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的智慧之三

來源: stonebench 2018-11-20 12:29: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44 bytes)

一段百丈禪師答問:
  問:語也垛生招箭。言既垛生,不得無患。患累既同,緇素何辯?
    師雲:但卻發箭,途中相拄。如其相差,必有所傷。穀中尋響,累劫無形,響在口邊。得失在於來問,卻問所歸,還被於箭。亦如知幻不是幻。三祖雲,不識玄旨徒勞念靜。亦雲:認物為見。如持瓦礫。用將何為。若言不見。木石何殊。是故見與不見。二俱有失。。。。
**************

俺理解的大意:有人問百丈禪師:有言說就會有漏洞,既然如此,明白人說話與普通人說話有什麽不同?

禪師答:兩人互射時,兩箭對撞就不會傷人。如果對不上,就會傷人(明白人說話當機,可以揭開思維漏洞)。到山穀中去找響聲來源是找不到的。人之契悟真實與否,在於問題所出之處(思維活動),如果要順著思維尋找答案,就是被語箭所傷(隨思維而流浪)。實際情況是,知幻者不是幻(隻這五個字,隻要知有相之非,不要問實相之所是)。如果把所見當成見,就像抱著磚頭瓦塊,什麽用處也沒有。但如果什麽都不見,又與木石有什麽差別?因此說有見無見,都有毛病。

*************
到底什麽是見?見還是不見?怎麽見?
百丈禪師說得很清楚,要尋其所源,而不逐其所終。
常人以物為見,如看花時以花為見。這種見解,就像瓦礫一樣,沒有用。或者說,花之於見,如瓦之於持。見花之時,花不是見。花雖非見,卻非不見。見與不見,落在花相上,都沒有說到根子上。
根子在哪裏呢? 可以向野鴨子公案中求,也可以向楞嚴經的前兩章中求。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這篇有不同的理解,不過,我沒讀過佛經,隻是妄言自己的理解。 -花菜- 給 花菜 發送悄悄話 花菜 的博客首頁 (1200 bytes) () 11/20/2018 postreply 13:08:49

很棒!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334 bytes) () 11/20/2018 postreply 13:14:24

還是這個能看懂,謝謝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18 postreply 06:53:57

“隻要知有相之非,不要問實相之所是”,“要尋其所源而不逐其所終” -水寧- 給 水寧 發送悄悄話 水寧 的博客首頁 (89 bytes) () 11/20/2018 postreply 21:40:27

根子在心。嗬嗬,我覺得我開始理解大師的感覺了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1607 bytes) () 11/21/2018 postreply 07:33: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