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和“不活著”

我們這些普通人如果被問為什麽活著,其實並沒有一個可以脫口而出的自然回答,總得想一想,然後給出一個冠冕堂皇的自己覺得說的過去的答案,總歸不好意思實話實說,其實還真不知道為了啥,就是為了活著。我這裏說的是普通人,不普通的人會告訴你他們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活著,就是為了造福我們這些普通人而活著。經常聽說“生活不易”,每天為了衣食住行忙忙碌碌,那活著豈不是就是為了吃喝拉撒?那吃喝拉撒是為了啥?是為了活著。生活再怎麽不易,也還是想活著,所以“活著”還是好過“不活著”。我這裏不用“死亡”一詞,因為死亡不是一個狀態,是一個從“活著”到“不活著”的一個轉換瞬間,可以是算作“活著”狀態的結束點,也可以算作“不活著”狀態的開始點。活著為什麽好?首先活著可以感受到快感,感受美食的快感,感受性愛的快感,感受目標夢想實現的快感。可感受到了快感再往後呢?活著不光是能感受快感,也還必須忍受痛苦。得不到的痛苦,失去的痛苦,疾病的痛苦,生離死別的痛苦,但原始的驅動力還是讓人要活著。
 
“存在”和“活著”不是一回事。存在是物質的,活著更多的是精神層麵的。組成我們身體的各種化學元素至少和地球是同齡的,甚至可能和宇宙同齡。這些元素又會重新回到大自然,回歸地球,回歸宇宙(人身體元素大約5年就會完全更換一次,死後更是會全部塵歸塵,土歸土),循環回到萬物生靈。所以從物質的角度,我們一直就存在,還將永遠存在。“不活著”隻是個體的這種特定組合不存在了,這種特定組合上的“靈魂意識”不存在了。所以“活著”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麵的狀態。‘我思故我在“,是指我”不思了”,“我這種靈魂意識”就不存在了,變成了“植物人”,在別人眼裏,這具肉體還是存在的。為什麽會有“靈魂意識”?“存在”就好,為什麽要“活著”?這又是一個造物主才能回答的問題。
 
“活著”又和時間有關。時間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不能停止,隻向一個方向流動。我們理解能力內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裏,有哪樣是沒有起點沒有終點?圓圈!沒有終點沒有起點就有可能是永恒。原核生物(例如細菌)的DNA是環狀結構,沒有終點。而真核生物(例如植物,動物和人)的DNA是線性結構,是有起點和終點的。在DNA複製時,環狀DNA不會產生缺失,而雙螺旋的線形DNA中的一條會產生缺失(學生物和生化的人都知道岡崎片段),所以需要端粒,而端粒也會在DNA一代一代的複製中不斷縮短。具有環狀DNA結構的細菌個體不存在衰老和自然死亡,外界條件允許可以永遠分裂繁殖。而具有線狀有終點的DNA結構的真核生物就會有個體的衰老死亡。造物主的設計非常精巧,人類想要長生不老,隻能退化回細菌這種原核生物,隻能“存在”不能“活著”。所以,“活著”本身就意味著有終點。
 
要我說,活著就是打發時間。造物主給了不同人不同長短的時間,又給了不同人不同的命運去填充這些時間。活著是一個被動的行為,因為每個人都不是主動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來了也就說不清為什麽要活著。先讓你活了,你自己琢磨,自己定義你活著的目的。造物主給人裝了個發動機,叫“欲望”,所以人雖然說不清為了啥,但就是要活著。造物主為什麽造出宇宙萬物自有道理,但那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所以和我們無關,因為無關,也就連想都不要去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