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的詩,姚順的回憶,痛批為人父的留言
林木的詩
今天我偶然讀到林木的這組詩。這組詩非常好。林木有些詩歌還是相當出色的。他的小說學習西方的痕跡比較明顯,但詩歌沒有。他的詩歌的氣質其實是中國傳統的。而他的小說雖然寫得用心,但缺點什麽,可能就是太極推手的最後發力,最終你能觸動讀者的東西。當然這是對大師的要求。放在文學城,比那些原創寫手要好很多。當然,我很少讀原創的文章,隻是瀏覽小說留言的討論中感受出來它們不是一些太好的小說。
小說的意義是激發討論。激發出什麽樣的討論是什麽樣的小說。
但原創的討論也不普遍,所以我對原創的評論都是非常隨意不值得重視,都是一些小謝似的評論。
具體這組詩頗有些氣質。語言有溫厚的感覺。意象變幻既優美又奇特。平靜和控製的表達避免了超現實有時給人的怪異的感覺。讀有些法國超現實主義的詩歌有種奇形怪狀的感覺,那些詩人拚命搞怪,給人雜耍的感覺。當然我也是讀法國詩歌很少,也是隨便評評。中國很多業餘的文青寫詩,也是故作驚人之語,越有才越做作。林木的整組詩歌的情感優美,思想深邃,讓人讀來看著夕陽隨河水慢慢流走的感覺。詩中也有些精彩的句子,比如"那些光從果實的陰影裏開始",因為這一句基本上達到配立的畫的水平了。具體的就不多說了。
姚順的回憶
姚順寫回憶受到美女們的圍攻這是非常幸福的。對於女性我感覺喜歡不喜歡其實是一樣的。比如有男性網友不喜歡失去愛,我就會他們生氣而且小看一眼。如果女網友們說她們不失去愛,我就對她們既高度重視又從心裏喜歡。
當姚順不說怪話開始回憶的時候,寫得就好了,因為他在書寫中漸漸地走入過去的時光,這樣的寫作才是真正的寫作。比如他寫孩童時代性的那一篇,實際上裏麵涉及的一些內容很值得討論。比如在中國巨變之中,性的觀念的巨變對人的影響。其中我非常感興趣的是偷窺。偷窺是人類重要的一種心理和行為。發現秘密的能力既帶來風險,更帶來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可能。人類偷窺還和競技關係密切。總之,文革時代的性禁忌對那個年代的青少年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反過來說,今天的社會又從另一種方式塑造著孩子,所以他們與我們非常不同。這在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幾代人中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不過,姚順那篇文章的最後一段也很有意思。他大概的觀點是雖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但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這有點奇怪。這個反革命過去總是對文革進行批判,現在又認為這些政治時間似乎對他們的童年沒有什麽影響,實際上這正說明要想全麵的認識任何一段人類的曆史都是非常困難,所以曆史一直可以被統治者所利用。就像現代中國的電視劇,就已經發展出一種更高明的討論文革的藝術方式。他們不回避談論文革,但把文革不是表現出一場罪惡和人道災難,而是表現成一種領導和革命群眾粗魯的錯誤行為,進而來展現影視的主人公們就是在逆境中仍然熱愛祖國努力拚搏最後取得成功的勵誌故事。實際上,這是非常有效力的洗腦。從後疫情時代,偉大的黨才真正開始重寫一段曆史。
痛批為人父的留言
為人父寫的回憶非常好也非常有價值,我將在其它文章中討論。但是昨天晚上他在對石頭的留言中對立的評論完全是胡說八道。這將成為他上網曆史的汙點。唯一的價值就在於未來可以用作懺悔的材料。我就不具體的駁斥他了,隻是指出他的一個非常荒誕的邏輯。
"從另一個角度看,過分追求自己個性的張揚,等於壓製了別人個性的張揚。因為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是社會的人。"
照他的邏輯,在任何一個單位中,領導都可以對某個人說一個人過度追求自己的成功時,就會抑製他人追求他們的成功。這個就是文革時的思維。由此再評論姚順文章的最後一段。姚順認為中國當時發生的政治事件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童年生活,實際上這是一種幻覺。實際上當時外麵發生的一些政治事件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他的童年,並一直影響著他,將姚順變成了姚順。如果當年沒有那場文革,那麽這個玲蘭聽風和小薇薇就不會成為姚順的粉絲,她們就變成了唐靜安和青雨紫煙了。所以大家都看到了唐靜安和青雨紫煙是他的粉絲,給他的每一篇文章點讚留言,而且還不許別人批評姚順。然而我們大家都不理解為什麽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