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慧能的這個偈子並不究竟,至少是偏到了空這一邊。這世上本來就是有萬物的,隻不過都是空性的自顯現罷了
所有跟帖:
•
慧能說的“本來無一物”,是針對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說的,並非說空無一物,而是“無住心”。
-陶陶三-
♂
(163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6:23:59
•
有道理!不過為了針對某一個看法,出發點往往會偏在非的一邊,就像針對神秀說的有,就會著重於非有,其實非有非非有,
-平等性-
♂
(89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6:31:35
•
(心)本來無一物。慧能省略了一個“心”字。生無住心,就有平兄那個意思。“當生生不生”。
-陶陶三-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6:46:34
•
陶兄聰慧!
-平等性-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7:19:22
•
我也是推測的。慧能砍柴時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悟了。那首偈,若隻當空解,五祖如何動心傳宗於他。
-陶陶三-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7:45:11
•
我覺得,我們有時候把開悟神秘化或者不客氣地說,神話了。開悟的覺者,也是有層次的,並不是神,他也會犯錯誤,
-平等性-
♂
(318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7:56:25
•
當然,悟者帶的也是肉身,得修寂靜忍辱之道。六祖也相當於苦行多年吧。譬如珠玉,打磨得剔透晶瑩,方才弘法。
-陶陶三-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8:11:26
•
嘻嘻,心無物,物就無~~~
-雪晶-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6:41:37
•
心無物,物在,但“不相妨”,也即“不惹塵埃”。
-陶陶三-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6:48:32
•
心無物,物無。花一直在,可是你沒有留意,花就不在~~~
-雪晶-
♀
(237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8:30:32
•
陽台上掉下個花盆,你心中無此花盆,此花盆就不在,你可以從其下走過~~~
-陶陶三-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18:44:39
•
是的,知覺,直覺~~~如果命該走過,不妨走過~~~
-雪晶-
♀
(0 bytes)
()
01/29/2021 postreply
2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