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半導體之緣
談到台灣問題,我總禁不住看一下半導體行業,這與自己的一段經曆有關。也以此希望說明,我對半導體行業的發言權是建基於長期對該行業的關注與思考。該段經曆過於特殊,未來必將會放入我的個人傳記,並傳於我的後人。如果有興趣了解我的朋友、讀者或粉絲們,可以看一下。其他可能對此興趣不大的過路朋友可跳過這段,直接讀下麵對台灣兩大半導體企業的分析部分。(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青年時期立下的從政誌向,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國家前途的迷茫有關。但本人從政的夢想從來都不是隻做夢,而是以自己多年來無數的廣博的閱讀思考,社會考察和對各類人群和行業的長期觀察與實踐來積累未來從政的知識和素質。機緣巧合,半導體行業居然成了我基於這一人生定位而深入考察的一個行業。
1994年,在清華讀博士期間曾聽微電子所副所長楊之廉教授就中國集成電路工業的現狀和前途所做的報告。整個報告彌漫著對未來的擔憂和不確定,說白了,就是中國和發達經濟體半導體工業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看不到追上去的希望。那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時代。對於一個一心從政的我,能為此做些什麽?當時完全看不到自己接觸這個行業的機會。
1998年,我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後出站前,在為未來選擇求職方向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半導體行業。我自信,以我機電一體化的知識和經驗,自己的研究能力,也許能衝破該行業的神秘感,探尋中國集成電路工業突破的線索。在這樣的大方向確定後,我給新加坡所有的半導體公司發去了求職信。
但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一個公司有麵試的消息。在我離開南大三個月後,我忍不住打電話給其中一個公司,對方人事部職員回複道:“你的學曆高,專業不對口,且沒有任何經驗,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安排你的職位和薪水”。這確實是個令我沮喪的答複。我這人承受了理想主義和現實之間的一次耍弄。(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但在我看不到進入該行業希望時,從報紙上看到一個豆腐塊大小的招聘廣告,裕廊大士工業區一家叫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Products Pte Ltd(ISP)的美資晶圓處理企業在招聘操作工,本人興奮地重新寫了簡曆寄去,簡曆隱瞞了我的博士和碩士文憑,將我在南大博士後經曆寫成實驗室助理工程師(滑稽,本人24歲就在深圳港資電子企業做到主任工程師了)本來擔心本科學曆是否太高,但不寫本科,無法解釋我拿綠卡和在南大經曆,因為南大不招收中國來的操作工)。ISP的那位王經理倒是體諒,給我個助理工程師的職位,薪水按操作工給,月薪1000新元,並提醒我要幫忙做些生產線上的工作。確定工作後的當天晚上,我興奮地告訴一個哥們兒,他損我道:老董,你瘋啦,一個博士去應聘操作工,就這麽點薪水你還特美!我答曰:我終於進入半導體行業了,以後再跳入大公司我就算有經驗的了,隻要三個月我可以成為專家,一個月讓對方按博士開薪水。
我興高采烈地去做我的助理工程師的第一天開始,不怕髒不怕累,從拋光、etch到晶圓清洗所有工位做了一遍。當時在無塵室裏有台美國Lam Research公司生產的晶圓清洗設備出了問題,兩組清洗刷中一組不能工作,導致隻能清洗6寸低指標晶圓。這家供應商派工程師來修過兩次都搞不好。公司連同買配件已經開銷一兩萬美元也無法修好。我利用工作之餘對該設備的兩大本英文說明書啃了一遍。當我加入第三周的周一,公司大老板Freddie從美國回來,和王經理說起這個設備來犯愁。這位在美國獲得電子電器博士學位,在南大做過所長的老兄也曾修過這個設備而沒能成功。我看機會來了,走上前去:“Freddie,讓我試一下,看能否修好”。他不以為然地看著我:“現在好歹有一個刷子在轉著,你把另一個弄壞,工廠就停產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一個機械專業的本科生可以修這麽複雜的自動化設備。我堅持說:“我不會影響生產,沒把握絕對不會亂動的,你放心”。我堅定而自信的眼神觸動了他,也可能3個月來這個機器給他的壓力,他終於決定讓我去試試,並再次強調不要亂來。我飛速進去無塵室,打開機器的控製櫃,鎖定其中一塊電路板,抽出後又迅速離開無塵室(那個一級無塵室是不允許動電烙鐵的),在公司的儲藏室裏找出了唯一維修儀器——一個老式萬用表。修這麽複雜的電路板隻用萬用表(一般是需要一台示波器的),就如同拿鐮刀給人動手術。運氣的是,很快發現一個可變電阻阻值不對,在從那些舊電路板上換個電阻後,又衝進了無塵室,插上電路板,開機,兩個刷子體貼地轉了起來。整個過程不超過15分鍾。不需要我通報,那位操作工已經激動地拿起電話通知王經理,王經理又立即通知了Freddie。
我出來後,Freddie已經等在那裏,他問:“董,你如何會修?”“很抱歉,我其實是個博士,曾經有過機電一體化和機器人研發設計經驗”,他驚愕後道:“你下午不用上班了,回家把真實簡曆重新寫一下,明天早晨再麵試一次”。沒有懸念,從我修機器的那天開始,我的薪水就按照博士重新定的薪水算起。從我加入那天算起是15天。(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幾個月之後,我離開了ISP,在一邊聯係回國投資類似企業項目,邊寄簡曆,很快被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公司的薄膜部錄用。這是集成電路製造最核心的產業板塊類企業。之前我曾投兩份簡曆都沒成功。在這家公司邊工作,邊認真觀察思考這個高科技高投資行業的中國機會。在加入公司兩年後,我寫了《中國集成電路工業及相關產業發展戰略之管見》上交國務院有關部門。自認為進入半導體行業的原始目的已經達到。2002年9月寫成《巨人的背影》一書,同時在紅學之後另一個文學研究高地“金學”(研究古典文學名著《金瓶梅》的顯學)研究上取得一個驚喜的成果。在和各出版社接洽不成功的情況下,我於2002年11月5日複建了曆史上享有盛譽的南洋出版社,並在一個月後永久性地離開了半導體行業。(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2,基本概念解釋
我的讀者、粉絲和朋友中,不少沒有理工科背景,我解釋一下名詞:集成電路製造是國家戰略工業,產業鏈包括晶圓製造,集成電路製造和封裝測試三大模塊。集成電路製造部分尤其技術含量高,投資大,發展快。這部分學術界也習慣地叫“微電子行業”。因為集成電路製造是在半導體材料的晶圓上加工出來,所以,通常也稱這個關鍵中間模塊叫半導體製造,雖然半導體製造涵蓋範圍遠超過集成電路。美國矽穀(晶圓就是單晶矽材料)名字的由來也是由於Intel等集成電路大廠的崛起而得名。(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3,台灣半導體雙雄的背景介紹
在1970年代後期,台灣在蔣經國領導時期看到集成電路產業的前景而由台灣工研院派出一個學習團去美國的RCA公司實習,回台後,這些人在政府投資10億美元支持下,由出生於大陸成長於台灣留學於美國的張忠謀博士領導下創立了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台積電TSMC。台灣將IC翻譯為積體電路,大陸翻譯為集成電路)。標誌著台灣半導體工業的起步。台積電培養的人才後來又創立了聯華電子(聯電集團UMC,曹興誠為主帥)等半導體企業。1998年開始,大陸半導體行業加大投資,尤其是台灣人張汝京在上海領導創立的中芯國際,創業工程師主要是台積電出來的。由此可見,台灣蔣經國時代和張忠謀等半導體創業元老們不僅對台灣貢獻良多,也對整個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崛起作出巨大貢獻。說道蔣經國,我不禁聯想到,如果毛岸英當年不犧牲,以毛岸英的資質和品德,毛澤東之後的大陸將會得到平滑過渡,毛澤東時代的優勢會延續,錯誤會糾正。今天的中國政治倫理也不會如此荒唐。一般第二代直係親屬都會對第一代無保留尊重,但又看清楚第一代的問題,糾正第一代的明顯錯誤成為第二代的原始本能責任。當然,現在隻能假設一下了。(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經過半導體行業的激烈競爭,尤其是集成電路產業的進一步分工,設計和製造的徹底分離,專注於代工的台積電和台聯電迅速在行業內崛起,成為稱雄世界的台灣“晶圓雙雄”。尤其是台積電,在工藝方麵一直走在前麵,為大量無廠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推出高價值產品提供了機會,比如華為海思的手機CPU就由台積電的28nm工藝生產。
4, “晶圓雙雄”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十年前,如果有人說一家大陸國企會擊敗現代重工、三菱重工及德國克虜伯,進而成為全球港口機械領域占絕對市場優勢的企業,或者大陸生產的全自動汽車車身衝壓生產線能比德國同類設備生產效率高幾倍並進而被福特汽車公司采用,估計很難有人相信。今天,如果我說台灣晶圓雙雄在半導體這個高投入、高技術和高風險領域裏,可能在未來十幾年失去優勢,同樣如同天方夜譚。(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半導體工業是重要的戰略性基礎工業,大陸政府絕對不會忽視對這個行業的培養。同時,半導體工業也是台灣當局嚴控去大陸投資的行業,對投資大陸的技術層次有嚴格的限製。很顯然,大陸完整高素質半導體產業體係的建立,指望台積電和台聯電將是不切實際的,大陸政府認識到這一點,台積電和台聯電其實也很清楚這一點。
大陸現有中芯國際和宏力等企業,和晶圓雙雄比自然差距不小。但他們背後有個隨時給予強力支持的政府和世界最大市場。(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2013年,大陸半導體進口超越原油而成為最大單類進口商品,進口額高達2000億美元以上。這其中,隨著大陸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美國手機芯片大廠高通成了最大的贏家,高通一家對大陸出口就高達123億美元以上,超過很多國家隊大陸出口。很顯然,大陸政府是不會允許高通如此舒服賺錢卻不對大陸做出實際貢獻的。
2013年底,大陸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筆者看到這個新聞時不能不感歎,大陸政府真的是幽默、負責任的偉大獨裁政府,隻要這個政府高官不貪汙,好好幹事,這個世界上將難有中國的對手。高通被調查消息出來後的平靜,使筆者期待著它和大陸政府之間的討價還價會有個滿意的結果,不外乎高通在大陸設廠,或將高通芯片委托大陸企業製造,但大陸代工企業沒有高通需要的技術怎麽辦?(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今年2月份傳出高通將28nm製程轉移給中芯國際,讓業內人士感到意外。讓我這個業外人士感到欣慰。實際上,這是大陸以市場換技術和以市場換產能的又一成功案例。可以預計,為了搞好和大陸政府的關係,對大陸出口盡可能改為本地製造,高通供應大陸市場的龐大芯片訂單將會雪片似降落到大陸企業的手上,這個訂單的總規模會有數十億美元,連同下遊的封測環節,高通將給大陸還較薄弱的半導體產業帶來有力的支持。和雙雄比起來,中芯管理層太幸運了,他們坐在辦公室裏就會有一流的客戶,帶著一流的技術,連同龐大的訂單“主動”找上門來。“雙雄”能從台灣政府那裏除了得到對大陸投資的限製,還能得到什麽呢?
今年3月份中芯國際基於28nm技術的高通訂單開始投片,標誌著在28nm製程產業化方麵,中芯首次與聯電同步。(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雙雄”不去大陸建設高階製程生產線對大陸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來說是個很僥幸的好事,為大陸企業的成長留下了一個寶貴的時間窗;正如海峽兩岸遲遲不三通對香港和韓國都是個利好相類似。即使大陸企業不能在金字塔頂端5%和台積電搶單,隻要能在其餘95%抓好大陸本地市場的單子,也將影響“雙雄”和Global Foundries的收益。
另外,半導體行業最大的成本是設備,這個領域長期被美國、日本和荷蘭公司控製。大陸自身的半導體設備開發已經有初步成績。實際上,大陸在毛澤東時代就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1980年代,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發的離子注入機Implanter甚至被日本買去研究仿製(現在一台美日生產的八吋離子注入機價值300萬美元)。可以想象,大陸設備的售價將大幅度低於現狀,這將對大陸半導體企業降低成本帶來直接的影響。這種產業鏈優勢將比個別產業環節優勢更具有競爭力。晶圓雙雄不論是否參與大陸半導體的發展,也動搖不了大陸政府建立完整半導體產業體係的雄心。
最新消息顯示,中國政府準備1200億元人民幣來支持半導體工業的發展,看“雙雄”是否有興趣去抓了。(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當然,本人希望海峽兩岸能夠攜手合作,共謀雙贏,而不是此消彼長。尤其是在這類涉及從基礎科學研究、裝備製造、工藝研發、材料製造等多領域的行業,充分調動兩岸資源才是最優之道。本世紀初葉,在聯電投資新加坡時,曹興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對投資大陸不以為意。我當時給他寫了封短信,隻是提醒他:“你和張忠謀決勝的戰場將是大陸”(曹、張這兩位台灣“工研院”出來的偉大老家夥,因為他們在同一個領域的突出成就而有強烈的瑜亮情節,我在半導體行業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挑撥”有瑜亮情節的人會比較有效果)。一年後傳出蘇州新成立的和艦科技背後有聯電的影子。可惜,如果聯電把更先進的製程投資大陸,並主動邀請大陸國有資本加入,那麽,高通的訂單很可能不會落在中芯的手上。(作者:旅居新加坡學者董玉振blog.sina.com.cn/nanyangbook)
台灣半導體業界和台灣很多領域的情況類似,就是因為大陸的整體落後而不重視大陸的潛力,尤其是半導體行業涉及的基礎研究領域,一旦大陸政府重視起來,是可以有所作為的,而基礎科學研究恰恰是台灣的弱項。而且,隨著象Applied Materials這樣的頂尖設備公司在大陸的發展,大陸政府如果能善用這股力量,大陸在半導體產業鏈上遊逐漸確立領導地位的進程,將會大大加快。
(未完待續)
台灣是如何失去大陸的?(四) 台灣“晶圓雙雄”能雄幾何?
所有跟帖:
• 這裏麵有心態問題。台灣和日本總以藐視的態度看待大陸。而韓國是後起之秀,相對這方麵心態就比較正,從而能抓住機會。 -驍勇- ♀ (0 bytes) () 09/09/2014 postreply 20: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