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很了不起,且更為難得,但欣賞她要先排除兩類作品,撒潑的和刻意求工的。她的成名作《穿過大半個中國。。》是撒潑一類,網友下麵翻譯的那首《阿樂。。》是刻意要寫得工緻文雅一點的。這類作品意義也不大,別的文人會寫得更好。
除此,她的不少作品有種野生植物般橫生的蠻勁,外在形式傳統,內在貭地野,意像不是流動、交融的方式,而取衝撞、橫亙的形態,十分觸動人,不僅僅是感動人。她作為業餘的種種局限也磨滅不了她的價值,遠超絕大多數已成名的詩人。寫點好詩不難,有點感受,有點才氣,有點文化就行;難的是有原發的生命感受和力量,一種直見性命,屬於''本來麵目"的東西,屬於"根"的東西。餘秀華有根。而絕大多數成名詩人,古代還是現代,是沒有根的。
內容限於世俗可能是她比較內在的局限,但也不算缺憾。杜甫、見多芬絕大多數作品不也都是世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