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對三個人的個人表現的感受:
1。馬英九:因為執政3年確實有一些加分,再加上對手的可攻擊點太多,所以總體感覺輕鬆,發揮較理想。但是也有至少2點作的值得探討:1)。在有關巨額財政赤字的問題上,沒有在第一時間理直氣壯的回應,而是讓蔡連說了3次,才做了大約可以打80分的回答,肯定會至少給一些不明就裏的選民留下在這點上至少是不夠理直氣壯的印象。2)。在第三段的大約17分鍾對蔡所做的提問,非常有失水準,問題過多過小過碎,有婆婆媽媽的感覺,被蔡馬上抓住說是口水,得了大概是全場唯一的一分。
2。蔡英文:因為自知一身的弱點,如果認真回答問題肯定就死定了,所以擺出了一副太然自若的樣子毫不含糊的兜圈子,也還算是把場麵撐了下來。另外,臨場反應比馬機敏,能得的1.5分都得了。
3。宋楚瑜:因為主旨是爭取中間選民,所以對自己的政見幾乎沒有認真闡述,隻能是許諾加許諾。但總體感覺反應機敏,思路清晰,語言組織功底深厚。如果年齡,政黨基礎與另兩位相當的話,勝率就太大了。
3個人整體感覺馬占主導地位;宋是打蔡一下,然後輕摸馬一下;蔡是全力攻擊馬,對宋是恭敬有加,希望宋盡量輕打。總體上講是2掐1。
對所謂民主辯論會的總體感受:挺無聊的。
其實一個有關整個社會的大政方針,特別是在困難時期要拿出的解決方案,肯定是非常複雜,牽扯到方方麵麵,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分鍾裏就能講清楚。更何況在這種場合下,既要保護自己又要攻擊對手,隻能是挑對自己有利的說,挑對對手不利的攻擊。所以給與選民的信息都是支離破碎的。
特別是,辯論會的本意是對整個社會的未來的方針政策的辯論,但事實上卻是對對手的方針政策中正確的地方一概不提,隻是一味的為攻擊而攻擊。如果雙方的差距不大的話,最後勝出的人其實和他的方針政策是否恰當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和他的口才和臨場的機敏程度相關。
總的感覺,民主作為一種製度,對統治階層得權力有一定的約束,普通選民至少在形式上得到尊重,在正常情況下,確實是讓普通人比較舒服的製度。就比如說這場辯論會,作為一個選民,可能明知這個辯論會本身是挺無聊的,但是他是說給我聽,是為我服務的,這種感覺其實就挺好的。在這種製度下,既不太可能出現文革這樣的大的錯誤決定,也不太可能存在當了褲子也要搞原子彈的氣魄。一句話,就是一種讓大家感覺舒服,通過降低效率來避免重大錯誤發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