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大約15小時的飛行,我們來到美麗的澳洲城市悉尼。我和我太太(我家領導)過去由於工作的原因去過美洲,亞洲和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就是沒有去過澳洲和非洲。現在退休了,正好2016年1月份有空,因此早早地就計劃起來。1月份的澳洲是陽光明媚的夏天,比起陰冷潮濕的北半球,舒服多了。我們一般不太喜歡參加旅遊團,因為到每個景點上車下車都要等人,很麻煩,另外他們還會堅持帶你去買東西,更討厭。因此我們一般都是自助遊。在參考了朋友的旅遊日程,也網上拜讀了一些遊記後,我們製定了一個2周的計劃,遊曆澳洲的悉尼,凱恩斯(大堡礁),烏魯汝(Uluru)和墨爾本。從悉尼進出澳洲。
2016澳大利亞旅遊路線
1月份是澳洲的旅遊旺季,旅遊成本比較高。作為退休人員,我們希望能像年輕人那樣去作低成本的背包遊,但真的做不到,力不從心。因此一路上盡量選一些物美價廉的方案。但由於是第一次去那邊,人生地不熟,也碰了一些釘子。在下麵的文章裏我會一一道來。
去澳洲前,做計劃時一定要注意澳洲需要簽證。由於持美國護照進出世界上許多國家都不需要簽證,因此很多美國人會忽略這個問題。我過去工作時,我的一個屬下美國人需要去我們在印度的公司出差一周,在出差前一個月裏他上網查了各個注意事項,打了所有的預防針,其中有一種預防針打完後一個星期都會感覺暈暈乎乎的。但就是沒有申請簽證。那天他從舊金山飛12小時到德國的法蘭克福,3小時後又從法蘭克福飛10小時到印度班戈洛爾,落地後在入境櫃台,印度人問他“visa (簽證)”,他就拿出他的visa卡。印度人看他沒有簽證,就用他的visa卡給他買了一張回程票,2小時後,他就乘原班飛機又飛了20多小時回到舊金山。在飛行了近50小時後他回到了原點。
由於持美國護照去歐洲都不需要簽證,我一直以為澳洲是英聯邦國家,是美國的小兄弟,應該不需要簽證,直到我的一個朋友提醒我們,才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作為美國公民進入澳洲需要申請電子簽證 - ETA(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ty)。申請ETA隻需在網上操作,不需要麵談和紙質文件。申請費是奧幣20刀。申請的網址是:https://www.eta.immi.gov.au/ETAS3/etas。通過穀歌搜索,你可以找到一堆申請代理(前麵幾個網址,以.com, .org結束的都是代理),他們隻是幫你轉交申請信息,不做任何其它的事情,就收你US59刀。真黑呀!誰說外國沒有騙子?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提供舊金山到悉尼的直飛航班。由於正值旅遊旺季,票價很貴,而我們兩人都是美聯航的百萬英裏飛行會員,有很多飛行裏程,就用裏程買機票。好處是大約省下3000多美刀,不好的地方是到機場才發現經濟艙爆滿,商務艙空空,用裏程買的機票不能升艙。而坐在經濟艙飛15小時還是挺累的。下次長途旅遊時需要全麵考慮。
第一天:和老同學在悉尼見麵
由於埃爾尼諾的影響,加州近來陰雨綿綿,陰冷而潮濕,到了悉尼,滿眼藍天白雲,氣溫大約是75華氏度,穿一件短袖襯衫就很舒服了,真的感覺神清氣爽。在來澳洲之前,和在悉尼的老同學們聯係,老同學要到機場來接我們,出了海關,沒看見他們。沒有電話,也無法和他們聯係。因此第一要務是去買個電話卡。
機場到達大廳就有好幾個賣電話卡的櫃台,我們選了Optus Prepaid卡。Optus是澳洲第二大的電話公司,它為短期訪問澳洲的遊客準備的套餐是:28天,無限澳洲國內電話和短信,10GB的數據(使用3G網絡),5刀預付的國際電話。所有費用是30澳刀。在緊接著的13天裏,這幾項好處都充分體現,無限的電話和短信使我們能很方便地和旅館,旅遊團還有同學們聯係, 5刀的國際電話功能挺好,使我們能和在中國的老人聯係,省得他們擔心。最有用的還是10GB的數據服務使我們能夠隨時上網,微信,臉書,導航等等。我有兩個手機,一個是在美國用的ATT鎖碼的手機,另一個是在中國用的無鎖碼的手機。我把澳洲的SIM卡插在中國手機中,不僅可以打電話,上網,還可以用這個澳洲手機隨時提供個人熱點服務,這樣我們還可以用我和我太太的美國手機通過個人熱點隨時上網和微信。如果不播放視頻,一天大約700MB的數據足夠我們用的了。我在這裏真心像其他驢友推薦這一物美價廉的服務。
有了電話,馬上和老同學聯係,原來他們在A口等我們,我們卻從B口出來,當然見不到了。一會兒,老呼同學和他的女婿Scott就出現了。老同學在遠隔萬裏的異鄉見麵分外親切。老呼同學在上學前在陝北插隊多年,上學時就是我們班上的領導,畢業後在山西黃河電視機廠工作20年後,又毅然決然地來到深圳加入康佳集團。去年盡管康佳集團一再挽留,他還是退休來到悉尼發揮餘熱,幫女兒女婿帶外孫,以便年輕人在外麵更好地打拚。
從機場出來後,Scott開車把我們送到旅館安置下來。我們預定的旅館是卡斯爾雷精品酒店(Castlereagh Boutique Hotel),坐落於悉尼CBD的中心,可以輕鬆地走路到達市內各個主要景點。我們在訂計劃時特別挑了這家位於市中心的古典派的旅館。以下有關卡斯爾雷精品酒店介紹來自於酒店的網站:
卡斯爾雷精品酒店是悉尼1920年代建築的標杆
1920年代的老照片 - 旅店大堂
這個商業宮殿風格的樓宇在1926年開始建設,在1927年9月完成。它是悉尼的第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在20世紀20年代成為悉尼的所以其它正在建設中的建築物的標杆,它反映了悉尼曆史的一個小小但又顯著的片段。這座12層的大樓當時也是悉尼最高的建築,現在則不起眼地隱藏在悉尼無數高樓大廈之中。
作為20世紀20年代裝飾藝術建築的一個典範,該建築於1980年列入悉尼的遺產名錄 。多年來它參與了年度悉尼開放日的展覽,許多公眾對它極感興趣。
這座帶有原有特色的建築,包括圖書館,舞廳,台球和棋牌室,主酒吧,客房和宏偉的大餐廳,現在是在悉尼僅存的最後一個了。在20世紀90年代恢複的餐廳,以$ 350,000成本,喚回昔日光彩的魅力和優雅。華麗的金箔裝飾的餐廳的牆壁,完好地保持原來的樣子,加上1927年最初的施坦威三角鋼琴,使得在這裏用餐是一種享受 - 真正的充滿富裕和優雅的記憶。
1920年代的老照片 - 貴賓室
1920年代的老照片 - 圖書館
1920年代的老照片 - 台球室
1920年代的老照片 - Adam餐廳
1920年代的老照片 - 從旅館的樓頂上看卡斯爾雷大街和海德公園
盡管現在這個旅館不起眼的隱藏在悉尼無數高樓大廈下麵,通過它的門麵還能隱約看出舊日的輝煌。旅館的客房很小,將將擺下一個雙人床。對我們來說反正夠晚上睡覺就可以了。旅館在它金碧輝煌的大餐廳提供自助早餐,每人16澳刀。開始覺得有點貴,後來去了凱恩斯和Uluru後,覺得它真便宜。這個旅館的最大好處是提供洗衣房,可以免費洗衣。真的很方便。以後再也沒有見到其他旅館有免費自助洗衣服務了。
旅店的正門,隱約可見逝去的輝煌
從悉尼的高樓大廈裏能看到這座旅館嗎?
中午老呼攜全家在中國城東海大酒樓設宴給我們接風。老呼的女婿Scott是東北人,在澳洲上大學讀書,畢業後在深圳銀行工作,與老呼的女兒相識,結婚。為了孩子的教育,舉家搬回悉尼,現在自己開一家貸款公司,事業有成,蒸蒸日上。老呼的兩個外孫,Tom和Alex,聰明伶俐,舉止彬彬有利。全家其樂融融。看著真替他們高興。
在東海酒店門口和老呼一家合影
晚上另一個同學小劉攜全家在他家(Chatswood)附近的飯店設宴招待我們,老呼夫婦和另一個同學小楊。席間賓主盡歡。大學畢業30多年後,幾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學聚在一起,真不容易。小劉同學畢業後轉戰湖南,廣東,新西蘭,最後落戶澳洲悉尼,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打出一片天地。太太漂亮能幹,是他屋裏屋外的好幫手,一兒一女,茁壯成長。小楊同學的先生是澳洲著名的大學教授,自己也在悉尼大學工作,生活非常美滿。我們和小楊同學自從畢業後就沒見過,算起來也有34年了,真是時光流逝,日月如梭呀!
晚餐後的合影
第二天:藍山,歌劇院,石頭房(Rock)
第二天一早起來,小劉同學就開車帶我們和老呼夫婦一起去藍山風景區遊玩。世界自然遺產藍山公園位於悉尼市西約 100 公裏, 擁有類似美國大峽穀的地質地貌。 藍山包括三座國家公園, 藍山國家公園是其中最?的一座, 藍?比較有名的景點有 : 黃?瀑布 (Golden Falls)、觀景台(Leura Cascades)、回聲角(Echo Point, 這?和 Scenic World 都可以看見那個總在明信片上出現的三姐妹峰), 東側有條約 700m 的 小徑, 這?進?山岩中有個懸空走廊,從回聲角走到Scenic World, 風景非常漂亮。藍山國家公園內生長著?麵積的原始叢林和亞熱帶雨林,其中以尤加利樹最為知名, 尤加利樹為澳洲的國樹, 有 500 多種之多, 是澳洲珍貴的動物考拉(無尾熊)的唯?食品。當您步?風景如畫的原始森林國家公園時, 整個空?中散發著尤加利樹的清香, 給您一種返樸歸真的世外桃源般的感受。
藍山風景之一
一般人們去藍山公園都是從悉尼中央火車站坐火車,然後在藍山乘公園內的環遊巴士。我們有小劉開車就方便多了。盡管去藍山的路上一路上坡,但並沒有看到山。大約開了一個小時後,突然發現已經在山頂上了。在藍山上我們先到了Echo Point觀看三姐妹峰,然後沿著山間小路走到Scenic world。中午就在藍山的小鎮中吃飯。
白雲繚繞的藍山
藍山三姐妹峰
漫步山間
一隻蝴蝶
山中的瀑布
山中合影
世界自然遺產藍山公園
在藍山山間漫步時,順便也和老呼聊起他和他太太的羅曼史。他們兩人在插隊時相識,相愛。後來老呼上了大學,那時大學生不許結婚,他太太就在陝西等了他4年。老呼在大學最後一年,向學校領導申請畢業後回陝西,同時申請結婚,經係領導批準,和胡太太共結連理。現在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那時候結婚是需要領導批準的。從那以後,兩人攜手,風風雨雨,不離不棄,一路走來,家庭美滿,事業順利。在這裏,我也想到幾年前在北京開公司,和80後小員工聊天,談到大學裏交了朋友,畢業後兩地分開,怎麽辦?那個小家夥無所謂地告訴我:“那就分手唄。” 我在這裏無意說明誰對誰錯,隻是感到時代變遷,人們的世界觀,愛情觀也在不斷的改變。
敬請期待2016澳大利亞遊記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