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欲中自有天理。”按朱熹的解釋,這裏的人欲是指那種過度的欲望。孔子那時候是說滅人欲,存天理,我理解這是指儒家的修行方法。認識真理並不完全依靠邏輯思辨,東方人是通過自我修行。其實米大將滅人欲,存天理的修行方法講的已經很透徹了。對滅人欲,存天理這個命題,我覺得王陽明講的更清楚,更貼近修行實踐,而朱熹講的則太學術化,哲學味道太濃。
如果按照形式邏輯的思維方法去理解中國的學問,有時會不得要領,中國的學問很多是先賢們的修行體驗。這些學問雖然看起來似乎不合邏輯,但你要真是照著做了,就會知道那的確是正確的道路。比如滅人欲,存天理,如果人能夠自覺地收斂和抑製自己的私欲,良知自然會出現,你看世界的眼光也會變,而且變得更接近真理。但這無法從邏輯上推理和證明,隻能自己去體會。
朱熹所說的天理並不是什麽高不可攀的東西,而是生活中的事事為為都存在的。做事公正無私,看問題不偏不倚就是天理了,而做到這點的唯一辦法就是不藏私心私欲。如果明白什麽是天理,那對滅人欲,而後存天理也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