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澳大利亞遊記 - 2 在悉尼歌劇院看演出

來源: 嘟嘟他爹 2016-04-21 20:00: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489 bytes)

為了趕上傍晚在悉尼歌劇院的節目,吃完午飯後我們就趕了回來。盡管來去匆匆,還是對藍山的美有了感性的認識。

悉尼歌劇院是悉尼的名片。到悉尼而沒有去過悉尼歌劇院將是一個遺憾。下麵的介紹來自於維基百科:

悉尼歌英語:Sydney Opera House)位於澳洲悉尼,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悉尼市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鬆,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為背景的悉尼港灣大橋,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觀賞這座建築。其總麵積為2.2公頃,由588個沉降於海平麵以下25米的混凝土墩支撐。其中長183米,寬120米的建築群占據了1.8公頃。整棟建築建造在一塊混凝土基座上,其入口開向南邊,以97米寬的台階同路麵相連。這個建築群可大體分為三個部分:最大的兩組風帆沿南北方向排列,以略呈V字形的方式在南部收攏。它們分別以三麵風帆麵向北部的海灣,另一麵則麵向南麵迎接觀眾和遊客,風帆張開的“嘴”上則覆蓋著茶色的玻璃幕牆。另一對小風帆位於它們的西南處,位於其中的乃是貝尼朗餐廳。整個建築最高處為西麵大廳的頂點,它距離海平麵67米。

悉尼歌劇院是一個設計新穎的表現主義建築,它有一係列被稱為的大型預製混凝土構件,每一個構建都取自擁有相同半徑的半球體,它們構成了劇院的屋頂。盡管悉尼歌劇院德屋頂結構通常被稱為“殼”,事實上它們在構造上嚴格的來說並不是“殼”,而是由肋骨狀的預製混凝土構件支撐的預製混凝土嵌板。整個建築共由2,194個這樣的嵌板,每個的重量大約是15噸,整個屋頂的重量為2萬7千噸,它覆蓋著1,056,006塊由瑞士哈格納斯(Höganäs)製造的光滑的白色有人字紋路的瓷磚,從遠處看這些“殼”顯得非常潔白。這些瓷磚具有自動清洗的性質,不過還是會受到定期維護和更換。

音樂廳位於西麵的一係列“殼”內,而歌劇院則在東麵的“殼”內。“殼”的高度是由它內部所要求的高度決定的,從入口處的矮空間一直升高到位於最高處的台階的座位區。一些次要的場館位於音樂廳下麵的混凝土基座內,是位於西麵的“殼”的一部分。這個建築擁有將近1000個房間,其建築麵積為8萬8千平方米。整棟建築的用電量相當於一個2萬5千人的小城,總電線長度達645公裏。

悉尼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最多可容納2679人。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最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台被推倒重建。音樂廳內有一個巨大的管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杆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舞台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

從空中俯瞰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門票

劇場內部

 

悉尼歌劇院內景

當晚的演出有5位藝術家表演著名歌劇的片斷。其中一位男高音是韓國人,男中音是西班牙人,一位女高音是美國人。演出非常精彩。可以說是餘音緲緲,繞梁三日。其中唱到“卡門”時全場觀眾一起唱起來,真是享受。我們鄰座是兩位衣著優雅的老兩口。他們是悉尼本地人,住在鄉下,每個月都會來歌劇院看一次表演。看歌劇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去歌劇院的路上,有兩個中國人在路邊拉橫幅,看樣子是x輪功的人。我們不相信任何宗教,但也尊重他人的信仰。可是這倆個人聽見我們在說中國話,就跟在我們旁邊不停地叨叨,我們開始很和氣地告訴他們我們不感興趣,但他們仍然喋喋不休,說個不停,直到我們大聲喊道:“STOP! SHUT UP!”, 他們才離開。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有意思嗎? 弄的我們心裏不痛快了好一陣。

悉尼歌劇院外景

夕陽西下

   

一個建在樓梯中間的路燈

從悉尼歌劇院出來,正值夕陽西下,遠眺悉尼海港大橋,近觀悉尼歌劇院,水麵波光粼粼,微風中傳來無數年輕人的歌手和歡笑聲,充滿了一種讓人心曠神怡的美。

在夕陽下,我們慢慢地走到悉尼環形碼頭。悉尼環形碼頭位於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與岩石區(The Rocks)之間的悉尼灣悉尼商業中心區的北部邊緣,它也是悉尼市地方政府區域的一部分。環形碼頭由海濱小徑、行人購物中心、公園、餐廳和咖啡座組成,並設有火車站和多個渡輪碼頭。環形碼頭呈半環形,原稱半環形碼頭,後來才簡化成今日的名稱。

環形碼頭曆史上是澳洲原住民的發源地,悉尼是歐洲的首個澳洲殖民地,而悉尼灣則是英國海軍上將亞瑟·菲利浦船長所率領的英國第一艦隊在抵達澳洲後最先上岸的地點。環形碼頭是悉尼主要的交通樞紐中心,設有一個大型的渡輪,巴士與鐵路轉運站。Cahill高速公路是環形碼頭的重要設施,從東麵通往環形碼頭火車站,延伸到悉尼海灣大橋。環形碼頭的渡輪碼頭有5條渡輪航線,是所有悉尼港與帕拉馬塔河公眾渡輪航線的終點。

岩石區建築

環形碼頭旁邊就是大名鼎鼎的岩石區(The Rocks)。悉尼早期的囚犯生活在岩石區,這個地區有著雜亂的鵝卵石街道和死胡同,距離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僅五分鍾路程。隻需走下海濱,就可以看到砂岩台地和小屋,以及一些悉尼最古老的酒吧。走在這裏似乎街上每一塊鵝卵石,街角每一棟古老的建築都隱藏著一段不知名的早期移民的故事。當我們今天坐在酒吧欣賞現場音樂或品嚐當地釀製的啤酒,想一想十九世紀的水手、士兵,街頭惡棍和碼頭工人們曾在這裏舉杯慶祝或是借酒澆愁,那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情景? 從在這些人的故事中,今天的年輕人能體會出他們生活裏的激情,艱辛和苦難嗎?這片曆史悠久的區域現在建有博物館、藝術畫廊、熱鬧的周末市場和可以欣賞到海港風景的酒店。 在1月26日的澳大利亞日( Australia Day)這裏有樂隊現場演出,在新年夜可以欣賞悉尼海港大橋上空綻放的焰火。

 

岩石區的曆史建築

岩石區一直延伸到悉尼海港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壯觀的拱形橋身。悉尼海港大橋號稱是世界第一單孔拱橋,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築,它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礴,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征。悉尼海港大橋有許多重要的意義,她是連接港口南北兩岸的重要橋梁、是悉尼歌劇院明信片的完美背景、在距離水麵147米的高處遙望悉尼歌劇院,這個角度絕對獨一無二,也是攝取港口全景的絕佳地點。以下的數據和說明摘自於百度百科。

悉尼海港大橋,被當地居民稱為“衣服架”,從"懷胎"到"出世",前後花費了100多年。在經過了40多年的醞釀之後,1857年,悉尼工程師彼得·翰德遜繪成了第一張設計圖,其後經過反複修改,到1923年才根據督建鐵路橋的總工程師卜萊費博士的藍圖進行招標,由英國一家工程公司中標承建。悉尼海港大橋動土的官方儀式於1923年7月28日進行,1932年3月19日竣工通車,曆時8年多。

 悉尼歌劇院及一艘剛進港的帆船

岩石區的教堂

悉尼海港大橋

這座大橋整個工程的耗資達1350萬澳元(約合690萬美元)。這座橋由大約600萬顆鉚釘固定,橋拱的跨度為503米,最高處距離海麵134米。全部用鋼量為5.28萬噸,鉚釘數是600萬個,最大鉚釘重量3.5公斤,用水泥9.5萬立方米,橋塔、橋墩用花崗石1.7萬立方米,建橋用油漆27.2萬升,從這些數字足可見鐵橋工程的雄偉浩大。在30年代的條件下,能在大海上淩空架橋,實為罕見。整個悉尼海港大橋橋身長度(包括引橋)1149米,從海麵到橋麵高58.5米,

 從海麵到橋頂高達134米,萬噸巨輪可以從橋下通過。橋麵寬49米,可通行各種汽車,中間鋪設有雙軌鐵路,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原來還鋪設有軌電車車軌兩條,後因交通擁擠把它拆除,劃出8條汽車道。悉尼海港大橋的最大特點是拱架,其拱架跨度為503米,而且是單孔拱形,這是世界上少見的。大橋的鋼架頭搭在兩個巨大的鋼筋水泥橋墩上,橋墩高12米。兩個橋墩上還各建有一座塔,塔高95米,全部用花崗岩建造。2012年悉尼海港大橋的交通完全由電腦控製。橋上還有巡邏車巡邏,隨時處理各種情況,使大橋始終保持暢通無阻。建成的悉尼海港大橋長502.9公尺,寬48.8公尺,有8個車道,2條鐵軌,1條自行車道及1條人行道。

無論乘飛機還是乘海輪到達悉尼,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座全世界最寬的大鐵橋。在斜陽的金暉中,拱橋映襯著變幻的夕陽,由金黃而姹紫,由姹紫而暗褐,海麵上的橋影剛剛褪淡,立刻有閃亮起斑斕的光帶。大橋鋼架、欄杆上的璀璨的千萬盞燈光,遠望恍惚是在弓背和弓弦上鑲嵌的無數鑽石,在黑絲絨般的夜空下,儀態萬千;再襯上波平如鏡的海灣中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倒影,平添幾分神秘。橋上往來的車輛就像是一排排整隊爬行的螞蟻,十分壯觀。每到晚上,隻見橋的鋼架和欄杆上,都亮起了電燈,這些燈在深黑的夜空下,在神秘的海灣中像星星一樣眨著眼。澳大利亞人形容悉尼海港大橋的造型像一個"老式的大衣架",並把它譽為悉尼的象征。由於悉尼海港大橋和悉尼歌劇院相鄰,人們將歌劇院和大橋聯成一體欣賞時,雄偉和婀娜、深色和淺色、直線和曲線構成了一幅反差強烈又協調一體的美麗圖畫,真是相映成輝。

仔細看,你可以看到有人在攀爬大橋

攀爬悉尼海港大橋(Harbour Bridge)是最受歡迎的旅遊項目之一。澳大利亞人愛玩,所以才會想出了要攀爬這個綽號為“大衣架”的世界上最大的拱橋,這也是世界上唯一允許遊客爬到拱橋頂端的大橋。從1998年開始,悉尼大橋開放給公眾攀爬,整個攀橋過程非常安全。在登橋之前,必須通過肺活量測驗、酒精測驗以及通過金屬探測器,還必須請你在健康狀況證明和合約表上簽名才可以獲準攀爬。開始前全部的人都會拿到一套攀登服。另外,如果是晚間攀登還會有輕型的攀橋專用燈。整個攀橋旅程曆時3小時。成功攀上悉尼大橋頂端的遊客都會收到一份紀念照片以及成功攀登大橋的證書。如果退回20年,我們不玩別的也會去爬這座大橋。

在這個溫暖的夏日周末的傍晚,微微的海風習習撲麵而來,落日的餘暉映照著波光粼粼的水麵,無數年輕人湧進從悉尼歌劇院,到環形碼頭,到岩石區海灣沿線上百家酒吧和餐廳,他們的歌聲,歡笑聲隨著海波蕩漾。我們坐在悉尼歌劇院對麵岩石區的臨灣餐廳,品著澳洲的紅酒,嚐著意大利美食,看著水麵上船來船往,聽著年輕人的歡歌笑語,還有那被落日的餘暉逐漸染紅的悉尼歌劇院,漸漸的有些醉了…

環形碼頭船來船往的視頻

 

敬請期待2016 澳大利亞遊記 - 3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給老哥點個讚!真有學問。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2/2016 postreply 03:10:47

心態好一切都好! -redcup- 給 redcup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2/2016 postreply 09:36:22

悉尼歌劇院看歌劇是亮點。 多數走馬觀花遊悉尼者無法體味。 -清水仙翁- 給 清水仙翁 發送悄悄話 清水仙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2/2016 postreply 10:03:00

同意! -嘟嘟他爹- 給 嘟嘟他爹 發送悄悄話 嘟嘟他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2/2016 postreply 10:07:44

樓主知道的比我這個悉尼人還多 -TCM008- 給 TCM008 發送悄悄話 (681 bytes) () 04/23/2016 postreply 00:55:14

我在那兒住過六年多。並未潛心研究悉尼。 拍照點選對可把悉尼歌劇院拍在悉尼大橋圓拱下。 我拍過倆張好照片。 網上那些PS過的專業 -清水仙翁- 給 清水仙翁 發送悄悄話 清水仙翁 的博客首頁 (59 bytes) () 04/23/2016 postreply 09:46:50

謝謝!什麽時候展示一下您的照片! -嘟嘟他爹- 給 嘟嘟他爹 發送悄悄話 嘟嘟他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16 postreply 19:01: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