由西班牙人建立,後來荷蘭人重新修葺,而荷蘭人被當地人稱為紅毛,故名紅毛城。後來經曆日據時代,最後還被當做英國領事館使用,還有當時另建的領事館,紅磚綠樹入鏡來。前後三百多年的紅毛城曆史,是台灣多年來的滄海桑田的一個縮影。
英領事館紅牆白窗,鬥拱走廊,內飾到現在也不落伍。麵向大海,絕對是砍柴喂馬讀書的好地方。
等到五點多鍾,太陽仍在雲層裏,隻是時不時漏出幾許陽光。估計是看不到淡水夕照了,我就直奔國父紀念館而去。誰知尋隱者不遇,中山紀念館因維修保養而閉館,不過可遠觀101國貿中心,最後悻悻而歸。
晚上去了誠品書店,可惜不是旗艦店,設計裝飾並不讓人耳目一新,翻翻豎版繁體,也是一樂。明天就要離開台北去花蓮,要趕早班火車,於是早早睡去,台北之行到此結束了。
最早了解的台北是在歌詞裏,高中時孟庭葦的"冬季到台北來看雨"、大學新生入學時童安格的"讓生命去等候",總有一些別樣的情愫。來到台北後,雖對台北一知半解,但多多少少得到一個答案,無論如何,"讓生命去等候 等候下一個漂流 "。
最早了解的台北是在歌詞裏,高中時孟庭葦的"冬季到台北來看雨"、大學新生入學時童安格的"讓生命去等候",總有一些別樣的情愫。來到台北後,雖對台北一知半解,但多多少少得到一個答案,無論如何,"讓生命去等候 等候下一個漂流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