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兒去世歎顧城:詩人,病人與罪人

來源: 山哥 2014-08-04 22:08: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1907 bytes)

英英兒去世歎顧城:詩人,病人與罪人

日前,《英兒》主角李英在悉尼病故,喚起人們一段塵封的記憶。

1993108日,定居新西蘭的著名朦朧派詩人顧城殺妻後自殺,成為一條震撼海內外華人知識界的新聞。之前因為顧城發表了紀實小說《英兒》,曝光了他與妻子謝燁,情人英兒同屋而居兩年之久的荒誕人生,而後英兒不辭而別,妻子失望尋求離婚,“神經病”(英兒語)的顧城便走向了最後的瘋狂。

回首中國當代文化史,與舒婷,北島齊名的顧城,在文革後脫穎而出,成為解構文革“暴力文化”的一代先鋒。

可是這樣一位“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的”的田園牧歌者,現實中卻是一位低能的生活者,自私的男人,有嚴重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人。更令人錯愕的是,顧城和他的極左文人父親顧工一樣,終身都是毛澤東的忠實粉絲。

顧城是我們這代人的一麵鏡子。我們是在“恨”和“暴力”的革命文化中長大。在許多年月裏,“愛”對我們來說就是動物般的占有和嫉妒。以愛的名義殺人自殺,世上沒有比這更大的罪愆。

。不 。不 。凡 耐。愛

《聖經》記載的“愛的真諦”,可以引導我們明白脫離黑暗後的光明之愛,這樣的愛讓我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這樣的聖愛,是從造物主來的。

反思顧城之死:
中國不需要愛無能的詩人
(zt)

108日是顧城自殺20周年的忌日,媒體再次用深情的筆調緬懷這位詩人,一位作家寫道:“信他所要信的,做也做所信的,從這點說,對顧城的責備又漸漸褪去,風輕雲淡。他本來就是自己。”本著“原諒”與“緬懷”的目的,人們確實已經忘卻了顧城為何而死,更記不清顧城的生涯曆程,唯一記得隻是朦朧詩所營造的意象,和一個被抽離了真實麵貌的偶像,但顯然,紀念顧城不該隻有這些。反思顧城之死,我們應當堅定的說:中國不需要愛無能的詩人。[詳細]

01

顧城隻追求抽象精神世界 對現實生活極度冷漠



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顧城是一種奇異的存在,輿論對他總是“不忍責備”。20年前的108日,這位“童話詩人”在遙遠的新西蘭激流島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而亡;對於此種暴戾,當年的媒體極少苛責,以致於謝燁之母曾發出不平之悲鳴:“明明是殺了人,居然還有人專門作‘悼念’,願他‘安息’;明明是從背後活活地劈殺了我的燁兒,卻說成是什麽‘殉情’,……明明是一件殘酷的血淋淋的凶殺案,卻弄出‘水仙子’、‘女兒國’、‘絕唱’什麽的花花綠綠的東西來!……那些文章,就像砍到我的燁兒頭上的斧頭,如今天天在砍著我的心,我的頭!”

時過境遷20年後,不得不承認,謝燁母親的控訴依然是對的。無論當年,還是今天,嘈雜的悼念、追思聲中,“不忍責備”者始終占據主流——譬如某與顧城同時代的女詩人撰文感歎:“我選擇了一種平凡庸常的生活,工作,丈夫和孩子。而顧城比我更詩人,他不甘委屈,就算餓肚子,也不能忍受紅塵。”所謂“更詩人”,或許正是輿論20年來對顧城“不忍責備”的主因。”

20年前的108日,這位“童話詩人”在遙遠的新西蘭激流島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而亡。圖為顧城的妻子謝燁。



“更詩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形態,女詩人沒有細說。但顧城有自己的解釋,198610月,他在漓江詩會上講過這樣一段話:“偉大的詩人都不是現存功利的獲取者,他們在生活中一敗塗地,而他們的聲音,他們展示的生命世界,則與人類共存。”這種看似帶有強烈“自我犧牲”精神的表述,使人膽戰心驚——在“自我犧牲”的表象下,詩人對具體現實生活的極度冷漠,和對抽象精神世界的狂熱追求,同樣清晰可見。與顧城生前有過密切交往的德國漢學家顧彬,曾如此描述詩人的這種對現實生活的冷漠與痛恨:

“謝燁需要衣服,顧城又一步都離不開他妻子,隻好陪她去了市區的一家時裝店,他一聲不吭地坐在地上,對他來說沒有什麽比生活的具體化更可恨的了。他後來總是說,穿衣和吃飯,在他看來毫無實質”;“顧城談到他的矛盾:被母親慣壞了,他貪愛卻不願給予。他有賈寶玉情結,像是《紅樓夢》的主角那樣,對他來說少女的世界是純潔的,他想活在其中卻做不到,因為他是男的。女人隻有無所事事才顯得美,因而他要求謝燁什麽都不幹,呆在家裏,也不去看電影。”

從顧彬的這兩段回憶裏,已不難窺見顧城夫婦的淒慘結局。一方麵,顧城在具體的現實生活中對謝燁有著無盡的依賴;另一方麵,詩人又奢望謝燁能夠充當自己虛構的理想世界的代言人。前者要求謝燁全盤負責詩人的衣食住行及其作品的整理、出版,離開了謝燁,詩人將喪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創作也無法繼續;後者卻“要求謝燁什麽都不幹,呆在家裏,也不去看電影”,因為“女人隻有無所事事才顯得美”。這種衝突,無時無刻不存在於顧城夫妻之間,顧彬說,19923月份的一天他們去顧城家做客,“謝燁很高興,因為她又可以燒菜了,不是來了客人嘛。在新西蘭顧城不準做飯,規定全家人吃植物、野菜。”不許做飯燒菜尚在其次,詩人甚至不允許妻子過一種“相夫教子”的正常生活:“塞穆兒寄養在一戶毛利人家, 當親兒子一樣。他早就被送去了,顧城討厭這孩子,……謝燁臨死前的幾天總是問她在新西蘭的朋友,是自己還是孩子死了的好。她總是想方設法與孩子在一起。顧城離開北京到明斯特前愛上一個叫李英的女孩,他在新西蘭開始纏她。謝燁給她出了機票,一個冬天都把丈夫讓給她,自己好跟孩子在一起。”

02

失控的詩人毆打妻子 事後上吊告別塵世



顧城曾經說,謝燁是他在人群中的一見鍾情。但顧城後來確實另有了“英子”,謝燁據說也另有了一位“大魚”。謝燁更曾主動把英子接到激流島上,三人共同生活。此種糾紛,曾被當年媒體爆炒,但其內在邏輯,始終模糊不清。時隔多年,反觀這段情感糾紛,可以清晰地看到:謝燁終究無法滿足詩人分裂的需求,既扮演世俗之保姆,又充當詩人理想中不食人間煙火之女神。在給母親的最後一封信中,謝燁寫道:“其實我是個俗人,一個女人而已,真不該鬧什麽事業的。人間事對我來說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要木耳(筆者注:顧城夫婦的孩子),事業是可笑的。我是個好人,應該有好報才對。”

謝燁終究無法滿足詩人分裂的需求,既扮演世俗之保姆,又充當詩人理想中不食人間煙火之女神。圖為顧城、謝燁和朋友。



謝燁是個好人,一度“好”到願意主動與“英子”分享顧城,在“英子”視顧城為神經病棄之而去後,謝燁甚至還曾做過說客,嚐試使二人和好。謝燁為什麽這麽做?顧彬的判斷是對的,謝燁“一個冬天都把丈夫讓給她(英子)”,是為了讓自己“好跟孩子在一起”。因為孩子的緣故,夫妻二人常常爆發尖銳衝突,顧城甚至曾“威脅說要傷害他(孩子)”。顧城曾多次毆打謝燁,毆打的肇因,謝燁不說,身邊親友也無從得知,但傷口是清晰的,很多人見到過。但當謝燁終於決定終止這段婚姻時,顧城終於不得不從“暴君”的位置上走下來,以一種乞求的姿態嚐試挽回,他精神世界裏的“英子”已經消失,斷不容世俗生活的支柱再次坍塌。所以,在顧城姐姐顧鄉的采訪記錄裏,出現了這樣奇特的情景:

“顧城最後和謝燁每天寫孩子。寫到最後,就是星期四晚上,他就受不了了,他覺得傷心得受不了。然後他就說他再也不寫了,就停止了,就不寫這個東西了。……就是顧城說,謝燁給他打字(電腦打字)。他就是說得感覺特別好,你知道吧,說得進入一個氣氛……然後就是特別可憐,然後星期四晚上之後,他就覺得不行了,他太傷心了!好像又都回去了,本來他以為他能把什麽都度過去,結果有度不過去的感覺。他就不寫了,他說寫東西太可惡了,走火入魔了,他說……就是因為一直有一個事情,就是謝燁有一個朋友,今天已經到了。他就特別緊張。顧城就想他能度過去。然後他就想他怎麽才能度過去。覺得他跟謝燁那麽習慣,就好像最後一個晚上,他覺得謝燁又全回去了,覺得到處都是謝燁。然後——這又加上了我的一些想法。其實——就是……他就想嗬,離婚,他說辦離婚,離婚之後,他就覺得謝燁就離開他了。他說這樣心理上好像也有一個支持,好像自己也能鼓勵自己一下,就能把這個事情度過去。可是這個離婚,他們一直在辦。就說辦離婚,謝燁的感情也特別搖晃,她一會兒覺得寫東西、說好的時候就特別好,但是一到具體生活間,就又受不了。她也搖晃。……然後,這樣星期五上午,他說他好了。然後他就說他要學駕駛。然後他不是已經開始學駕駛了嗎?他說學駕駛,等到離婚以後,他就可以不見謝燁,自己開車去接孩子。過去他都不做這些事,全是謝燁給他做。他做的都不是具體的事,具體的事他都不做。……然後星期五上午他就讀交通規則,……那天下午,就出事了。”

一個忍心長期將孩子寄養在別人家中的父親,一個可以因妻子回家晚了,就把妻子出門時給孩子準備的奶糕搶吃掉的父親,在那場家庭慘劇發生之前的最後一段時光裏,“每天寫孩子”,自己口述,妻子敲字,如此反常,無疑是在向妻子展示自己對孩子的“深厚感情”,以求挽回這段行將崩潰的婚姻——顧城自己也說,這次寫作,是為了最後給一本書讓謝燁“出氣”。但終於,失控的詩人,還是把謝燁打了,用顧鄉的說法:“沒打死,就打了,打了——顧城就吊死了,吊死了。謝燁送到醫院救也沒救成。”

03

現實生活中的顧城是自私的愛無能患者



反省顧城之死,當然不是為了在時隔多年之後,重新勾勒一場某著名詩人的“桃色家庭糾紛”始末。當詩人因嶽母勸妻子去上學,而把一碗麵條兜頭潑到嶽母頭上,那時刻,這個家庭已注定隻能悲劇收場,隻是少有人能夠想到,這收場會如此慘烈罷了。真正吊詭而引人深思之處在於:一個寫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這樣句子的“童話詩人”,一個在詩歌中孜孜於傳達“本真”、傳達美與愛的人,何以在現實生活中卻成了別人的噩夢?

顧彬也有類似的疑問。在與顧城夫婦的交往中,他常聽到顧城的抱怨:“從沒人說愛他,最多說‘多吃點’、‘穿暖點’。謝燁也從不說愛他”。當噩耗傳來,顧彬很疑惑:“為何那些最渴望愛的人,自己卻不能給予愛?為何他們,視美高於一切,卻如此不美地離開人世?”但顧彬的疑惑其實並不完整,詩人並非“不能給予愛”,隻是他的愛,大都給了自己所營造的抽象世界。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在近代曆史中,已有無數偉大的曆史人物,自覺或不自覺地實踐著“愛抽象的人類,但不愛具體的人”這樣的矛盾理念,招致萬民塗炭;顧城不是手操天下權的偉人,造不成萬民塗炭,但他是謝燁的噩夢。他把太多的愛灌注在自己用詩歌構築起來的抽象世界裏,在現實生活中,卻隻是一個自私的愛無能患者。

所謂80年代的“思想解放”,許多人隻是解放了立場與結論,卻沒有解放獲取結論的思維邏輯。圖為顧城夫婦和舒婷、北島。



海子自殺後,王家新曾對多多說:“海子是替我們去死的”,言辭間有對一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切體認。顧城的死,大約也可以如此理解。作為反抗“文革暴力美學”的先鋒,朦朧詩一代有著與上一代人迥異的美與愛的追求——顧城之父顧工,也是詩人,曾寫過文章《兩代人》,沉痛談及父子兩代在詩歌理念上的巨大差異。但世間事往往如此吊詭:反叛者與舊時代立場雖然相反,但思維邏輯卻常常驚人地一致。這一點,在“文革”後撥亂反正的曆史陳述中,已有相當充分的展示,所謂80年代的“思想解放”,對許多人來說,往往隻是解放了立場與結論,卻沒有解放獲取結論的思維邏輯。以此反觀朦朧詩一代,其實也大致如此,宏大詞匯看似已從他們的意象中消失,但建築在新意象基礎上的詩歌王國,卻依然是現實具體生活的對立物。

04

顧城是時代的病人 他沒有能力治好自己



如果了解到顧城一生,相當欣賞毛澤東,就不難理解何以他在自己構築的抽象世界裏,是愛與美最重視的傳道者,而在具體的現實生活中,卻成了他人的暴君與噩夢。他曾在接受訪談時,如此表達自己對毛澤東的理解:

“人們看毛澤東沒有原則,實際上他恰恰合了這麽一種東西,叫作‘無所駐處是真心’ 。但這種無處停留嗬,如果你要沒有一個真強的本性的話,一下你就落入空空之境了,這空空之境就是什麽都沒有,那一下就一片黑暗了。可是作為佛教來講,它還有另外一重生生之境,這生生之境就源自本性。實際上毛澤東幾乎是一個很少有的,依然按本性生活的政治首領。有一個毛澤東檢閱紅衛兵時候的鏡頭,那鏡頭給我的印象很深,他笑得跟菩薩似的,揮動著他的帽子;然後紅衛兵擠進金水橋裏忽然都不走了,一個勁兒地喊萬歲,就不走了;毛澤東頓時就有了個表情,特別的不耐煩,他把帽子這樣,向下使勁兒地揮,那意思是讓你們快走;那個樣子簡直像趕蒼蠅一樣。我想他對整個文化革命的態度,從此也就看得出來了。”

當顧城無法讓抽象之信仰與具體之生活達成和解時,他代表抽象之信仰,舉起了斧頭。圖為顧城夫婦和外國朋友。



毛澤東當時是否真的對紅衛兵“一個勁兒地喊萬歲”感到“特別的不耐煩”,他揮帽子是不是如顧城所言,“那意思是讓你們快走;那個樣子簡直像趕蒼蠅一樣”,此處不論。但顧城如此理解毛澤東,實可視為他內心世界的一種外在映射。他認為毛澤東“是一個很少有的,依然按本性生活的政治首領”,他自己也同樣頑固地堅持想要生活在用詩歌構築起來的理想世界裏,並必欲將身邊的妻子、情人全都卷入這一理想世界;他把毛澤東向現實世界具體的紅衛兵揮帽子解讀成“簡直像趕蒼蠅一樣”,其實是因為他對現實具體生活的痛恨,在毛澤東的動作裏找到了共鳴。他擺脫了宏大詞匯,但他沒有擺脫宏大詞匯構築的思維邏輯,他依然是一個“愛抽象的人類,但不愛具體的人”的愛無能患者。

“生活即信仰”。當顧城無法讓抽象之信仰與具體之生活達成和解時,他代表抽象之信仰,舉起了斧頭,劈向了代表具體之生活的妻子。他很清楚,妻子的離去,將使他在具體之生活麵前寸步難行,抽象之信仰,亦將麵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絕境。他是時代的病人,他沒有能力治愈自己。

結語

楊朱曰:“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顧城的錯誤正在於他隻愛抽象的人類,不愛具體的個人,隻要求身邊的人為自己服務,卻自私得不想給予別人分毫的愛。

 

所有跟帖: 

愛情的適度存在,可以看作是神的一個重要派生精神。愛情的過度發展,則更大程度上是幻覺而已。 -玄野- 給 玄野 發送悄悄話 玄野 的博客首頁 (980 bytes) () 08/05/2014 postreply 06:41: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