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患貧但更患不公。
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清楚問題到底出在那裏。織金縣真的沒資金嗎?看看他們的法院審判大廳,比我們州的法院還氣派;看看他們報廢了的辦公樓;看看他們的第四中學,我們鎮在全美都算富鎮,就一個高中,起碼教學樓比四中寒酸多了。就是說縣裏投入教育的錢,並不是平均分配到有需要的學校,個別學校造得毫無必要的豪華(相對而言)。這些都是公開在網上的,很可能隻是冰山一角。
花很多時間、精力把這些東西放網上(當然帶有批評的色彩),讓大家了解,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隻有批評的聲音多了,相關部門才會有所改變。不批評、甚至於對批評采取反批評,以實幹排斥、壓製批評,並不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可以很悲觀地說,我這裏看到的實幹,就像愚公移山;不感動神仙,山是挖不走的。
在這裏批評的人,絕大多數對中國懷有與實幹的人相同的赤子之心,或者他們本身也在默默地實幹,隻是沒說出來。
大多數批評的人,並沒有說實幹是沒必要的。相反的,大家都表達了欽佩之情。
再說一次,批評與實幹同樣重要;批評不是太多,而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