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佛法開始接觸是因為"存在無法說"的貼子,後來因為一燈還有石凳和niersi的偶爾的貼子,感興趣了就開始了大量的閱讀,很多理解不一定對,我身邊沒有修佛的人,寫出來一些感想與大家討論.
佛法裏有"正念",正念就是要從對過去和未來的思慮中擺脫出來,安住當下,清楚明了自己的身心內部和周遭正在發生的情況。
就如建造房子的時候,一旦大的框架方向決定好了後,我們的注意力完全的放在擺下的每一塊磚頭上,而不是去後悔前麵的磚砌的不夠好,也不是擔心後麵的磚頭能不能砌好,擔心和後悔對建造房子無益,惟有全神灌注砌好手頭的這塊,接下來的每一塊才會建造最結實的房子。
佛陀言"慎勿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複未至。當下與此時,如實行諦觀。
六祖言: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係縛。於諸法 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
用於現實的生活: 如果我們能做到麵對一個討厭的人,不去想他過去做過的種種不對,不去計較未來個人的利益得失,隻做好眼下這件事,心情就放鬆很多。能宿命通的王鳳儀先生說:今生屈,前生不屈;今生寃,前生不寃。凡是遇事抱屈的,是不明白三世因果。真心接受佛法裏的"因果業報"對與接受逆境苦難最有幫助。
聖經裏講: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麽,喝什麽。為身體憂慮穿什麽。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麽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 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上帝也是在教育我們活在當下的一刻。
六祖說: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凡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 名最上乘。
集中注意力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這應該就是我們身邊的佛法,是日常的修行,就是大乘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