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況下都太狹窄了。桃園三結義,瓦崗寨起義開始的時候把隻顧自己的自私之情擴展到朋友之間,所以有非常好的發展。而到後來,劉備隻顧三人之間的義,而忘卻了國家的義;善雄信隻顧自家的義,也不顧國家的義,這些就成了分水嶺,之後就隻有江河日下,根本原因就是以小義失大義。
管鮑之交則相反,最終以國家天下的義超越了兩人之間的朋友之義,才成就了管仲的霸業,鮑叔牙真正的朋友之義。
所以一切都取決於個人的胸懷和見識。隻為自己的利益和麵子爭強好勝的則根本就沒有義,隻有利,可惜這樣的做法最後是既得不到利也沒有義。現代人以此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