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和台灣文化上的最大差異之一是大陸自1956年後開始普及使用簡體漢字,而台灣至今仍在使用繁體。
有人說繁體漢字更傳統,應該是漢字的正統。簡繁之爭最激烈的地方莫過於美國,美國大學的中文課要同時教授簡體和繁體漢字,把本來就已經很難學的漢字推到了極致,另很多美國華人第二代望而卻步,更別說那些高鼻子的非華裔美國人了。我在大陸受得教育,自然習慣使用簡體字,覺得簡體字有極大優點: 1. 好學;2.好寫(筆劃少);3.好認(筆畫少)。那麽使用簡體漢字會不會影響我閱讀中國的古典文集呢?這就有兩個方麵的考慮:
1. 從單字上來說,認識繁體字並不存在問題,我從不覺得因為學得是簡體,就無法閱讀繁體字,隻要是我掌握的字數以內。當然如果遇到生字,我肯定不會。現在大陸的高中生大約需要學3500個漢字(平均),必須會認會寫。而中國傳統古典文獻中使用的字數顯然遠遠超出了這個數。大陸的新華字典裏收了大約一萬多個漢字,很多偏僻少用的字,我都不認識,更何況《康熙字典》了,那裏大約收錄了四萬多個漢字,絕大多數字現代華人社會都不再用了。據說中國曆史上曾使用過的所有漢字,累計大約有十萬個,真是嚇人的數目。
2. 如果從文體角度看,自五四以來普及的白話文,和傳統的古典文獻中使用的文言文大不相同,更何況很多古籍都沒有標點符號,斷詞斷句都是個問題,當然閱讀起來會有大問題。那麽這就和簡體字本身無關,而是文體改變帶來的困難。
那麽從我個人的學習經驗和使用經驗的角度看,以及觀察了其他人文字使用的情況,我認為簡體字優於繁體字。我的根據如下:
1. 繁體漢字的學習太難了,書寫也沒有必要的繁瑣。我有時候看台灣人寫繁體字,我都頭大了。有必要如此自虐嗎?漢字屬於“圖形語素”字,其本身就已經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了,再來個繁體的,實在是沒有必要。有人說,漢字的造字之處,先賢們已經在漢字的字形上賦予了每個漢字字義的曆史設想,所以說曆史的延續,必須保留。這個說法如果對於學古文字學的,或是考古學的,也許有意義。但對每個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當務之急是學會了漢字,趕緊獲得閱讀能力。至於古人當初造漢字的時候到底是啥想法,有什麽寓意,有什麽典故,。。。都是蛇足,純屬多餘,和那個具體的漢字根本就沒關係。比如: 有人說了,簡體漢字“愛”無心;麵無“目”,。。。。 英文的Love也沒心,英美人不懂Love了嗎?麵無“目”才更好,因為它更具抽象性,現代漢語詞匯中的麵板,門麵,方麵,。。。。都和臉麵無關,為什麽非要有麵“目”不可?使用漢字造成的抽象思維能力低的問題,也許就是因為漢字太具象,漢語詞匯太具體造成的,我們何必來強化它的弱點呢?
2. 從曆史上考慮,1949年,大陸社會的文盲比例極高,有說大約是90%,有說80%多。但無論如何,那個時代文字的普及率極低。這還是五四以來采用了白話和部分簡體字(現代漢字簡體字的開始是民國時期,不是大家以為的那樣,是中共開始的匪字。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時期的教育部長蔡元培,就發布了第一批簡化漢字)。大陸急於提高社會的文化素質,掃盲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中共建政之初,就開始討論中國的文字改革的問題,最後在1956年公布了第一批簡化漢字的方案。應該說,生活在農村的大部分人,因為缺乏接觸使用漢字的機會,他們學習漢字非常困難,和城裏人不一樣。當時中國大陸有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簡化漢字對於普及漢字和掃盲是有過巨大的曆史貢獻的。
3. 現在計算機時代,可以很容易地把漢字從簡繁體之間相互轉換,根本就不存在字這個意義上因為簡繁差異而造成的文化斷層。因此學習繁體字的必要性也在降低。那麽既然使用起來沒必要,學起來要多費很多功夫,何必非要鑽這個牛角尖呢?所謂的文化傳承,對於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取得閱讀古典文獻的能力,而是中國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繼續延續。
才外呢,大陸的注音符號,是基於拉丁字的26個字母。我也覺得比台灣的注音符號要容易學,也容易和世界最普及使用的英語字母符號接軌。也是非常好的一套係統。當然了,台灣比大陸在很多地方保留了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多人因為說是因為台灣使用繁體漢字之故。我覺得和那個無關,大陸如果沒有文革也許會保留更多的文化。但現在台灣社會的進步,恐怕更應該歸於人口中留學生比例和留學回歸比例高。而不是繁體字。
沒去過台灣,這裏很多觀點可能隻是我的猜測和推理,如果有謬誤,言責自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