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 還是, 先天下之樂而樂?

來源: freemanli01 2023-12-19 11:29: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8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freemanli01 ] 在 2023-12-19 11:45:0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這些年隨著年齡增加,越來越認識到有些傳統文化教育可能是錯誤的。

比如那個最著名的“下天下之憂而憂”,現在看來就不如佛教的”先天下之樂而樂“科學。如果我們放眼看去,會發愁的人到處都是,但是活得快樂的人十分稀少、罕見、難見。

為什麽呢?

因為人們其實是不知道怎麽樣活才能快樂的。因為發愁很容易,真正快樂很難。看看曆史上,隻有佛和莊子之類的人才是知道怎麽活得快樂的人。

佛有極樂世界、極樂境界。

莊子禦風而行,逍遙而遊。

相對於宇宙的幾百億年的時間來說,一萬年算什麽呢?無論如何不能說是太久。


人如果找到了永生,為什麽還要發愁呢?

為什麽要爭分奪秒呢?邊生活邊欣賞不好麽?來得驚奇,去得從容,不是很好麽?

 

追求知識,或者財富,其實不都是象大胃王的比賽一樣,過分貪多難道不是愚昧麽?

無論財富,知識,還是食物,吃飽就好,為什麽一定要比吃得多呢?

貪多嚼不爛,有什麽意識呢?

知道怎麽獲取知識和食物是實用知識,知道什麽是滿足是智慧。

智慧可以說是一種元知識。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這句話是關於人生的定理,這個定力是人生普適的限製,應該從小就學習領會。

就像初中必須學習熱力學第一定律一樣,我們就不費心去做無用功了。
這樣人生就會輕鬆、理行很多。

大部分人在學習熱力學第一定律時,不會認為這是個消極的定律,但是在學習莊子時反而會認為莊子是消極的。

人生到底是用來欣賞的,還是用來折騰的?

如果不願意用莊子的眼光來科學看待人生的局限,人生就變成了折騰,而不是欣賞。

=======

再加上一個場景,假設有一天你、我到了天堂,能想象我戰天鬥地建設天堂?還是在阿彌陀佛或者耶穌的引導下,在天堂裏的一個地方生活。能設想自己一定要管理天堂,先天下之憂而憂?這是不是把老天爺看的太低了?想想整個宇宙,都在轉著呢。我們也沒有貢獻什麽力量。站在太平洋邊都顯得人生渺小,不要說站在天堂、無盡的宇宙中間了。

所以,我們的人生應該不是為了承擔改造宇宙的責任,而是認識、欣賞這個世界。

所有跟帖: 

傳統文化糟粕多多,要去除。精華,要繼承發揚。給範仲淹升官,他也樂。貶他,他就憂。 -馮墟- 給 馮墟 發送悄悄話 馮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2:12:04

我多少也是關注一個心理技術問題,類似生理的走路順拐,人們心理上也有很多順拐。比如“憂慮”,按說憂和慮是兩個獨立的心理過程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216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3:35:13

+100 真該和日本學學 -顫音- 給 顫音 發送悄悄話 顫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5:52:17

覺得,都可以。 -lovecat08- 給 lovecat08 發送悄悄話 lovecat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3:05:54

感覺關鍵差別是否“不得不”,還是真能主動控製,我覺得佛是有真實方案和實現的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3:49:04

佛是不是太出世了?自由人兄倒是沒有給我這個感覺 -顫音- 給 顫音 發送悄悄話 顫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5:53:20

後來我想大概是,佛是專門做老師,教這個的,所以天天都是教打坐,而有些解脫者如果不是專門教這個,大概普通人也看不出他們也是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204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7:39:36

打個比方,人本來是自由的,身體是我們的緊身衣,地球上所有人的共同特征是:都不會脫衣服。所以衣服破了,都恐懼自己要死了。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9:31:49

當樂自樂,當憂則憂,無憂何以知樂,無樂何以渡憂 -邵豐慧- 給 邵豐慧 發送悄悄話 邵豐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6:49:06

認真看的話,當,不當,人們都是很隨意,沒有一定之規的。。。跟領導拍腦袋差不多,時對時不對。。。憂和樂大概是不同層次。佛的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418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8:08:25

“當與不當”確實就是取決於個人的意誌,而這不就是修煉的目的嗎,明白“當與不當”?憂的來源似乎就是恐懼,還有恐懼之外的憂嗎 -邵豐慧- 給 邵豐慧 發送悄悄話 邵豐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9:43:38

其實我看的實驗樣本主要是文革。看到那麽多大小人物,在壓力下紛紛變態,十分想知道有沒有徹底的解決辦法,也是一種科學追求吧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365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20:18:59

這是儒家的追求了。還是看條件和情況吧。要是孩子的話這樣教可能不行。當然老了這樣想最好。哈哈。 -ling_yin_shi- 給 ling_yin_shi 發送悄悄話 ling_yin_sh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7:38:15

我得題目是為了對比,嗬嗬。其實佛教本質上是最主動的,是屬於那種真正的: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解脫了之後,幹啥都不敗 :)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9/2023 postreply 18:24:38

看你在什麽位置,作為草民,管好自己,當然要先天下之樂而樂,作為君王,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 -FollowNature- 給 FollowNature 發送悄悄話 FollowNatu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23 postreply 08:12:00

我的意思,是,憂和慮是否能分開?可以慮,但是不憂。聖經也說,為什麽要憂愁?我這多少有點類似要分離心理的鈾235和238 -freemanli01- 給 freemanli01 發送悄悄話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頁 (575 bytes) () 12/20/2023 postreply 11:50: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