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謝謝。解釋得很好。

本文內容已被 [ 林默山 ] 在 2008-09-29 10:23:3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簡答一下胡兄提的兩個問題。林默山2008-09-22 21:57:09

哦,關於仁的定義問題,我確實引用的是張居正的說法。但一定要先有自己的理解,然後深以張大人的解讀為然,才敢用。
胡兄的問題,其實是我最後一篇要講的仁“起源”的一部分。孔子的仁學,不是空穴來風。默山會給出它為什麽是取之於道學的道理。仁裏麵所謂的德,用道學裏的德解讀最好,是為仁乃心之全德、而非至德的道理。而張大人用全德的字眼,而非論語裏的至德,窺其深意,當也在於此。是為默山深以張大人此說為然的道理。
孔子之學,深得道體與道用。這是與後世儒家的分野點。後世尚仁,很多已不知仁為何物。所以默山以為,非此說不能明孔子尚仁本意。
而至於德裏麵的才,德必須要顯方可稱之為德。若沒顯的話,可稱之為道。所以胡兄所提的努力之人,焉知沒有道心?未顯而已。
孔子是沒落貴族,重上層建築,確有局限性。他看不起向他學習耕作之術的學生,還損他們,可見一斑。見: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我的劄記,重孔子思想,孔學是大學,能得知皮毛就已不易,不能一一蓋之。所以這一點,要談,也是以後的事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