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訪古 穿越時空

坐在開往機場的大巴上,我望著夕陽下漸漸遠去的西安古城,回味起在博物館所經曆的視覺盛宴,在皇陵古跡所喚起的帝王沉夢,在老城下聽到的西安人響盡滄桑的回聲,還有那寺廟裏所體驗到的佛祖的不可思議,以及不時在耳畔繚繞的雁塔晨鍾之絕響,。。。。。這一切使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靜,過去三天的所見所聞,把我的思緒再次帶回了這片令人難忘的秦川大地。

第一天:西安城區——陝西博物館,大,小雁塔,老城牆,碑林,鍾鼓樓

當飛機在晨曦中降落後,我第一個跨出了機艙門。很快便坐上了開往陝西博物館的汽車,開始了我期待已久的尋根之旅。

陝西簡稱陝,或秦,是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在黃河九十九道彎中,最大的一個彎如同伸開的雙臂,將陝西攬入懷中。

陝西是一支歌。她將黃土高原的豪邁,關中平原的坦蕩和秦巴山區的婉約融匯在自己悠揚而久遠的旋律之中。

陝西是一首詩。她用獨特的語言和優美的旋律,描述了遠古的艱辛勞作,西周的森嚴禮儀,秦代的赫赫軍威和西漢的漫漫絲路,還有魏晉的兼並融合與隋唐的強盛輝煌。

陝西是一座寶藏。她珍藏了遠古先民的彌足珍貴的饋贈和十四個古代王朝興衰存亡的曆史,擁攬著各類絢麗多彩的文化遺存和無數精美絕倫的文物古跡。

陝西的這座博物館,匯集了從館藏的數十萬件文物中遴選出的3000件精品,展示了陝西古代文明孕育,產生,發展,鼎盛的曆史及對中華文明的奉獻。

西安(古稱長安)作為陝西的省會,是中國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地方。她地處關中平原的中部,素有“金城千裏”,“天府之國”的美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繼藍田猿人,半坡氏族之後,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10世紀間,曾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西周在此興文修武,製禮作樂,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秦橫掃六合,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確定了後世兩千多年的國家政治框架;西漢王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辟“絲綢之路”,形成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統治的思想基礎,成為與羅馬並峙東西的泱泱大國。唐帝國勵精圖治,社會開放,創造了輝煌的大唐盛世。作為古代都城典範的長安城,布局嚴謹,規模宏大,人文薈萃,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公元11世紀後,西安雖然不再作為國都,但仍是扼控中國西北,西南的重鎮。一千多年的都城史,三千多年的城市發展史,西安上演了古代中國最威武雄壯,瑰麗多姿的活劇,成為中國人最自豪,最珍貴的記憶。

 

從博物館出來向東不遠,便是著名的大雁塔。該塔宛然已經成為西安的標誌。大雁塔有個令人遐想萬千的名字:“雁字成行,角聲悲送,無端又作長安夢”。 大雁容易讓人聯想起遠方,而西安的大雁塔,正是1400多年前,從西域遠行歸來的唐僧玄奘所建。玄奘法師一路曆經千難萬險到達印度,取經學法。最後帶著豐厚的經文和大量的佛像回到長安。法師上表唐皇,陳述取經的由來,在長安受到了隆重的歡迎。

 

 

大雁塔由此建築起來,作為供奉和貯藏這些來自印度的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的場所。塔由玄奘法師親自設計,指導施工,並參與擔運磚石。 據記載,最初修建的這座磚塔有五層,高180英尺,基座每邊長140英尺,麵積約20000 平方英尺,而且完全依照印度風格,形式奇特,洋味兒十足。

後來經過曆次修葺,形成了現在七層的規模。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外部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氣魄宏大。整個建築沒有飛簷,沒有挑脊,沒有任何裝飾點綴。七層方方的漸高漸小的土黃色塔身連一隻鈴鐺都沒有,唯一的裝飾是每一層正中的拱形門,可以憑欄遠眺。這就是莊嚴古樸的大雁塔,樸素的讓人一見之下甚至有些失望。然而細細揣摩,似乎也隻有這份簡潔穩重,才能配得上法師的修行。

唐末以後,寺院屢遭兵火,殿宇焚毀。隻有大雁塔巍然獨存。沿著塔內的螺旋木梯一層層登上塔頂,北望是老城,南看是新區。大雁塔就這樣巍巍屹立,任憑興衰沉浮。

與大雁塔遙遙相對的是小雁塔。無論從家世背景,還是從規格建造,藝術等方麵,都絕不輸於大雁塔。兩塔並稱為唐代故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誌。

 

 

小雁塔是密簷式磚塔,略呈梭形。現在通體上下仍然保留著唐代建築從材料,結構到整體形製的原汁原味。從塔頂,塔身各層直至地宮皆是1300年前的原貌。這裏的每一塊磚都是一個傳奇,都是一個時光的記號。隻是由於歲月的侵蝕,由原來的15層變成了現在的13層。

走進小雁塔,塔內陳設的一切看起來都很陳舊,但卻不失挺拔。沒有大雁塔的噪雜,這裏耳邊是空蕩的寧靜,除了鞋子與木梯在演奏著古今的節拍,還能聽到的就隻剩下自己的呼吸了。梯子越來越窄,樓層越來越矮,使我不得不躬身貓著腰向上爬。也許麵對這四壁的唐磚,我必須以恭敬的姿勢登頂,如同一個虔誠的膜拜者。

登臨塔頂,站在殘缺的塔尖之上往外望去,整個西安都在腳下,高樓林立,民居幢幢,古城牆在遠處的樓宇之間斷斷續續地隱現著。

腳下這看似柔弱的小雁塔,其實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經曆過大小76次地震,其中最是神奇,也是最為人稱道的,就是那段“神合”的曆史:

1487年,陝西發生了6級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間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大縫,然而時隔34年,在1521年的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居然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歸為佛祖的功德。15559月,一位名叫王鶴的小京官回鄉途中夜宿小雁塔。聽了目睹過這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這一段奇事後,驚異萬分,便把這段史料刻在了小雁塔北門楣上。新中國成立後修複小雁塔時,才發現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來建塔時,工匠根據西安的地質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築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後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雖曆經70餘次地震,仍然能夠巍然屹立。

在返回城區的途中,我在老城的南門下了車。經過“書院門”信步來到了碑林----這座有著900餘年曆史,收藏著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量最多的藝術寶庫。石頭雖不會說話,成碑之後便有了靈氣。三千餘方石碑浸著歲月滄桑的墨色,組成了這世上獨一無二的石質書庫,也是中國曆史文化的濃縮。

 

 

展室內,成排的石碑高高的壓下,厚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站在陰涼的石碑前,密密麻麻的文字隔著現代的玻璃,依然帶著古舊的氣息撲麵而來。

碑林對人們的最大吸引力,就是集中了許多傑出書法家的傳世名作,如柳公權的代表作《玄秘塔碑》,其字體遒勁雄健,撇捺如劍,氣勢雄拔,令人有呼呼生風之感;歐陽詢的《黃甫誕碑》,險勁精絕,格局峻峭,間架結構端整勁秀,筆力剛勁,自成一家。

石刻藝術也是碑林的一大內容,而且展品幾乎都是文物真跡,且大氣磅礴。動輒一二人高,然而雕刻細膩,手法自然,加上燈光的映襯,無論是神佛還是走獸,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沉靜安詳,散發出曆史的光輝。這是一種真正的智慧,莊重柔和而又挺拔大氣,令後人歎為觀止。

 

在古都西安,最有氣勢和最具王朝標誌的,就數古城牆了。厚重的古城牆將老城仔細地包裹起來,西安人因此便有了依靠;而初來咋到的人,一看這古城牆,便有了懷古的思緒。長空寂寥,秦腔的吼聲隔空而來,曆史的風味令人微酸。

 

 

每一個到達或離開西安的人,留在眼裏的第一眼或著最後一眼,都應該是西安的古城牆。青灰色的磚垛隱藏著從隋唐至今1400多年的曆史,還有那些或激情飛揚或灰暗頹唐的歲月。西安人一如既往,在城門之間穿梭,似乎隻有鑽過了高大的城門洞,才會真正覺得是生活在漢風唐韻中了。

西安現存的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公元1374  - 1378)。圈起老城的中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米,南牆長3441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近14公裏。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係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

當我登上古城牆,但見青磚鋪底,平整寬廣,煞是壯觀。西安古城牆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係,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過去牆頂可以跑車和鍛煉,現在則可以舉辦馬拉鬆賽事。

古城牆,在不同的時候,能品出不同的風味:白天,古城牆雄偉莊重,厚實的牆體和頂上凹凸起伏排列成整齊的垛口,讓人精神一振;傍晚,在城牆下散步,天在遠端呈現出隱藏一切的昏黃,望著天幕下垛口的剪影,與城下熙熙攘攘,自娛自樂的人群很和諧地相處在一起,顯得其樂融融,熱鬧異常;月夜,在城牆上,每個垛口都懸掛著一串亮麗的紅燈籠,遠遠望去,一盞盞夜燈熒光閃閃,映襯得城牆路麵更加昏暗和寬闊幽深。圍繞著城牆邊的環城公園裏,不論是清晨還是夜晚,每每總會有秦腔的吼聲奮不顧身地穿透城牆戳進來,唱的人高喉大嗓,忽然蕩氣回腸,忽然又悲戚婉轉,讓人感覺很溫暖,淳樸。

沿著南大街,我來到了今天的最後一站------鍾鼓樓。鍾鼓樓和西安人相伴已有六個多世紀了。西安人在城牆下進進出出,在鍾鼓樓下走走停停,看見城牆就有了依靠,仰望著鍾鼓樓就仿佛有了主心骨。來西安的人大多喜歡在這裏留張影,將自己融入在古老城市的一瞬。

 

 

鍾樓位於西安的市中心,仿佛古城的坐標原點。鍾樓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當時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全國各城市興建鍾樓,以鎮天下。西安鍾樓初建時原址在現在的西大街,與鼓樓東西對峙。當時此地與南北城門正對,是城中心之所在。後來由於市中心的東移使得鍾樓也不得不跟著東遷。這鍾樓的遷移也算是個謎題:據記載,鍾樓是整體遷移,遷移後的鍾樓都是用的原先的材料,絲毫未變,這既需要高超的建築安裝技術,又需要嚴密精細的工程組織,即使是現代也不是輕而易舉的。

鍾樓從地麵到金頂通高36米,絕對是需要仰望的。站在鍾樓之上,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頗有點指點江山的味道。從前有個笑話,說是山西人和陝西人在一起吹牛。山西人說:“山西有棵大槐樹,把天磨得咯吱吱.”  陝西人說:“那不算高。陝西有個鍾鼓樓,半截戳在天裏頭。”這話確是誇張了點,但鍾樓在古時候的西安,確實還沒有比它更高的建築。

鍾樓為重簷三滴水四角攢尖木結構建築,通體彩繪,雕梁畫棟。基座方方正正的,用青磚,白灰砌築而成,煞是端莊。四門正中各有一個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四條大街貫穿。

樓分兩層,重簷三層,樓頂上覆著綠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很是耀眼。樓內貼金彩繪,樓頂上有方格彩畫藻井。四麵漆紅的大門,門扉還有幾十幅精美的木雕故事,“木蘭從軍”,“嫦娥奔月”,“西廂聽琴”,“伯樂相馬”。。。。。。雕工精細,十分生動。

上得樓來,樓上西北角有一口大鍾。這口大鍾並不是原先鍾樓上用來報時的鍾,而是明成化年間的仿製品。這其中又有一件神奇之事:據明代龔懋賢所撰《鍾樓碑》記載,鍾樓上原有一口鐵鍾,名景雲鍾,重約6噸。明神宗萬曆年間鍾樓搬遷,景雲鍾暫移他處,後來工程完結,再把景雲鍾搬來懸掛,卻怎麽也敲不響了。因此便生出種種猜測,一說這口唐睿宗景雲年間鑄成的鍾,因其年代久遠,靈性自現,忌生忌遷,隻能用沉默表示嚴正的抗議。無可奈何,隻得重鑄。現在這口景雲鍾藏於西安碑林之內。

鍾樓古時用來報時,後來在不同時期還做過不同的用途。辛亥革命時,義軍曾與在鍾樓布防的清軍激戰;1927年,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石林,在鍾樓開設了西安曆史上的第一家電影院;抗戰時期,鍾樓由於其地勢高拔,而成為預警日軍空襲的報警台;新中國成立後,鍾樓又成為遊行,檢閱和慶祝大會的主席台。

鼓樓與鍾樓東西相望,相距不過百米。與鍾樓的顯赫不同,鼓樓是市井的。鍾樓置於花團錦簇之中,而鼓樓下的門洞人們穿梭往來;鍾樓連接著東南西北的交通要道,而鼓樓則直通回民小吃街;晚上的鍾樓燈火輝煌,而夜幕下的鼓樓則彌漫著燒烤的煙火。

西安鼓樓是目前全國所存最大的鼓樓。它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和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麵,和鍾樓上的巨鍾一起,為老城把著心跳。如今巨鼓也早已不存,唯餘鼓樓巍然聳立。

鼓樓的建築形式與鍾樓相仿,也是歇山式重簷三滴水,南北正中有兩座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樓簷下懸掛著兩幅巨匾,南為“文武盛地”相傳是鹹寧學士李允寬所書。這兩塊匾猶如畫龍點睛,使鼓樓生氣盎然,更顯宏偉莊重,百看不厭。

(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