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48, 共48  分頁:  [1]
    #跟帖#  四海皆兄弟,天下大同,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6-12
    #跟帖#  科技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人說,距離已死。幾百年之後會是啥樣,現在不可想象。到那時,國家的概念,可能已經不再有意義。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6-12
    #跟帖#  國家會永遠是人類社會組織方式嗎? 也許千年以後會看現在,就像現在看幾千年前的部落,覺得國家不過是一種原始的形態。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6-12
    #跟帖#  種族,文化,習俗,財富,生活方式的各種差異,是國家存在的基礎。科技的進步,慢慢但是不可逆轉地,使人類同化。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6-12
    #跟帖#  混動車用內燃機充電,用電驅動,所以用小發動機,小電池,比純電車更輕,小發動機本來更有效,保持最佳狀態運行,就更有效。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6-08
    #跟帖#  如果效率=100%,一加侖能開350公裏;如果效率=46%,一加侖能開160公裏(100 mile),比亞迪數字差不多。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6-08
    #跟帖#  混動車,是讓內燃機在最佳狀態發電充電,用電驅動,相當於電車。一加侖汽油能量 = 35度電。電車100公裏耗電10度左右,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6-08
    #跟帖#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孔子就沒把老師當一回事,說當仁不讓於師,三人行,必有我師。我之外的1/2的人都是老師,這得認多少爹?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5-05
    #跟帖#  美國例外嗎?自川普當政至今,一眾政客的表演,隻能用孝子賢孫來形容。下台後,還一個接一個到海湖莊園跪拜。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5-04
    #跟帖#  等級社會,注定了位居上層就等於輩分高。就像在封建大家庭裏,老爺以下,全都是晚輩兒,見了老爺要磕頭。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5-04
    #跟帖#  來捍衛我們的經濟運行方式,否則我們知道將會發生什麽,將對我們的體係產生嚴重破壞性的經濟和政治後果”。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4-06
    #跟帖#  組織力壓市場。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說:"像我們這樣的以市場為基礎的體係將難以與中國競爭和生存。除非我們找到一種不同的方式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4-06
    #跟帖#  共產黨的崛起與成功,在於無人可及的組織力,把民眾組織動員起來,擰成一股繩,人心齊,泰山移。組織集權,又是失誤的原因。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3-29
    #跟帖#  印度人也聰明,當Google微軟IBM的頭,副總統,可國內一盤散沙。中國人行,可當年屈服於幾枝洋槍洋炮,小日本軍靴之下。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3-29
    #跟帖#  除非用基因技術改造人類。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3-16
    #跟帖#  同理,人已經不再經曆自然選擇。智力不高的,後代反而更多。非自然選擇的結果,必將是人類平均智力的下降。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3-16
    #跟帖#  研究發現,狼比狗聰明,更懂因果。自然選擇會提升智力,自然界中,聰明個體有生存優勢,所以有更多後代。而狗是非自然選擇的結果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4-03-16
    #跟帖#  點是位置,線是關係,本質都是虛的,畫出來才變實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12-29
    #跟帖#  點,非實體,無尺度,就是一個位置,一個坐標(x,y) 或(x,y,z)。線,也非實體,隻是x,y,z之間的線性關係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12-29
    #跟帖#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 [品茶小軒] - 泥川(45 bytes ) 2023-12-18
    #跟帖#  其實不必把形式看得太重。能打動人心就是好藝術,何必拘泥於某種形式。畢加索的畫守什麽規矩嗎?杜甫詩中規中矩,可李白詩更爽。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12-18
    #跟帖#  中國曆史反反複複,就是被祖宗拖了後腿。迷信將來,鄙視既往,某人的話也不能說完全沒道理。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12-03
    #跟帖#  祖宗對今人沒有意義。如果祖上顯赫,今人就自信,祖上卑微,今人就該自卑嗎?縱然是自己所為,好漢亦不表當年勇。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12-03
    #跟帖#  這些在ChatGPT(或Google的Bard)和搜索功能結合以後,都會改變。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2-10
    #跟帖#  不過如果是學術問題,它可以提供有關references。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2-10
    #跟帖#  一個ChatGPT的應用例子,不是一問一答。 [品茶小軒] - 泥川(1169 bytes ) 2023-02-10
    #跟帖#  ChatGPT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在開發者意料之外,是模型大到一定程度,訓練數據多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出現的。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2-10
    #跟帖#  人腦有1000億神經元細胞,之間100萬億連接,不是靠數據庫記憶思考,ChatGPT2000億參數,它的機製有點像大腦。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2-10
    #跟帖#  信息來源? [品茶小軒] - 泥川(388 bytes ) 2023-02-10
    #跟帖#  誰管理database?根本沒有database,它所有的輸出,都來自它的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模型的2000億參數。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2-10
    #跟帖#  為什麽沒信息reference?沒辦法給,海量的訓練文本,都化作2000億模型參數,它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從哪來的。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2-10
    #跟帖#  問題提幾次,答案一樣嗎?不一樣。對每個問題,它都有多個概率不同的答案,你給的概率門檻值越低,答案越多樣化。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2-10
    中醫像馬車。 [品茶小軒] - 泥川(1524 bytes ) 2023-01-16
    #跟帖#  要解決的問題>>N+M,中醫手段遠遠不夠,無能為力。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10
    #跟帖#  數學講上限,中醫有上限,而且不高。幹預手段無非N種中藥,針灸等M種操作,再沒有,也不會有更多手段了。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10
    #跟帖#  從發展看,中醫就一死胡同。中醫就像馬車,能載你在大道上走,但是翻不過山,跨不過海,上不了月亮火星。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10
    #跟帖#  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中醫現在治不好的病,以後也永遠治不好。現代醫學今天治不好的病,明天就可能治好。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10
    #跟帖#  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中醫現在治不好的病,以後也永遠治不好。現代醫學今天治不好的,明天就可能治好。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10
    #跟帖#  理論灰色,生命之樹長青。科學理論一直在生命現象後麵追。理論和現象的差距,正是科學發展的契機。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10
    什麽是科學?其實沒那麽複雜。英文就3個字:Evidence based Theory,中文7個字:基於證據的理論。 [品茶小軒] - 泥川(1178 bytes ) 2023-01-06
    #跟帖#  中醫弱點是根本性的,由於古人有限的認知工具和能力,它的根基是陰陽氣血這種錯誤的人體模型。從根子就錯了,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03
    #跟帖#  中醫和宗教相似,都隻能從古代經典中尋找答案,是一個不能發展的學科。當它的有用部分被現代醫學吸收後,隻能被淘汰。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03
    #跟帖#  1949年以前,古醫術當道,人均壽命不到40歲,當今,現代醫學普及,人均壽命將近80歲。新冠來了,古醫術有什麽好辦法嗎?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01
    #跟帖#  中醫就隻能回到2000年前的黃帝內經。現代醫學承認自己的局限,不斷糾錯,發展,它也具有包容性,能吸收古醫學的有用部分。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01
    #跟帖#  古醫術的問題就是“古”。在古醫術的框架下,完全沒有糾錯發展的機製。就像所有宗教隻能回到2000年前的教義,不可能再發展。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01
    #跟帖#  更好的說法是古醫術和現代醫學。古醫術各國都有,像伊朗,印度都有自己的一套。美國的華盛頓就是被放血這種西方古醫術給治死的。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01
    #跟帖#  中醫西醫這兩個詞本身就是誤導。好像中醫是自己的,西醫是人家的,人之常情,當然希望自己的比別人的好。本質是把醫學政治化。 [品茶小軒] - 泥川(0 bytes ) 2023-01-01
    #跟帖#  那話原意我覺得是,在貧乏的時候,要分配得平均。類似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不識貨時候,就隻能比較。 [品茶小軒] - 泥川(156 bytes ) 2022-11-04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48, 共48  分頁:  [1]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