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借題發揮一下,請包涵。
幾點粗略的想法跟大家探討一下
所謂對文革的緬懷是對青春的緬懷。這點我一直以來理解不了。每個人都有過青春,為什麽要特意對文革複製來做為對青春的回憶?那些中年人,老年人呢?那些被迫害的人呢?如何尊重他們所遭遇的一切?看到書裏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一個8歲的小孩在玩兒街邊屍體的手指。那他長大以後,對青春對童年的緬懷,需要複製一個被侵略被轟炸的場景嗎?
猶太人被迫害,文革中顛倒黑白指鹿為馬,都是對最最基本的生命的踐踏,是我們對曆史的反省,要記住的一點。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其實都有著expand and dominant,和達爾文的適者生存有著類似之處。所謂“文明”,並不都是溫情和公正的。巴勒斯坦人呢?還有(在這裏冒大不諱說)西藏人呢?現代文明發展至今,不應該再以這樣粗暴的形式來解決衝突,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能做到的,就是記得什麽是最基本的humanity.首先想到的是對方是people, 而不是subject.
猶太人對災難的紀念,是對非猶太人給他們帶來的災難的紀念。中國人要對文革反省,要能夠譴責自己。對災難的紀念,並不是念念不忘仇恨。(周圍不少猶太家庭請au pair,都是請的德國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