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勃朗峰轉山(Tour du Mont Blanc) 法國(1)

來源: laoyangdelp 2016-07-27 15:05: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91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laoyangdelp ] 在 2016-07-28 08:25:5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話說前麵俺們姐妹們在中歐逍遙自在的遊了半個來月,最後巴巴地趕到沒啥特別景色的日內瓦來,又不出公差,幹嗎呢?就是為了要與家LD和兒子們會合,去轉山。其實呢,這次中歐旅,轉山是領導主持的正經事,前麵的捷克奧地利匈牙利日內瓦是陪俺姐走的花邊。好了,俺們還是言歸正傳來匯報轉山吧。

首先,轉哪個山?勃朗峰(Mont Blanc),歐洲大陸最高的山峰,海拔4808米(15,778英尺)。天氣晴朗時,從90公裏外的日內瓦可以看到她那終年白雪覆蓋的山峰,因此得名”白山“( Blanc 法語白色)。顧名思義,轉山就是繞著勃朗峰走一圈囉:Tour du Mont Blanc (TMB)。全程170公裏,途經法國、意大利、瑞士三國。

轉山路線圖(紅線):

從去年起,LD就琢磨著今年暑假要帶兒子們來轉山。我開始很猶豫,雖說轉山不是去攀登勃朗峰,不需要冰鎬冰爪專門訓練啥的,但每天走十幾公裏,不時地上下1000米,對我這樣缺乏長期係統鍛煉的人來說還是蠻挑戰的。7年前徒步秘魯時走的印加小道(Inca Trail)那個艱難困苦,至今記憶猶新:印加小道全程43公裏,走了4天,最高處4300米(Dead Woman’s pass),隻有一天爬了1000米,還有挑夫幫著背行李……TMB全程170公裏要走10多天,有一半的時間每天要爬1000米……這個、這個……我能不產生畏難情緒嗎?

經過半年的思想鬥爭,在LD的鼓勵加賄賂下(最常用的是:走不動了可以坐車……),我動搖了:TMB平均海拔不到印加小道的一半(印加平均3500米,TMB平均1500米),應該會容易一點吧?沿途還確實有大部分的地方可以知難而退的。再說了,難得有這麽一家人去走山,十載難逢的機會啊!於是,一咬牙,豁出去了!

今年3月開始做準備工作,第一步就是去買了這本書:

從那以後,LD每天下班回來必修的功課就是研究此書。因為山裏大部分的客棧要到6月15號才開門,而俺姐必須在6月25號回去,否則後果很嚴重,我們初步定下來6月中旬動身。到3月下旬,買了機票後(離TMB最近的國際機場是日內瓦,其次是意大利米蘭),開始定旅館,客棧等等。LD有空就上網搜索,寫電郵,打電話。最後全家總動員,連遠在外州的閨女也被拖來幫忙。到5月底,總算各方麵基本上塵埃落定,俺就當了甩手掌櫃,去了中歐,約好6月中在法國小鎮裏霧詩碰頭。

轉山起點和終點:裏霧詩小鎮(Les Houches 海撥960)

昨天下午用旅館給的日內瓦公共交通卡坐公交車到飛機場乘小巴(AppyBus 25歐/人)1個小時後到達轉山起點法國的裏霧詩(Les houches)。我們一行6人由俺家領導帶隊,將從這裏出發開始為期12天,170多公裏,途經法、意、瑞3國的勃朗峰轉山之旅。LD他們本應昨天下午2點到達日內瓦,卻因法國航空公司飛行員罷工,航班取消,到淩晨1點才到裏霧詩。為了照顧他們旅途辛苦,又有時差,今天下午1點才打起背包出發。先坐纜車上升500米到Bellevue, Col de Voza,再從那裏走4公裏到第一天的宿營地Bionnassay。

行前姐發的朋友圈“從這開始我們的環勃朗峰徒步之旅。希望憑著知青歲月的磨練我能堅持到底!”俺沒有下過鄉,也沒當過兵,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底。所以俺的朋友圈很低調:“昨晚家領導帶兒子們與我們在阿爾卑斯山下Les houches村會合,今天開始徒步轉山。從今天起,可能會經常與大家失聯了。”

日內瓦前往裏霧詩沿途風景:

旅館(Hotel Slalom, Les Houches 88歐/雙人房+11歐早餐)老板娘是個英國人,嫁了個法國人,英法通吃,在裏霧詩TMB上山小道和纜車站對麵開了這個小旅館,夏天做TMB的生意,冬天做滑雪者的生意,日子過得很滋潤:

晚餐到老板娘推薦馬路對麵的飯店吃的,以魚為主:烤三文魚、沙拉(Grilled Salmon and salad)和英國炸魚片(Fish and chips)。飯店放假到昨天才開門,我們正趕上。

飯店特色甜品:奶酪蛋糕配家製桃子醬。都非常好吃,姐妹們一反常態地吃得精光,恨不得連盤子都添了!小帥哥店員說,大廚是香港人!難怪做的菜這麽合我們的口味。

裏霧詩的晚霞:

旅館給我們每人公車通票一張,沒有日期限製,可以在霞慕尼地區隨便坐。妹在日內瓦時發現辛辛苦苦帶的徒步鞋竟然漏水,於是上午LD帶她去霞慕尼買新鞋,順便也到鎮上的ATM取歐元。先進了鎮上最大的一家運動用品店,試鞋,覺得不錯,可帥哥店員卻說此鞋後跟處太大,不合腳,建議到另家鞋店再看。這麽敬業,為顧客著想的服務,讓在國內常被無良商家欺騙的姐妹倆看得目瞪口呆。結果在另一家店裏買了雙1/3價格的鞋(法國品牌“迪卡儂”),一路完好的伴隨妹走完TMB。

第一天 裏霧詩小鎮(Les Houches海撥960)— Bionnassay(法國,海撥1314)

行程4公裏,耗時2:30小時,上升700米(纜車),下降400米

下午1點整,我們將多餘行李寄放在旅館裏,與老板娘告別,希望12天後能平安無恙的回來領取它們。然後每人帶上2~3套內衣,冬天的羽絨服,夏天的短袖衫,和春秋天的抓絨衣,一樣都不能少。哦,還有雨衣雨褲,被套,姐從國內帶的辣椒魚,妹帶的榨菜包……LD背一45升大背包,重約25斤。裏麵除他自己的衣物外,還有急救包一個、花生醬一瓶、肥皂洗衣粉、手電筒、食品……另外我和娃們各背30升和25升背包一個,重約10到15斤。頭戴遮陽帽,手持登山杖,俺們上路了。

看著仍是睡眼朦朧的娃們,LD決定先乘纜車上山,這樣可以節省2小時路程,也可以省去了我們攀爬Col de Voza埡口的勞累(Voza埡口海撥1653)。下纜車後我們在附近的野餐桌上吃了簡單的午餐:霞慕尼麵包店買的麵包和香腸,還有姐妹們帶的榨菜和豆豉魚(此瓶豆豉魚在中歐已多次為我們中餐佐餐了)。飯後正式開步,開始認識TMB指路標,路標上標明,從此開始到我們今天的住地Bionnassay村約需費時1小時15分,開始基本是下坡,在山上的坡地大道上行走,也在山穀行走了一段,進入山穀後基本就在一片花海草地中行走,6月阿爾卑斯山中的野花已經盛開。中途下了會雨,一會兒又停了,此次我們雨衣雨披都帶得齊,所以並不影響我們行走。開始徒步的感覺很好,一路走來賞心悅目,約2個半小時,行程4公裏後即到達今晚的宿營地,看來我們的速度比路標要慢差不多1小時。

Rifugio (山木屋)Bionnassay(40歐元/人包早晚餐)

這種山木屋和湘西的木樓有些類似,以木結構為主的樓房,住房都在二樓,上樓後要把帶泥水的徒步鞋換成拖鞋進屋,樓上是大通房,我們的則是個6人間的上下鋪。樓上有雖然簡陋但卻基本上現代化的公共衛生設施,有熱水洗澡,因為這裏海撥高,晚上氣溫低,房間還有暖氣,洗了的衣服可以在暖氣上一夜烘幹。這裏沒有網絡,試了下,中國移動是可以連接的,山木屋提供早晚兩餐飯,屋周邊仍是一片青草花海。放下行李後我們冒雨在周邊走了走,除了滿山坡的野花青草,還看到主人家養的驢、羊駝、兔子和雞。

我們房間外麵的大通鋪:

晚上7點開飯,沒想到山木屋的晚餐挺正規,也很豐富,一道開胃菜是乳蛋餅,主食是意大利麵,那個麵醬是白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番茄醬,味道不錯。甜點還可自點,有蘋果蛋糕、藍梅派和巧克力提拉米蘇。從飲食和衛生設施來說,這裏遠遠高於國內縣城裏的小旅店。晚餐吃得很好,讓我們不竟感歎,到底是在法國啊,鄉村客棧也能吃得這麽好。

因為季節還早,山木屋裏客人不多,一對新西蘭年輕夫婦,一位名叫海倫的澳大利亞單身老太。海倫說她喜歡爬山,每年都來阿爾卑斯走走。今年和老公一起遊完意大利,穿過勃朗峰下的隧道到霞慕尼租了個公寓住了一星期(180歐),天天坐纜車上不同的山。現在老公回去了,她卻意猶未盡,打上背包自己來爬山。哎呀,這不正是俺夢寐以求的生活嗎?不同的是,俺決不會放老公回去的,勞工勞工,他不在誰來扛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先收藏再細細嚼,謝謝 -ycon- 給 ycon 發送悄悄話 yco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16 postreply 16:26:57

讚????沿路有飲用水嗎? -goHome12345- 給 goHome1234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7/2016 postreply 20:03:01

每天背上一壺水,路上也不時有專為走山人準備的山泉 -laoyangdelp- 給 laoyangdelp 發送悄悄話 laoyangdel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16 postreply 20:42:12

謝謝!等待下一篇,繼續繼續 ... -goHome12345- 給 goHome1234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7/2016 postreply 21:53:52

看了你和Work&Family寫的,非常動心. -boca- 給 boc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7/2016 postreply 20:41:30

鼓掌,最喜歡看這種詳細的hiking帖子啦! -dididar- 給 dididar 發送悄悄話 didida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8/2016 postreply 05:26:09

+1! -小黑貓- 給 小黑貓 發送悄悄話 小黑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8/2016 postreply 08:03:27

我覺得在歐洲徒步真是太人性化了,不用背帳篷睡袋和廚具,走完一天,還有好吃的等著呢。 等著看下一篇。 -熊貓媳婦- 給 熊貓媳婦 發送悄悄話 熊貓媳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1:51:08

代價就是人多。 -kozy- 給 kozy 發送悄悄話 (457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1:59:27

看這麽多照片沒覺得patagonia和新西蘭比阿爾卑斯山的差啊。 其實patagonia和新西蘭也不算真正的Wilderness -熊貓媳婦- 給 熊貓媳婦 發送悄悄話 熊貓媳婦 的博客首頁 (128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2:39:02

照片照出來的比實際的都差遠了。 -kozy- 給 koz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3:52:47

是呀,照片比實物差遠了! -dididar- 給 dididar 發送悄悄話 dididar 的博客首頁 (93 bytes) () 07/30/2016 postreply 08:47:59

借寶地問好Kozy和滴滴妹妹!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16 postreply 14:24:07

安娜姐好,這段時間沒怎麽來,才看到你好像發了不少好帖子,我得補補課! -dididar- 給 dididar 發送悄悄話 didida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16 postreply 22:14:53

同意,真正的wilderness 還是在美國 -laoyangdelp- 給 laoyangdelp 發送悄悄話 laoyangdelp 的博客首頁 (52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4:39:56

Patagonia也很人性化呀,有Refuge住,有吃有喝的。 -goHome12345- 給 goHome1234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2:40:57

那隻是那一條有名的路,還有其它人少一些的地方,low season,沒有開的refuge住了。 -kozy- 給 koz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4:21:21

我比較喜歡歐洲的這種好吃好喝的徒步。 -laoyangdelp- 給 laoyangdelp 發送悄悄話 laoyangdel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16 postreply 14:41:06

就是這樣的,歐洲比較流行這種玩法,拖家帶口的,孩子們從小喜歡爬山。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16 postreply 14:25:22

每座山(山係)根據地理和人文含有不同的哲學和文化,山和山不一樣,吸引的人群也不同。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16 postreply 14:41: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