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像馬車。

中醫當年,年輕進取,充滿探索精神。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本草綱目載藥用植物1095種,動物440種,礦物357種,針灸有24條經絡,362個經穴、48個經外奇穴。能從中發現治病效果,應該也經曆了觀察,實驗,假說,驗證這些過程,試出劑量配方,知道大毒小毒,其間想必死傷中毒無數。

沒有任何技術手段,能從中歸納出自圓其說的中醫理論,雖然錯了,但實屬不易,顯示了古人的開拓精神和創建理論能力。

中醫的今天,垂垂老矣。早已失去當年的進取精神,走進死胡同,隻靠翻古醫書過日子。麵對重要醫學問題,沒有新方向,新理論,新方法,束手無策,無能為力。

看中藥,無非植物根莖花葉的搭配組合,輔以煎熬,但也就止步於此。就說救人無數的抗生素,青黴素,紅黴素等各種黴素,黴,就是發黴,黴素由自然界黴菌產生,純天然,而以天然藥材為根基的中醫曆盡千年,卻發明不出來。自詡博大精深的中醫,其實既不精,也不深。

就像馬車,雖然不能翻山過海,三裏五裏拉個貨,還是可以的。中醫治個頭疼腦熱,拉肚子啥的,也有效。從中藥的有效成分中開發出高效的小分子藥品,也有可能,不過這已超出中醫的能力。當然中醫把人身整體看待的係統思維方式,也能開發思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