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和非自然學科的三個差別

來源: 楊別青 2021-09-10 22:04: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4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楊別青 ] 在 2021-09-13 19:04: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自然科學和其他宗教,文學,藝術等非自然學科的三個差別

楊別青

先說佛教,我無意否認宗教的心性和社會功能,從教義和宗旨來說,佛教和西方的其他宗教有很大的不同。

有個現象很有趣,西方的教會專業人員曾經誕生過眾多偉大的數學家和自然科學家(達爾文等),佛教可是沒有一個,不知原因是什麽?猜想可能是佛教的虛而靈,空而妙思想妨礙了這些努力和作為。

在我有限的知識看來,如果幾百萬人化一千年研究佛學,不見得會有什麽大的突破成就,而且研究基本就是解釋,多少年前解釋不清楚的,多少年後依然是不清楚問題,就是說積累效應不明顯。形成對照的是,自然科學的從業人員,可是多多益善,幾百萬都不嫌多,而且,曆史上已經研究清楚的東西沒必要重複研究,研究結果後浪推前浪,一千年和一萬年,年年不同,積累效應十分明顯。

鑒此,包括數學在內的自然科學和其他非自然學科的第一個明顯差別就是積累和前沿效應不同。

另一個差別是內容和形式的側重點不一樣。自然科學重內容輕形式,內容翻新無窮盡,發表形式幾乎都是八股文。雖然其他文學,音樂,藝術等學科內容和形式並重,但形式有限,若幹年後就創造得差不多了,內容往深處走不易,翻新越來越難。

現代和將來藝術的方向,藝術的創新無非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麵。我覺得現代藝術受製於內容創新的局限性,往形式創新走的比較多。再過一萬年,依然會麵臨同樣的問題,但那時形式已經用完內容難以創新,這是藝術本身的局限所決定的, 沒有辦法,目前還有細分可以做。

中國曆史上和現在很多人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在宮鬥,算計和謾罵上,花樣迭出,嬉笑怒罵像電視劇一樣產量居高不下。時間曆經上下三、五千年,重大的思想創新和科技發明反而不多,關係複雜,太多的無效勞動。

另外中國曆史上感性思考多於理性思考,淺顯思考蓋過深度思考,零散思想數量遠勝係統闡述,拍案聯想強過嚴密邏輯推理,因此說服力不強,為別的國家和民族接受較少,盛產各種小學沒有畢業的王林等靈異大師、氣功大師、中醫大師和有高學曆的博聞強記大師,用晦澀的話語或往往伸出一個指頭讓人做出各種猜想,他卻撚須不語。自稱大師不奇怪,令人深思的為什麽這些所謂大師還有將他們奉為神明的許多名人和不知名的人。

第三個差別則是評判標準的屬性不同,自然科學有客觀可比較的成績擺在那裏,相互不服比較少,容易達成共識。而其他學科的評判標準主觀性強,客觀較少,難以達成共識,梵高的畫在不同時期的評價截然不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此文人相輕,各種不服,而且評論多於理論建樹,到處批評,但提不出建設性的思想和改變建議。

雖然國內有份量的人號稱板藍根是治療薩斯良藥,但治療新冠蓮花青瘟的效果一直會局限在體外試驗和國內新聞,要知道體外試驗中高濃度食鹽就有很強的殺病毒作用,並不能說明鹽是治新冠的良藥。除了語言不同,國內用的醫藥邏輯也不一樣。國外的醫藥人員知道這一點,所以很少或沒有國家采用這些所謂的良藥,畢竟,在醫藥界藥和疫苗一樣是有客觀標準的。誠然,國內控製疫情的方法確實有效,也有可取之處,能否持久以及個人或其他國家能否承受則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下述兩類人員的觀點無法達成共識的痛苦可能永遠存在:把客觀事實和主觀觀點分開說的和不分開說的;相信事實-邏輯的和相信信仰的;從一個事實得出結論和綜合多個事實得出結論的;隻說結論不提供依據和隻認論據加邏輯推理的。

幾點並不成熟的想法,就此拋磚引玉。

2021-9-10

 

 

所有跟帖: 

這樣的討論很好。我隻是這裏懇請大家要注意與時俱進的有不同觀點看待這些問題。其中一個觀點就是立反複論述的。嗲讚。 -- 給 立 發送悄悄話 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0:13:20

論壇就是各種觀點和奇思異想交流和激發的地方,受你許多觀點的啟發,我思故我樂。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1:39:14

基督教在美國有個流派叫Biologo, 是奧巴馬任命的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柯林斯當年創立的,成員多為科學家,他們一邊信上帝一邊信進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0:21:31

進化論。柯林斯,一個虔誠基督徒,科學上成名於他曾是全球人類基因庫工程的後期負責人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98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0:32:48

柯林斯在他的書the Language of God 中坦承,本以為搞清了人類所有基因後就搞清了生命,後來知道這實在膚淺,生命的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0:48:35

生命的奧秘還遠沒揭開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326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0:57:43

不是膚淺,是狂妄自大+貪婪導致的愚蠢。 -看客2010- 給 看客2010 發送悄悄話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1:03:48

這樣說吧,科學的人格是個小孩,永遠帶著好奇,天真,幻想和樂觀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1:17:38

但是,還是要有所敬畏+實事求是。 -看客2010- 給 看客2010 發送悄悄話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1:22:51

是的,看姐,我們要對生命心懷敬畏。看國內科學家把生命當兒戲,違背人類道德的事時有發生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1:53:14

開放的認識是科學的重要部分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1:56:08

最初的感想就是基督教和科學好像不那麽違和,可能是宏觀上帝,微觀科學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1:40:25

上帝的三部書,聖經,人,自然,而科學就是描繪自然律的,可說是自然的注腳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1:58:48

進化並不和創造違和,但達爾文進化論現在看來漏洞多多,這是科學的"內部矛盾",和宗教無關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2:05:10

前教皇保羅二世在教皇科學院宣布接受進化論,我覺得他太匆忙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2:15:45

目前看來,支持創造論的過硬證據比較少,進化論有許多證據支持也有缺環。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2:25:10

證據是科學裏的概念,是某種數據的存在; 而創造是從不存在到存在,不存在那一邊是無數據的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3:46:16

所以假如創造為真,科學本身是無法證明這點的,隻能無限逼近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3:49:10

所以科學和創造間總隔著無限小的距離,你在科學裏永遠有合法性去不承認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3:54:08

然而不完備定理之父歌德爾早已從形式邏輯上證明了上帝的存在,盡管此上帝不必是聖經的上帝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4:00:05

實證科學是人類認知的必須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邏輯和思辨也得參與認知過程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4:08:11

同意這一點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7:15:34

這個題目太大了!老健說得對,生命的奧秘遠未揭開 -.川曄- 給 .川曄 發送悄悄話 .川曄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7:11:25

題目大,掛一漏萬也避免不了,想來總有些原因在,所有自然科學的奧秘也是遠未解開,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1:41:35

很好的視角。 -簡丹兒- 給 簡丹兒 發送悄悄話 簡丹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7:51:59

也是偶爾想起,有感而發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1:42:42

很大的題目,有感於最後一段,我想可以進一步問的是什麽是事實?在我看來,事實也是相對的、局限於人的認知的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給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送悄悄話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09:52:19

問題尖銳,很難回答清楚。我理解事實(fact)則是發生過的事情或多人觀察都能得到相同的的現象或數據(不大受觀察者影響)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306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1:45:43

手工再讚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228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6:31:25

學習了,寫得很洗練。 -bymyheart- 給 bymyheart 發送悄悄話 bymyhea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4:56:05

題目很大,不容易說明白,隻好撿幾個特征說一下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5:56: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