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火鍋
火鍋,古稱“古董羹”,係食物投入沸水中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我國獨創的美食,據考證,我國東漢時就已經誕生,可謂曆史悠久。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問列十九》詩雲:
“綠蟻新酷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眾人圍著火鍋大快朵頤的情景。
到了宋代,吃火鍋在民間已經十分普及。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與友人吃火鍋的介紹。
到了清代,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不過其用料是山雞等著名野味。
據說乾隆雖貴為皇帝,但吃火鍋成癮,他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必須備有火鍋。
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著名的有:
廣東的海鮮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
蘇杭一帶的菊花火鍋,清香爽神,風味獨特;
雲南的滇味火鍋,鮮嫩香辣,風味獨特;
湘西的狗肉火鍋,享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的美譽;
重慶的毛肚火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
此外,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也別具風味,堪稱寒冬裏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津津樂道。
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內涵。
東北人用火鍋招待客人時,配菜的擺放頗有講究: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即飛禽類放在火鍋的前方,走獸類放火鍋後部,左邊是魚肉,右邊配蝦類,各種彩絲稍放少許。若對付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火鍋前麵,後麵是走禽類,示意你趕快離去。
台灣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吃火鍋,用料七樣菜:芹菜、蒜、蔥、芫荽、韭菜、魚、肉。其寓意勤快、會算、聰明、人緣好、長久幸福,有餘,富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