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絕大多數的網友都是受過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是揮揮筆就能洋洋灑灑的人,可是,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意識到,論壇裏任何的“莫名其妙”的權力的產生都意味著對論壇自由言論的削弱,尤其是隨之而來的對思想自由度的無形傷害。
為什麽不能讓權限脫離了相應的監管,用一位茶肆曾經的版主在任時的話來說:版主首先也隻是個自然人。所以不加監管的和不能明確的權限被情感濫用是意料之中的事。
話再說回來,應該說有的網友是讚成這樣的排除異己權限的產生的,因為他們認為它可以成為自己的庇護所,護身符。但恕我直言:你們不僅自私而且糊塗----按照中文的表達習慣,重點是放在後麵的那個詞上的。要知道專政的指向是可以變換的-----被專政的對象是可以轉換的,而唯一可以長久受惠於它的隻有它的使用者。別以為今天它被用來指向你們的對手,一旦這些對手消失了,你們就是下一波的專政對象----專政從來不會成為一種擺設,因為權力從來是要用來彰顯的,“反目成仇”說的就是這樣的必然轉換後的情形的,譬如法國的雅各賓黨人羅伯斯庇爾專政,再打個比方看看,工農聯盟專了資本家的政,後來呢?失地下崗的又是誰?從中成了大戶的又是哪些人呢?誰能告訴我到底是誰專了誰的政呢?矛盾的一方的消失意味著另一方的質變----這是抽象的表述,具體地說----就是價值的轉換。
圖一時的痛快而不顧長久利益的,是為短視。我曾勸告某些我認為值得提點的網友:目光要看遠些。現在看來這些網友雖然是能善用筆來洋洋灑灑的,但還是缺了一點悟性,理解能力還是差了一截。要懂得,如果是能坦誠相待的,那麽公平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黑箱權力,一旦產生,不僅很難監管,而且它有自我膨脹的特性。我們耳熟能詳的“將權力關進籠子”裏的呼聲正是對權力黑箱化的擔憂,也所以每一種權力的出現不但要有明確的概念解釋也必會伴隨著限製它的條文產生。英國的《大憲章》的誕生使黑暗社會有了進步的可能,1778年美國的製憲會議的主議題也是為了限製政府的公權力可能會有的膨脹泛濫,就是看看眼下我們也可以看到政府想要多一點權限也要經過上下議院來來回回的磋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