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水寧。

來源: 花菜 2019-05-21 14:25: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83 bytes)
回答: 花菜MM請進。水寧2019-05-19 14:00:16


看到你的推薦,去讀了<The power of Now>。很喜歡,謝謝推薦。相對與<I am that>更多闡述理論觀點,這本書側重描述了如何去行,對於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行有了更多的技術應用上的指導。它提出注意觀察現下這一刻,譬如洗手的時候全心全意的洗手,可以觀察肥皂泡的美麗。讓注意力集中於當下,就少了很多焦慮。想起有一天心情不好的時候去做瑜珈,隨著音樂做著伸展,那一刻突然意識到,如果我隻關注與那一個的音樂和動作,整個人就變的平和和安靜。每當我工作的時候,把注意力更多集中於每一個操作,也能帶來寧靜。


他還提到關注身體的每一個細節的反應。這一點同健康壇的千年守望的練功指導不謀而合,隻不過千年守望測重與身體健康,身體自我修複。千年守望提出走路的時候全身心的去走路,感受腳底與路麵的接觸,應該無形中把注意力引到了當下。

佛裏麵的止觀"觀心法"應該也是同樣的。對我來說,讀了<I am That>的一個額外收獲是,再去讀佛的一些經典,很容易就讀通了。他們講的都是一致的。

對於"利它"我想表達的可能與表達出來的不一致。我以前提到的"利它",其實就是"不利我"。例如,工作中分工不太明確的責任相較於以前,會更多的承擔一些。在工作中不去抱怨,不試圖推卸責任;在工作中不過多的去表現自己。對於具體到人的利他,我反而做的少了,更多是觀察,如果別人提出,再適當的去幫助。我以前總是過於熱心。Maharaj說,如果你不能從根本上幫一個人,就不要幫,雖然不是完全認同,但是對幫助人多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我們不會幫助孩子去做作業,知道他們碰壁受挫折了才會更深的領悟和理解。同樣對於周圍的人,也許不幫才是更好的幫助。

 

所有跟帖: 

我覺得講的都是讓自己抽離出來保持在某種冥想狀態下。對我來說,這真的很難。 -水寧- 給 水寧 發送悄悄話 水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19 postreply 21:48: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