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婚姻之我觀
婚姻家庭,是社會的產物,是人人聯手,資源力量的整合,是一種傳統上約定俗成的社會組織微結構;婚姻,承擔了大部分培養下一代的責任,間接決定社會的未來;婚姻,對大多數人,是個人到社會角色過度的必經;是個人成熟完善的必須;其穩定幸福度,是社會“軟”實力的直接指標。一個社會家庭不穩定,離婚不婚比例高,影射出社會教育價值觀混亂,社會體製不完善;個人價值無法體現,人心道德低下等許多問題。所以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婚姻,是個人走向成熟的必須,是修身之後的第二步;好的幸福的婚姻,一定是建立在修身基礎上的,絕非是易得的想當然,更不是隻靠法律或財產就能保障“安全”的。
父母一代,是新中國建立後出生的第一代;在我看來,那是個破除傳統,發動群眾,開發吃苦潛能,狂熱的年代;人民在曆史上第一次被給予很大實際權力,可以民意糾正領導錯誤,可以替換領導,有害製度;可惜...因為沒有修身的道德教育,素質低下;雖被給予了權力,卻不知怎樣運用給自己大眾帶來長期的真正的利益;最終演變成深度內鬥內耗,人人皆敵人,大家都壓抑,貧窮;人民的熱情被利用浪費;對家庭而言,那是個盲目而痛苦的年代...民主,落在無知道德低下的人群手中,最終還是變成損人不利己的罪惡的工具!
在那個年代,大多數婚姻的基礎,也許是政治上的門當戶對,成份不好的人群內部,農工階級內部,領導幹部內部聯姻;也許是提升政治地位的跳板,是成份次之的階層的無奈的妥協,自願或被迫地與成份較好的結合。為了生存,人人追求政治上的進步,強調“犧牲小我”;彼此都有深度的鬥爭警惕;沒有傳統人倫價值觀的教育,“情商”不高,對於外界導致的精神壓力一味壓抑,無法化解;家庭的社會功能觀念弱化,無法以家庭為單位團結起來改善困難;不重視下一代的價值觀情商教育,因自己也沒有類似教育,也無法做到以身作則。總之,那是個總體上政治大於一切,弱化人性道德家庭教育的年代;強力壓製人性軟弱,壓製個人感覺,壓製個人精神健康道德修身教育的年代;人性壓抑迷失,婚姻家庭幸福缺失。其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培養出我們這群也許因精神迷惘,而被物質利益個人感覺左右的一代人,繼續遊蕩,也許還要禍害再下一代!
60-7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新中國建立後的第二代;是經曆社會價值觀劇變的一代。壓抑個性壓抑感覺的時代結束;大家看到其盲目性,被騙的感覺普遍存在;卻沒意識到深層原因是道德智慧情商教育的缺失;於是掉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分追求個人價值(實際可見的利益成功)的實現;為其實現無不可舍;忽視了個性智慧成熟;對個人最終利益和團體利益的相輔相成意識不到;損人最終損己;社會風氣漸漸敗壞,又波及個人利益...總之,這是個片麵追求個人利益,不重視道德智慧教育,因缺少智慧,短視隨波逐流而痛苦的一代!
第二代人很多(包括本人)結婚時對婚姻無知,對婚姻的考量大體分三點:(1)愛情(2)利益(經濟或其他)(3)港灣。這些,既可是婚姻的催化劑潤滑劑;其實也常常是婚姻殺手...主要原因是這些因素都源於私欲;私欲在一定程度內是動力;過度泛濫就是殺手!愛情,起於緣;是一種相互吸引的化學作用;愛情通常很快在生活的現實,雙方(原生家庭)利益的衝突前破滅;最終將在婚姻中物化成伴侶+戰友的親情關係。若人一味追求愛情帶來的激情,則會對伴侶產生過度的厭倦埋怨,從而容易背叛婚姻。利益一定會因為社會的變更際遇的變化而起伏;古人說“富不過三代”;暗指財產權力(名聲)不能持久,不長時間就會重新分配;不可執著;婚姻能長久的關鍵之一其實在於雙方能否一起經曆生活的起起伏伏的考驗?現代社會大家都感到壓力焦躁,很多人渴望家庭是安全的讓人可以放鬆的港灣;卻忽略了...放鬆,是一種境界,不是放縱。孔子說“年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那才是真正的心靈的自由,放鬆!真正的放鬆,是以不逾矩大體不傷害為條件的!現在很多人想要的放鬆,其實是私欲(嗔怒懶惰自私)在家裏的肆意放縱!其結果是對家人的傷害!
現代婚姻飽受私欲泛濫之苦,離婚率遽升!若不加克製,下一代將延續我們的錯誤,甚至受苦更大;也許婚姻將失去其有益的社會功能,轉而大規模造成迷惑痛苦;也許婚姻會退化;社會不穩定加深...
思考近兩代人的婚姻,本人認為:婚姻的基石是個人以追求成熟智慧為目的的修身!進而我們應當反省加強對下一代的價值觀和成熟智慧的教育!民主法製,隻有掌握在一個追求智慧,理解團體個人利益關係,理解私欲泛濫的因果關係的社會人民手中,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婚姻,也唯有如此,才能反過來給個人帶來幸福感,培養健全的有實力的下一代,造福社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近代婚姻之我觀
所有跟帖:
• 放鬆和放縱,一個追求安全,一個追求刺激,一字之差,謬之千裏。 -人在異鄉為異客- ♂ (0 bytes) () 08/25/2014 postreply 12:58:43
• That is the point -80120130- ♀ (0 bytes) () 08/28/2014 postreply 14: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