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下麵十具寫的帖裏提到了“空無所空;所空既無”,就去網上查了一下這句,看到這個對我來說的好帖: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_百度知道 (baidu.com)
知道了【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的前一句是【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是【心,形,物】,反映一個東西的內在,外在,以及從第三視角去看一個東西本身。如果你能感悟到這個東西是無心無形、甚至無物的,那麽這個東西就隻能是空的,也就是【唯見於空】。但這不是真空,是你的看空。因為如果是真空,那麽你本身就不應該有空與不空的概念。所以你還需要消除【看空】的概念。於是,當【看空】也是【空】時,你才真的能達到真空的境界,也就是【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講的是既然你所看空的東西本身就沒有,就不存在,那麽與【無】對應的【有】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無無=有】)。當【有無】的概念也消失了,那就變成了純粹的一直的孤單冷清簡單,也就【寂無所寂,湛然常寂】。如果這時你感受不到孤單冷清簡單,你就不會產生欲望,也就是【寂無所寂,欲豈能生】。當你沒有欲望了,就是真靜了。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分層次地遞進地解釋了,為什麽當你不關心一個東西的時候,這個東西不會影響你的心情。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就是如果你能對影響你的事情做到不關心的時候,這個事情就不會再影響你了。”
然後再去體會【空無所空;所空既無】,先到前一句,【觀空亦空】,才得到【空無所空;所空既無】。不知道怎麽表達,不過這些句子一氣嗬成,就有了感覺。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
但是,那種境界,可望不可及。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