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所謂物自體,是為了找個認識中不變的錨,基點。人不能認識客觀的物自體,那麽人能不能認識我自體?

我自體,能不能成為那個不變的錨,即,兩個認識我自體的人,會不會見解一致?莊子說,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禪宗的話頭,有沒有個譜?嗬嗬。

莊子他老人家是這樣講,但細節還要填進去,有一步步的結構,才能避免過多的“癔會”人士,張嘴就來。

國學對有些人來說,是個刺激性的字眼,我知道這點,盡量“不”避免使用,嗬嗬。

我認為,國學主體是先秦諸子,具體的,老莊孔孟楊朱墨子韓非。

很高興你提到厚黑學!!!李宗吾在《中國學術之趨勢中》歸結,這些人所講,是個道德仁義禮刑兵的框架。李宗吾解釋道德仁義禮的順序,說:“失字作流字解。道流而為德,德流而為仁,仁流而為義,義流而為禮,道德仁義禮五者,是聯貫而下的。天地化生萬物,有一定規律,如路一般,是謂之道。吾人懂得這個規律,而有得於心,即為德。著天地生物之道,施之於人既為仁。仁是渾然的,必須製裁之,使之合宜,歸為義。但所謂合宜,隻是空空洞洞的幾句話,把合宜之事,製為法式,是為飾文,即為禮。”他緊接著道德仁義禮,說:“萬一遇著不守禮之徒,為之奈何?於是威之以刑。萬一有悖禮之人,刑罰不能加,又將奈何?於是臨之以兵。我們可續兩句曰:‘失禮而後刑,失刑而後兵。’禮流而為刑,刑流而為兵。由道德以至於兵,原是一貫而已。“

我從這個基礎上歸納出,國學處理五個層次的問題,提出原則和方法:1.道與我的關係,《老子》,道。2.我與萬物的關係,《莊子》《墨子》,德與得。3.我與萬物之特例之一,另一人,的關係,《孔子》和兵家,仁與兵,兩個極端。4.我與有著複雜社會關係的多人的關係,《孟子》《韓非》。義與刑。5.我與社會的關係,禮。所有中國學人、文人的所講,不出於這五個層次。

至於為什麽是國學,不是中國哲學。我發現,西方哲學的思維起源於封閉係統,國學則是起源於半開半閉係統。要麽哲學需要包括後者,分中西而治之,要麽後者是獨立的,總之,是有個國學的。https://blog.creaders.net/u/10781/201707/295808.html

[我的認知構架: 宇宙/上帝 (第一體係)先於人/心靈(第二體係)。認知是聯係人和宇宙的介質(第一和第二的通道)。]

我在《傳統學術與現代人》中寫,

從思想史來看,世界觀的中心並不總在人,其轉移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原始思維裏的神為中心,先天理性和個人知識下的“吾”為中心,宗教情緒和感官經驗下的人的“我”為中心,外在於人的客觀物質為中心。這裏所講的轉移,不是有個中心清晰地挪來挪去的意思。每一種世界觀的整體都是個認識輪廓,覆蓋著人的全部世界;也是個精神輪廓,可供人的精神周流。以上述四種為中心的認識和精神輪廓,在不同時代都存在。所謂轉移,是指在特定的時代此起和彼伏的特征比其他時代更明顯。在世界觀的輪廓之下,人類所有文化都被籠罩在內。文化支撐起這樣的輪廓,並推動其邊緣向外發展。

從認識上看,這四個世界觀中心分別是,超驗、“吾”、“我”、和外物。從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曆史脈絡上,這幾個中心的出現是繼起的。因而整體上看,人的世界觀是以這幾個中心得到的圖像拚接而成的。這種拚接不是像拚圖,而是像一環套一環。前麵的環發展完整了,就有下一環在其中生成。環與環之間有轉折,但不是割裂的。人類文化與世界觀都是這樣,像一環套一環連接起來的一條鏈。不同文化塑造的環不同,但將鏈並列起來,就能看出結構性的相似。明眼人很容易看出,這種發展就是太極圖所呈現的意象,在魚眼中,生出新的轉折;從時間縱深展開,就得到了一條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