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前,英國人把世界各地很多藝術品、杜鵑花……運回國,站在我們的角度,這是掠奪。但如果站在英國人角度上,他們不這樣認為。他們不惜飄洋過海,冒著生死風浪,把一些藝術品甚至整個神廟,用木船運到英國,好好保存下來。例如,津巴布韋維多利亞大瀑布,是戴維·利文斯敦發現的,他把它獻給英國女王,並堅守在那兒幾十年,防止有人開發破壞,想想那是百年前的蠻荒時代呀,要忍受多少痛苦,至少沒有婚姻的幸福小康;把稀世珍寶的寶石獻給女王,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永遠沒有共同語言,也就不可能間接找到解決問題的模式。
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挖了一塊窪地,低稅製讓外資進來,最後外國人相信了,然後忽地湧進來。看看現在中國社會的進步,誰會相信,三、四十年前,我們還是瀕於饑餓,經濟幾乎崩潰的狀態呢?美國今天也在挖一個窪地,減輕產業負擔,土地肥沃了,有可能是美國百年振興的根基。如果下一任總統不改變現在的稅收政策,而是到處去溝通友好,與誰都握手,就把投資吸引過去,加上人工智能的應用,怎麽會不崛起呢?
我們的公共關係工作現在應該不需要再去強調身份證明,能證明的差不多也都證明了。現在是要解決商業大環境的問題,就是要充分認識西方價值觀,把華為價值觀中和西方一致的部分講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識。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並不完全接受西方的政治價值觀,在市場經濟、技術、用人……方麵,哪些是不能碰的,我們不接觸就行了。我們堅持自己的自信,並不一定要示人。
在兩千多年前西方出現的蘇格拉底、柏拉圖時代,中國也有孔、孟之道,但中國沒有出過柏拉圖。大家也假設過,如果出了一個“柏拉圖”,中國又會怎麽樣呢?為什麽呢?孔孟之道提倡“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向內收斂的;而西方哲學主張往外開放,開放了兩千年,西方就稱霸了世界。中華文明收斂的五千年中,國家沒有分裂,是不是全因為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呢?中國的西麵、南麵是高山,北麵是沙漠,東麵是大海,因此形成了一個小的封閉環境,這樣的地理環境與思想形成可能有很大關係。你們想想,畢達哥拉斯原理、歐幾裏德幾何是研究勾股定理中的原理、意義和探索,他們的研究是為什麽,是朝向源頭,是道的問題;我們的九章算術也是在研究勾股定理,是研究怎麽用,怎麽解決問題,是向內核發展,是術的問題。我們向下,西方向上,那麽就成了一個價值的分水嶺,我們就沒發現微積分,沒有微積分就沒有工業的基礎。所以西方工業比我們發達。
一千多年前的歐洲還處於中世紀黑暗,GDP每年增長不到1‰,公元始的一千年內經濟翻了一番。中國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文明已經非常發達,清明上河圖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那為什麽後來中國衰落,歐洲就崛起了?莎士比亞怎麽會對歐洲文藝複興產生這麽大作用?我以前想不明白。我看拜倫的《唐璜》,怎麽這個戲劇就觸及到歐洲的思想解放呢?我看不懂,就問別人,別人說唐璜就是一個流氓,但衝開了宗教的禁錮;還有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我也不明白,怎麽這就是文藝複興呢?實際上,人本質上就是裸體的,厚厚的衣服穿上的是封建和宗教。文藝複興,就是恢複到原始自然的本來麵目,這就是解放思想。莎士比亞的戲劇、米開朗基羅的雕塑……開啟了文藝複興,也就開啟了歐洲的強盛之路。
三百多年前,俄羅斯彼得大帝派遣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技術,自己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隨團出訪,去做木工,修船造船,回國後就興辦工廠,發展科研,改革軍事。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期間,大量引進了西方的哲學、藝術、繪畫等。俄羅斯繪畫是寫實的,寫實和工業化是有關係的。中國繪畫是寫意的,寫意可能和今天的人工智能、虛擬遊戲有關係,但問題是,沒有造就中國三百年前的強大。
一百多年前,美國馬漢提出的“海權論”,推進了美國海軍的徹底轉型,使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洋國家。而我們從漢武大帝開始,就一直在征西,為了一個汗血寶馬。汗血寶馬的傳代是靠母馬,一個一個地生,不是靠公馬播種,因此,兩千年都沒有形成強大的馬隊。我們忽略了海洋。當然,兩千多年來為了守住邊疆,我們的祖先犧牲了多少人。那時候去新疆戍邊,帶來的後果是永生永世不能再見妻兒,即使放探親假,你也回不來,士兵靠步行走過沙漠的可能性能有多大?而且未必能馬革裹屍還。我們看到前人的艱辛與偉大,也看到了我們的短視與不足。當我們不麵向海洋,全球化就晚了幾百年。我們到當代才重視海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3/25/12548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