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近代文壇的奇才怪才 ----小偷作家熱內

來源: LinMu 2024-06-02 04:39: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082 bytes)

讓·熱內(Jean Genet,1910年12月19日-1986年1月15日),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詩人、革命者、導演。熱內早年曾是個流浪者,同性戀者,多次因偷盜賣淫罪被捕入獄,後來轉而從事寫作。熱內著有小說《小偷日記》、《鮮花聖母》,《布雷斯特之爭》、戲劇《屏風》、《陽台》等。

出生僅7個月後,熱內被母親拋棄,此後沒有再見麵。在《小偷日記》中,他竟然把她寫成剛從監獄出來的竊賊老太婆。他的父親幹脆連名字都不留下。後來,熱內被一個姓雷尼埃的農村小工匠收養,上學受教育。有一次,老師要求寫一篇《我的房屋》,熱內寫得最好,老師向全班同學高聲朗讀了這篇文章。但是全班同學都恥笑他,說他寫的不是他自己的房屋,因為他是“一個撿來的棄兒”。一個被遺棄的人,有什麽資格寫不屬於他的家園,有什麽資格在同學麵前表現優秀呢?

雷尼埃家根據領養合同,把他養到13歲。14歲那年,他被送到巴黎附近當印刷學徒工。他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於是就逃跑。沒有飯吃,就沿街乞討;沒有衣穿,就順手牽羊,落下了小偷的罪名。後來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偷,經常被捕,蹲監獄。他與警察結下了不解之緣,甚至同警察搞同性戀。

1936年年底26歲熱內流落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給一個德國籍猶太醫生的女兒上法語課,女學生叫安娜·布洛克,當時34歲,這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次異性戀,但他聲稱是一次未發生性關係的“白戀”。1937年9月他再次入獄。他寫信給安娜說:“您不要來看我在牢房深處的慘相。這種苦修的狀態當然是孤獨的。基督教諸位大聖徒們難道不正是追求這樣的境界嗎?” 

除偷錢偷東西外,他還愛偷書,而且經常偷高雅的哲學書和文學名著。他想看書寫書。他先寫詩。詩一向被認為是最神聖最高尚的文學殿堂,可他卻從最卑賤、最肮髒、最下流的人間地獄裏發現了美。小偷生活漂泊不定,心理壓力大,寫作環境極其惡劣,於是他迷戀上了監獄這個避風港。在監獄裏有更多的時間,而且有吃有喝還有人為他站崗,可以安心構思,盡情寫詩寫書。就這樣,他在監獄中創作了長詩《死刑犯》、一大堆劇本,和長篇小說《鮮花聖母》。應該說他確實有寫作天賦,寫小說時許多藝術技巧他信手拈來,什麽象征主義描寫啦,什麽開放式結構啦,什麽黑色幽默啦,熱內竟在無意識的即興寫作中運用得得心應手,儼然像一個文學大師。

出獄後他在塞納河畔擺起舊書攤出售看過的偷來的書。他還把自己寫的詩偷偷印出來,擺在書攤上賣,以文會友。經過小文友的引薦,他認識了當時著名作家讓·科克托。科克托慧眼識奇才,看完熱內的處女作後,立刻意識到熱內作品低俗中見奇異的現代文學價值,於是他痛快地幫助小偷出版詩書。一個法國文學奇才就這樣被發現了。

熱內即將成名,但惡習難改,一偷再偷。有一次被判處終身流放。多虧科克托動用了各種關係才把他保釋出來。但熱內終身流放的命運並未改變。

1942年小偷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鮮花聖母》和《玫瑰的奇跡》。1947年在法國公開上演劇本《女仆》,後來和另一部劇本《嚴加監視》一起出版,引起強烈反響,獲法國七星詩社獎。緊接著,《小偷日記》先後在瑞士和法國公開出版。

根據當時的法國法律,熱內可能被流放到海外的一座孤島上。以薩特、科克托為代表的“全巴黎文學界”,為了挽救一個才華橫溢的小偷作家,上書共和國總統,呼籲赦免對熱內的刑罰。熱內因禍得福,名聲鵲起。在評論界出現了“讓·熱內現象”。1949年8月12日,法國總統發布了對熱內的特赦令。 法國著名的伽利馬出版社出版《讓·熱內全集》,請薩特為其作序。

他住進了豪華飯店,在裏麵自由寫作,這反倒讓他感到渾身不自在了,也許是他過慣了流浪生活,小偷生活,鐵窗生活。他本來就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現在卻要同流合汙,頓時陷入了不可名狀的精神苦悶。他對記者說:“一旦自由,我卻迷茫了。” 他說過,他是“赤貧粉揉成的窮酸麵”,貧困就是他的血液,他的精華,他的本質。 他擱筆了。

一個好作家懂得反思,既可以在地獄裏發現天堂,也可以在天堂裏看到地獄,沉寂多年之後,他恢複了創作活力。此時,法國荒誕派戲劇風起雲湧,熱內不甘寂寞,揮筆推波助瀾,先後創作了三部名劇《陽台》(1956)、《黑奴》(1958)和《屏風》(1961),成為法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家之一。一時間,熱內的作品蜚聲國內外。

1967年12月22日,他開始一次遠東的“再生”旅行,小住日本,途徑印度、巴基斯坦、泰國和中國。 1968年5月,巴黎學生響應中國文革搞造反運動,他立刻從摩洛哥趕回法國,支持學生遊行。 

1983年,他榮獲法國國家文學大獎,從此奠定了他在法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小偷成了世界知名的大作家,這的確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個奇異的現象。

《小偷日記》並非日記,是一部以日記的形式寫成的自傳體小說。在乞討、流浪、偷竊、坐牢的生活環境裏,他很難堅持寫日記,即使寫了也無法完整保存下來。他在書中坦言:“我寫這本書,住在世界一流繁華大都市的一座豪華大飯店裏。”這本書是對往昔生活片段的補記、追憶、回味、思考和重新認識,帶有明顯的自傳性質。

《小偷日記》中描寫了小偷、流氓、男妓、叫花子、流浪漢等西方社會的底層人物,以及同性戀和監獄生活等最為忌諱的方麵。熱內根本不在乎人家罵他小偷、流氓、混蛋、無賴、人妖,他淋漓盡致地揭示了罪孽的心態。1936年,他從部隊開小差之後,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曾在歐洲四處流浪,曆時一年。怪誕的生活產生了怪誕的心態,怪誕的心態產生了怪誕的作品。通過一個渾身沾滿汙垢,長滿虱子的小偷的視角,《小偷日記》向我們提供了絕無僅有的獨特的歐洲風貌。“我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裏,望著滿天星鬥仰天長歎,當年亞曆山大和愷撒不也望空興歎過?可我現在隻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叫花子,一個愛偷懶的小偷。我也橫跨了整個歐洲,隻是我的辦法與他們的赫赫戰功相反相成,正在為我譜寫一段珍貴的秘史,情節之離奇足與偉大的征服者相媲美。這些細節將把我塑造成天下第一奇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熱內已經被社會擠壓到世界的邊緣,不得不四處尋找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如實寫下他的下賤生涯,在極端動蕩不安的客觀環境裏,在極端惶恐的心理條件下,苦中作樂,醜中尋美,寫詩,寫小說,寫劇本,寫得有情有景,有滋有味。雖然卑微,但文采飛揚,光怪陸離,博得法國當代文學大師薩特的喝彩,這部小說成了世界名著。

在小說寫作方麵,《小偷日記》確有值得稱道之處,《小偷日記》和許多現代派小說異曲同工,從形式到內容都有很濃的“怪味”。小說不以人物事件為線索,也不以思維邏輯為脈絡,不以時間為順序,而是順乎回憶片段的意識流程,想到哪裏寫到哪裏,雖然有些支離破碎,但也有雲海飄忽的效果。這是一種西方現代派小說時髦的表現手法,有鮮味也有怪味,追求並達到荒誕的藝術效果。在作者粗俗或多彩的文字中不難看出試圖走向美麗詩意的努力。薩特在熱內的作品中發現了一種特別的,甚至可以說高尚的東西,即他對人的荒謬生活處境表示抗議。他的作品絕望中有歡愉,禁錮中有解脫,汙垢中有純潔,恥辱中有神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是個天才作家又有豐富真實的底層生活經曆。很棒的介紹和評書,讚木木! -忒忒綠- 給 忒忒綠 發送悄悄話 忒忒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2/2024 postreply 14:07:00

謝謝綠綠來讀。新周快樂 -LinMu- 給 LinMu 發送悄悄話 LinM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3/2024 postreply 01:02:36

非常有意思的介紹,熱內真是奇才,謝謝分享! -快手廚房- 給 快手廚房 發送悄悄話 快手廚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4/2024 postreply 02:29:38

寫得真好,一氣讀完。謝謝分享! -MarkM76- 給 MarkM7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4/2024 postreply 10:41: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