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瀨粉

來源: 戲說-西關人 2021-06-12 11:21: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02 bytes)

瀨粉算不上什麽人間至味,一款平民得不能再平民的吃食,最樸素的不過是一碗麵糊裏有幾塊麵疙瘩。

 

小時候老家隔幾間屋就有一個由民居改成的街道公共飯堂。因為家裏自己做飯,所以從來沒有幫襯過那裏的午餐和晚餐,不過飯點的時候進出的人都不少,可見還是給街坊提供不少方便的。

 

每天天剛亮,飯堂就會搬出一大鍋熱氣騰騰的瀨粉擺在門口賣。5分錢滿滿的一大勺,外加一匙鹹蘿卜粒。除了麵糊和麵疙瘩,不覺得裏麵還放了別的東西。隻有偶然飄著的一點殷紅和嘴裏若有若無的辛辣,猜著可能放了切碎的幹辣椒。

 

新鮮出爐的麵包和剛炸好的鹹煎餅當然吸引人。那時母親每天晚上都與保姆對帳,雖然小小年紀也明白如果天天吃,家用也會超預算的,貴的平的要輪著吃。因為非常討厭蔥的味道,相對於堿水味重的蔥花麵條,我更接受平淡無奇的瀨粉。


 

一碗濃稠的瀨粉很扛餓,所以直到小學畢業,一直是每周必吃一次的早餐。期間,各種媒體開始鼓吹個體經濟,反映在生活裏的變化,就是如果晚上肚子餓了,就可以帶上鋁製的飯盒,去街邊的個體戶攤檔買一份幹炒牛河,或者去民營的小食店買一碗生滾淩魚球生菜粥。

 

接著各式食檔雨後春筍般地開遍了附近的街頭巷尾,父母也搬去了新分的房子,因為上學的緣故,我留在老城區的外婆家。父母大方地給與我選擇早餐的自由,而且沒有預算上限。 於是,每天睡覺前,都需要認真思考一番明天到底吃肉包,臘腸卷,菠蘿包,蛋撻,腸粉,牛腩粉,豬腸粉,炒粉,鹹煎餅,牛脷酥,油條,蘿卜糕,芋頭糕,馬蹄糕,倫教糕,生滾粥,雲吞還是餃子,於是瀨粉就在我的餐桌上沒了蹤跡,至於它跟隔壁的飯堂是何時消失的,一點印象都沒有。

 

再次吃瀨粉已經是出國後。 當地的華人超市有新鮮的瀨粉出售,但加了澄麵,煮了半天麵湯依然清澈,與記憶中的瀨粉南轅北轍,試了幾次就放棄了。

 

回國探親,雖然外婆在世的時候也選擇在舊城區吃飯,但每次都是家族聚會,上正式的餐館,滿滿地點一桌子的菜,還要大包小包的打包,吃瀨粉顯然是提不上日程的。

 

外婆去世後,各家的宴請不似往日頻繁,多了自處的時間,突然有一天不知怎的又想起了瀨粉。問親戚現在還有賣瀨粉的地方嗎,親戚說有,就在荔枝灣附近,味道還挺地道。

 

找到地方,發現一碗瀨粉已需要八塊錢。不過碗裏的內容倒是大大地豐富了,有蝦米,冬菇,叉燒,還可以自己往碗了加蘿卜粒,碎花生,蔥和芫荽。味道有了八成像,但口感有點過於複雜,難免懷念起過去的單純,不過吃瀨粉倒是變成了回國的固定節目,保留了下來。

 

某年回國借住在親戚老城區的家裏,離瀨粉店和一家自己喜歡的雲吞麵店都很近,下決心這一回一定要有空就吃個夠,省得回美以後又心掛掛。住下後,不得了,這裏還有自己喜歡的爽魚皮,蛋糕仔,水蛇粥,伊府麵,薑撞奶,清平雞。結果傳統的店懷舊一番,新開的店探險一番,又到了打道回府的日子,光顧瀨粉店的次數也就一次起,兩次止。

 

新冠疫情蔓延開來後,回國探親變得不易。某天偶然看到一個教做瀨粉的視頻,有了一股非要做出一份正宗瀨粉出來不可的衝動。

 

家裏攪拌機壞了,一直懶得買個新的,所以先去百貨店買了攪拌機做米漿用。以為去華人超市可以一次過買回所有的食材,結果買豬板油的時候就碰了釘子。

 

店員聽我說買豬板油就笑了,指著一大塊梅肉說,最肥的肉就這一塊,你隻能買這個了。我一看,隻有薄薄的一層肥肉,根本不夠我炸豬油渣。

 

豬油渣是瀨粉的靈魂,以前我所有的嚐試,最後總覺得差那麽一點點,就是因為沒有放豬油渣的緣故。我打算買完食材後去老墨的超市碰碰運氣。

 

買完所以的食材,不想再到處折騰,一咬牙跑回肉部買了那塊最肥的肉。一位好心的大叔大概聽到之前的對話,走出櫃台問我是不是需要很多。知道不是,走回工作台,不一會就出來遞給我一小包切得幹幹淨淨的白花花的肥肉,還堅持不算我的錢。

 

蔡瀾,香港美食家,曾經說過,瀨粉原叫瀝粉,指米漿從小孔滴出。我不喜烘培,沒有裱花的工具。為了更好瀝出米漿,特別跑了一趟老美的超市,買了工具,省得自己雞手鴨腳壞事。

 

隔夜泡好了米,炸好豬油渣。第二天,嚴格按照視頻一步步操作,終於做出了一鍋起碼看起來很地道的瀨粉。

 

選個青花碗,乘了一碗,加上少許芫荽和蘿卜粒,舀一小湯匙往嘴裏一送。。。。。回來了,老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完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寫得好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86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3:35:54

有什麽辦法呢。重溫往日情懷還有另一條路,唱紅歌。不比50年代出生的人,起碼可以唱前蘇聯的歌。廣東人可能多一點選擇,唱香港的粵語歌 -戲說-西關人- 給 戲說-西關人 發送悄悄話 戲說-西關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20:38:49

謝謝老健。 -戲說-西關人- 給 戲說-西關人 發送悄悄話 戲說-西關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5:13:54

寫的好!我猜你是廣東人,而且你的小時候也是九十年代了,否則怎麽會有那麽多好吃的。:)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6:17:11

老家的味道,滿滿的鄉思……一直以為孜孜不倦於一簞食一瓢飲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 -簡丹兒- 給 簡丹兒 發送悄悄話 簡丹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6:20:35

是廣東人,吃上那些好東西在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上中學,但吃瀨粉的時候還在念小學 -戲說-西關人- 給 戲說-西關人 發送悄悄話 戲說-西關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6:23:30

以前受的教育認為花那麽多精力做吃的是浪費時間,應該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後來蔡瀾說了一句化打動了我,他說這就是文化,所謂文化就是花 -戲說-西關人- 給 戲說-西關人 發送悄悄話 戲說-西關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6:34:26

知道這條是回我的,:) -簡丹兒- 給 簡丹兒 發送悄悄話 簡丹兒 的博客首頁 (194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6:45:26

幸會。握手。 -戲說-西關人- 給 戲說-西關人 發送悄悄話 戲說-西關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9:05:25

八十年代確實已經好轉了。我大學畢業在秦皇島修碼頭,那時秦皇島羊肉五角一斤,野生對蝦一塊二一斤,野生梭子蟹三角一斤。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06/12/2021 postreply 19:15:26

“油渣燒蘿卜”,到文革後的八十年代前期還是餐館裏的一道菜。有人說油渣和這邊的“Bacon”---- -文革傳人- 給 文革傳人 發送悄悄話 文革傳人 的博客首頁 (160 bytes) () 06/13/2021 postreply 01:37:11

沒錯,是這樣的。謝謝,問好。 -戲說-西關人- 給 戲說-西關人 發送悄悄話 戲說-西關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21 postreply 07:16: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