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波走多少
中國這波疫情來時凶猛,在本煩所認識的人中,估計有60-70%的人感染並出現症狀了。雖然大多數人的症狀很輕,主要有喉痛,發燒和輕微咳嗽,乏力等,也不乏嚴重的案例。據說國內各地醫院和火葬場多數已經處於爆滿狀態,出現了一床難求和一爐難求的狀態。說明,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
國內報道的一些名人相繼“因病”死亡引起了人們對民間死亡人數猜測,由於沒有相關信息,沒有人知道到底死了多少。以官方的數字,放棄清零以來,全國死亡的隻有十幾人。在全國數以億計的人感染並出現症狀的情況下,這個數字估計自己都不信。數字之假,已經成為笑話了,以至於有網友這麽嘲諷國內常露麵報告疫情的兩位技術官員:但願世間無尊友,否則人心涼萬年!
太假了!不知政府為何這麽做,在已經被世人指責對疫情處理不透明造成最初疫情向全國乃至全球擴散的情況下,依然不接受教訓,繼續這麽做真不是很聰明。況且,在其它大多數國家都很坦然地盡力統計和報告各種疫情數字的情況下,這樣規模的疫情來了會死多少人基本上都是公開的秘密。即使政府不報,人們也可以根據各自資料進行前瞻或者回顧性預測,得到一個大致數字。
實際上已經有人這麽做了,世界各地有好幾個機構研究機構用模型推算了中國這波疫情會有多少人死亡。其中三個分別是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盡管他們用的模型不同,得出的結果卻相差不是太多。
複旦大學餘宏傑課題組預測是150萬。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55-7
廣西自治區疾控中心主任卓家同及同事的預測是200萬 ,據說文章發表在《上海預防醫學》上,可是網上找不到本章的鏈接,雜誌似乎沒有電子版(姨,都什麽年代了!)。
香港大學的Joseph Wu的團隊預測會有96萬人死亡。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2.14.22283460v1.full.pdf
三個平均在一起是148萬人。
其實根本不用什麽模型,本煩班門弄斧也來用一個很簡單小學算術預測一下中國這波疫情會死多少。具體算法如下:
首先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收集的香港和俄羅斯的在兩波奧密克戎流行時的數據來估計奧密克戎感染後的病死率,具體的算法就是拿每波疫情的高峰死亡日均值除以高峰病例日均值。
其次是估算目前國內感染人數,以十四億人口算,按目前的趨勢,等這波過去時全國平均感染並有症狀的人數應該在30%。 那麽總感染人數就在4.23億。如果是50%的話,那麽總感染人數就是7.06億。
然後把感染人數乘以病死率即可得出死亡總人數。
具體數據見下表:
預測死亡總人數 | (萬) | ||||
高峰病例日均值 | 高峰死亡日均值 | 病死率 ((0/00) | 30%感染率(4.23億) | 50%感染率(7.06億) | |
俄國第一波 | 188546 | 763 | 4.05 | 171 | 286 |
俄國第二波 | 52631 | 100 | 1.90 | 80 | 134 |
俄國兩波均數 | 120588.5 | 431.5 | 2.97 | 126 | 210 |
香港第一波 | 66194 | 285 | 4.31 | 182 | 304 |
香港第二波 | 22000 | 74 | 3.36 | 142 | 237 |
香港兩波均數 | 44097 | 179.5 | 3.83 | 162 | 271 |
不管是按香港的數據來推算,還是拿俄羅斯的數據來推算,得來的死亡總數都是百萬計。
兩地第一波的數據算來的病死率和總死亡數都比第二波高,估計是因為人群免疫差異和病毒毒性稍有不同有關。假設中國這一波下來人群感染率為30%,按俄羅斯的第一波數據得來的病死率和總死亡數分別為千分之4.05和171萬,按香港的則分別為千分之4.31和182萬。按俄羅斯的第二波數據得來的病死率和總死亡數分別為千分之1.9和80萬,按香港的則分別為千分之3.36和142萬。
如果取兩地兩波的均值則分別為126和162萬,這兩均值的均值又為144萬。再看看上麵三個模型得到的148萬的均值,相當接近。
其實,這個可能還是個保守的預測,因為中國這一波過後,感染率可能會高達50%。 假設人群感染率為50%得來的數據則更高,以俄羅斯的兩波數據算的總死亡分別是134和286萬,按香港兩波數據算的總死亡分別是237和304。
如果取兩地兩波的均值則分別為210和270萬,這兩均值的均值又為240萬。
不管怎麽算,中國這波疫情的總死亡人數都會以百萬計,在144-240萬之間。不過到底會有多少,可能永遠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