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萊加大博物館觀陳洪綬展小感 (兩年前寫的)

本文內容已被 [ 中間小謝 ] 在 2019-10-21 17:13:3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陳洪綬,號老蓮,明末畫家,早年求仕,然國勢欲傾,政局險惡,遂斷念。明亡後避禍為僧,自號“悔遲”。他是明代最有獨創性的畫家,文人畫、職業畫、民間畫都在他的藝術中得到熔煉和純化。今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的BAMPFA博物館看到他的真跡展。
 
一點隨想:
許多作品很小,平時畫冊所見竟是經過稍稍放大的(如墨筆紙本的水滸人物係列)。原作的工細程度已經是印度細密畫的功夫了,而最細的線條之流暢或已過之。令我意外的是有些山水也畫得很小。
 
從一些冊頁看,陳是下過很大功夫的,包括寫生功夫和筆墨功夫。據聞連李太白少時也經過勤勉不懈的仿作階段,可見縱使有“仙才”的人物欲要大成,也經過這個階段。
 
許多作品非常現代,就聽到一個年輕的亞裔觀者說: It is very modern。(想起去年曾在一個展覽上看到兩個明代的茶壺,活脫脫就是現代西方那種幾何造型設計,頓生穿越之感。)又有個歐洲口音上了年紀的人向我表達他的感想,他看懂了作品不同於西方繪畫注重寫實透視原理的美學原則。
 
基本上,坊間對陳洪綬的評價和讚美大都能在此展中得到體現,名不虛傳也。可惜的是大幅作品不多,幾幅特別想看到的作品沒有出現。又,一點二想:他的線條似乎還是沒有達到傳說中神妙的程度。他用的絹似乎是比較粗的,不利於體現細線的潤澤和微妙的動蕩。但這可能是展品選擇的局限。還可能是年代久遠,變淡變幹變糙了一點。然而,陳畫的風格要求線條的組合精密和規範化,因此,過於靈動曼妙的線條也許是不合適的。我不是行家,要聽行家怎麽說。
 
巧合:陳洪綬與西班牙的“仙才”畫家委拉斯開茲(Diego Velazquez)原來生於同一年(1599)。
 
有個叫張方宇的作者說人類曆史分文化史和政治戰爭史,二者並行卻不同。前者有美好的創作,後者充滿醜惡殘酷。陳洪綬大概就是二者典型特征的交匯點。許多為後世仰慕的藝術家都有這樣的人生(包括偉大的屈原),真是讓人唏噓。都說不清這些創作是人類美好天賦的產物還是人類醜惡痛苦生活的一點補償而已。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陳洪綬畫作
 
 
 
 
 
 
 
 
 
 
 
 
 
 
 
 
 
 
Image result for 陳洪綬畫作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Image result for 美國展明代陳洪綬畫作
 
 
 
 
 
 
 
 
 
 
Image result for 美國展明代陳洪綬畫作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