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嚐試用兩種視角,一個是李世民,一個是李淵的視角書寫。
一般來說,人的性格,作事方式,以及習慣很難改。所以如果有了變化,就值得去留意推究一下,可以發現一個更立體的人。以李世民為例:
1 617年,竭力說服李淵晉陽起兵,當時李世民18歲;
2 621年,以少勝多擊敗竇建德,王世充,當時23歲;
3 626年,玄武門射殺長兄李建成,當時28歲;
4 如何對待太子李承乾謀反。643年廢除了李承乾的皇儲,發配黔州。當時李世民開了口,屬於輕判。
5 如何對待尉遲敬德。記載尉遲敬德脾氣大,愛動手,在宴請群臣差點把王爺李道宗眼睛打嚇,而且不道歉。最後李世民親自安撫李道宗。尉遲敬德是玄武門主力之一,手握有皇帝把柄,何不趁機找機會處理掉?那可是一勞永逸。
6 如何對待魏征。
7 如何對待玄奘。627年讓玄奘入住長安莊嚴寺講法。拒絕玄奘西遊請求。629年玄奘沒有護照偷偷西遊。645年玄奘回歸之後欽賜長安弘福寺。拒絕對方請求去洛陽少林寺。一定要把他留在身邊。
8 643年建淩雲閣,24功臣。昭陵六駿。
轉變或許是年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